馬新
摘 要:欺凌行為在小學校園較為普遍,這一情況出現導致許多小學生因害怕被欺凌而出現逃學及孤僻情況,嚴重的還出現自殘現象,影響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此,對小學欺凌行為的成因進行分析,并探討有效的措施,旨在構建良好的小學校園學習及生活氛圍。
關鍵詞:小學校園;欺凌行為;對策
欺凌行為指學生間的一種力量不均衡特殊攻擊行為,分成直接欺凌與間接欺凌兩種類型。小學校園中的欺凌行為給小學生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不利于和諧校園的建設。因此小學學校管理者要了解校園欺凌行為原因,采取合理的策略杜絕欺凌行為的發生,為小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環境。
一、小學校園欺凌行為的成因
1.自身原因
小學生正處在身體快速成長時期,心智發育不成熟,當出現負面情緒時常將矛頭轉向身邊同學,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宣泄到他人身上,以滿足自身精神需求;一些學生因生理缺陷,受班級學生冷眼,被孤立及邊緣,這容易同他人發生矛盾,容易遭受學生欺凌。
2.家庭原因
家長是小學生第一任老師,家長不良風氣會影響學生的行為,一些經濟條件好但缺乏良好家教的小學生,常容易產生極端行為,在校園中以為同伴購買商品為由糾集大量人員對其他同學進行欺凌。家庭中父母不和睦、粗暴的懲罰也會讓小學生因缺乏親情而表現出攻擊行為。
3.學校原因
校園欺凌者常因學業失敗走到一起,取而代之的是崇尚暴力、權力,常以欺凌學生為手段希望獲得他人的尊敬。此外,校園治安漏洞也是引起校園欺凌行為的關鍵因素,一些學校缺乏防范欺凌行為的機制。
4.社會原因
當今社會,互聯網的發展為暴力文化傳播提供途徑,一些媒體為博取受眾眼球,常對暴力事件肆意報道、渲染,部分直播平臺宣傳暴力、斗毆,部分游戲中暴力場景均潛移默化地對小學生的價值觀產生著不良影響,容易引起小學生對暴力的模仿,這樣就使得校園欺凌行為普遍。
二、應對校園欺凌行為的策略
從校園欺凌行為的成因上分析,與學生自身、家庭、學校及社會因素相關,因此在應對欺凌的策略上,也可以從這幾個角度出發。
1.對學生自身的引導
為預防校園欺凌發生,可指導小學生構建積極自我概念。學生在平常的生活、學習以及交往中,正確評價同學并充分信任同學,發現同學優點及認識自身缺陷,欣然接受同學建議;當同學遇到問題及挫折,與其一同分擔,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強化小學生人際交往,讓學生同他人建立良好人際關系,在同學交往中不能只突出自我,應學會傾聽及尊重,學生間建立親密友誼可調動學生自信心、正面情緒。
2.強化家庭引導
小學生處在身心發展關鍵時期,個性品質可塑性強,若家長從小對自己孩子進行友善教育,可讓孩子形成正確生命觀及健全個性,學生在進到小學階段的學習中,也能夠同其他同學友好相處,愉快地進行學習及生活,避免攻擊與暴力行為,防止校園欺凌行為。此外家長還可實時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不能一味責怪,而是要耐心地進行指導及安慰,培養孩子良好的精神品質;家長指導孩子學會同他人和睦相處,提升孩子獨立交往能力及應對欺凌事件的勇氣;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指導、幫助及安慰,逐步放手,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及能力。
3.學校教育引導
學校需加強小學生的正面教育,鼓勵小學生在有壓力存在時借助體育運動來宣泄,借助團隊協作體育活動讓學生形成互幫互助、相互接納的良好品質,增強小學生應對挑戰的信心及克服困難的居心;學校需結合學生興趣特長及實際需求,賦予學生校園生活體驗,讓其在忙碌充實的校園生活中產生成就感、自我價值觀及集體榮譽感,讓思想道德印刻在腦海中;學校需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杜絕對學困生的歧視,降低學校邊緣化所致的敵對情緒,預防小學生的暴力與攻擊行為。
4.社會上的正面引導
教育部、司法部需貫徹落實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綱的內容,形成政府、學校、社會與家庭合力的小學生法制教育格局,進而增強青少年法制觀念及思想道德觀念,讓小學生成長為一名懂法守法的公民,從源頭上降低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率。此外,網絡新媒體還需要證明宣傳法制內容,在影視作品及網絡游戲創作中需摒棄對暴力行為的宣揚及美化,不要讓小學生模仿及認為暴力是一種瀟灑的代名詞。網絡媒體還應多宣傳一些正面、積極及正義的英雄人物,比如消防戰士的精神、陌生人救溺水兒童、民眾打擊違法犯罪分子等,借助這些正面積極新聞的影響,讓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三、結語
總之,小學校園中的欺凌事件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受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及社會因素等的影響,造成小學生欺凌事件的產生。因此,需要加強對學生自身、家庭、學校及社會等方面的引導,積極構建健康的文化氛圍,促使學生形成正確三觀,以從源頭上杜絕校園欺凌行為的發生,進而為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黃學金.農村小學校園欺凌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福建教育研究,2017,24(1):24-25.
[2]闕榮發.小學校園欺凌現象的成因及對策[J].教書育人,2017,6(35):10-11.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一般自籌課題《小學校園欺凌行為及其對策研究——基于白銀市平川區某小學的個案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