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 要: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它和閱讀相互促進,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績。但是由于小學生知識基礎有限,所以,作文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簡要闡述了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幾點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真情實感
實踐證明,作文不但是學生語文綜合知識的體現,更是促進學生閱讀理解、培養學生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因此,作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成了每個小學語文老師關注的重點,更成了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法寶。那么,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學生寫好作文,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筆者經過實踐、研究,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作文要有真情實感
兒童文學家冰心說過:“你的感情只要有一點兒不真實,讀者一下子就會感覺出來。所以要對自己真實,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作為與讀者交流的作文,真情實感的存在和融入,既能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又能提升作文的價值和水平。實踐證明,要想讓自己的作文打動讀者,就要在寫作文時精心選擇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如,一次旅游、看一場電影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寫作時不自覺地投入真情,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所以,學生在寫作文時,一定要精心選擇素材,寫自己經歷過的,感受過的事情和故事。比如,有一個留守兒童在作文中寫到:“每看到別人的爸爸帶著孩子逛超市、上游樂場,我就像少了些什么。‘爸爸這個詞,我只能在心中、夢中、想象中呼喚。記得那次您回來,我抱著您睡。您走后,我仍然抱著‘您睡。其實,那是媽媽叫我抱著您的枕頭睡。她說,要是我想您了,可以對著枕頭說話。等到哪一天,我說累了,不想說了,您自然就回來了。”他把留守兒童看到其他孩子被爸爸陪著的羨慕心理寫得淋漓盡致,能讓讀者感受到他內心深處呼喚爸爸快回的渴望。如,他說“爸爸回來后抱著爸爸睡,爸爸走后抱著爸爸的枕頭睡”這都是他的親身經歷和體驗,這就是“真情實感”。只要學生在寫作中學會了選擇素材,學會調動并運用自己的真情實感,他的作文水平就不會差。
二、注意細節內容
1.對內容進行描寫
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少不了描寫這樣一種寫法,比如,人物心理描寫、語言描寫、行為舉止、態度等,對這些的具體描繪和描寫可以使文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有位學生在《看菊展》時,她對菊花這樣寫道:“紅的、紫的、黃的、白的等,這里的菊花不僅顏色各異,而且姿態萬千——有的彬彬有禮,有的羞羞答答,低眉順眼,有的倒掛枝頭,似蕩秋千,有的昂首怒放,驕傲自滿……一陣微風吹來,芳香四溢,沁人心脾。”無論是視野還是嗅覺,這段描寫中都有了,且通過顏色、形態寫出了不同菊花的樣子和特征,讓讀者身臨其境。可見,老師在教學中,真要重視學生對內容的描寫方法、技巧,讓他們在寫作中對細節內容能做到恰當處理,提升寫作水平。
2.對關鍵情節進行擴展
情節是每一篇作文中都少不了的內容,但為了分清主次,突顯主題,老師要教會學生對關鍵情節進行擴展。就拿學生常寫作業遇到難題這件事為題吧。為了擴展情節,同學們在寫的過程中一定要寫清楚遇到了什么難題?心情是怎樣的?老師或者同學怎樣耐心指導我,又對我是怎樣說的?最后自己怎樣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解決了難題,得到了成功的體驗等。這樣情節不但清楚、明白,作文內容也就豐富起來了。
三、注重從閱讀中進行積累
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閱讀是少不了的。但是如何閱讀才能叫有效閱讀,才能在閱讀中有所收獲,有所積累,豐富學生寫作思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首先,要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基礎知識,對好的詞、句、段進行勾畫、摘抄,并理解它的意思,保證在以后的運用中能準確運用;其次,在閱讀中學習別人的寫作方法,看看他們對細節怎么進行描寫、擴展,以顯文章主題;第三,要學習別人靈活多樣的選材角度,拓展思維、開闊視野,增強學生寫作角度,讓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能靈活地選取更加有價值的素材,掌握有效的寫作角度,提升水平,增強寫作能力;第四,通過閱讀,培養學生的情感,擴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的寫作從個人到社會,結合起來,體現作文與社會的關系,真正實現小學作文教學的價值和意義,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要想真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老師在教學中不但要充分利用教材,還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讓學生在寫作中能體現真情實感,對重要環節進行具體描寫,并在閱讀中不斷積累,豐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真正掌握寫好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參考文獻:
[1]丁萌.探討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教育現代化,2017(6).
[2]鄭建生,姚麗娜.初探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外交流,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