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珍蓮
摘 要:近些年來通過對教學模式的變革,我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應用題的練習掌握是一大難點,同時也是學習的重點部分。因此老師要就高年級應用題綜合性強的特點入手,尋找教學的有效策略。從了解當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結合具體方法來探析做好小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有效策略
小學高年級應用題學習作為一大難點,需要老師花費大量課堂時間進行講解。但是由于學生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偏差,往往導致教學質量不佳,學生難以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正確解決應用題。同時,小學高年級的學習處于小升初的階段,對應用題的學習掌握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初中數學內容的學習。因此老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針對應用題綜合性強的特點尋找更恰當的解決方法,通過構建知識框架等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當前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
1.應用題形式單一,解題講解封閉
目前我國部分小學老師在給高年級學生講解應用題時,通常采用套模板的方法,這一方式雖然簡單易學,但不利于學生的自主發展。同時,受應用題形式單一影響,部分老師在教學時也偏向于封閉化的教學結構。長期下去,會影響學生學習應用題的積極性,難以激發他們的探究意識,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
2.講解較為機械,忽視語言教學
部分老師在講解應用題時,一方面,只是就題目本身進行講解,未能結合語言教學,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枯燥機械的講解,反而不利于學生對應用題進行理解掌握,更談不上進行自主探究。久而久之,不僅不利于學生對應用題計算方法的掌握,而且會大大降低了學生對這一內容的重視程度。
3.教學時將應用題過于“類型化”
部分老師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同時提升做題效率,往往會講應用題進行分類,根據題目劃分為多個類型。教學時通過提煉解題思路,并讓學生記憶起到正確做題的目的。雖然將應用題分類教學可以降低教學難度,但如果過于“類型化”,反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容易滋生懶惰心理。
4.只注重邏輯思維能力,忽視綜合能力提升
應用題的解答需要學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但同時也需要多項能力的綜合培養。很多老師在講解應用題時,只顧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未能結合問題的實際意義。因此這樣的教學往往只是解決了應用題題目表層的問題,但沒有拓展到深層含義,這樣的教學對于學生而言只是學到了數字運算的知識,并沒有實現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這樣的教學也歪解了應用題學習的目的,僅僅停留在題目解析上,未能深究內部,也就無法對學生數學學習提供幫助。
二、做好高年級數學應用建教學的方法
1.老師要設計一些開放型的應用題進行講解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開放型題目的引入,幫助學生拓寬思路,培養創新意識。因此,老師在設計應用題題型時,可以改變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改變題目形式,避免題目針對性過強。同時,老師可以將應用題中部分條件抽出,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并對題目問題進行解答。這樣的教學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時有助于拉近師生之間距離,幫助學生培養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對應用題進行探究解答時,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應用題與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拓寬解題思路。
2.鼓勵學生自主研究,掌握應用題的結構
做好小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單憑老師講解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生自主研究。應用題較為開放,因此種類較多,這就需要學生多加研究,并在經驗總結中掌握應用題的結構。例如,目前小學高年級應用題中通常包含具體數據、各事物間數量關系以及問題,對這些內容的掌握運用可以大大提高解題效率。這就需要老師鼓勵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研究,綜合分析題目中的數據關系,并提高對公式定理等的運用熟練度。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和解題思路,避免機械式的教學,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同時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在課堂上營造出和諧積極的學習氣氛
課堂學習氛圍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教學效率,因此老師要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將應用題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同時借助小組討論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諧積極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提高對應用題學習掌握的興趣,同時也有利于老師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三、結束語
當前的市場對人才獨立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要更注重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就應用題教學而言,老師要注重創新,并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這樣才能起到綜合能力提升的目的。通過對教學方面的不斷變革,老師要積極踐行新的教學理念模式,采取恰當的措施來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姚靜.宋偉倩.康劍平.他們為什么在應用題上失敗了:課堂觀察與診斷案例一期[J].課程·教材·教法,2013(5):72-74.
[2]吳文勝.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若干思考[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1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