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 要:班班通利用網絡將教學資源進行有效共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班班通,將語文教學與網絡資源進行有機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語文閱讀知識面,還可以真正促使學生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分析了班班通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此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關鍵詞:班班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網絡技術已經逐漸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并且應用程度逐漸加深。班班通作為網絡信息技術的產物,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并且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班班通具有一定必要性。
一、利用班班通提供豐富教學資源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相應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這就意味著,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開展更為豐富的語文內容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應用班班通。通過班班通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可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語文知識進行下載,并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傳遞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自身主體作用,同時有效豐富學生的語文閱讀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實現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在學習《王二小》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收集更多抗日小英雄的光榮事跡,將其在教學過程中傳遞給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并且拓展學生的閱讀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1]。
二、以班班通作為媒體工具運用在語文閱讀教學中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承擔著教學媒介工具的作用,教師向學生傳遞教材內的教學內容,不能對學生進行良好的發散思維培養[2]。將班班通作為媒介工具運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更為豐富的內容,開闊學生視野,打開學生思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同時,通過班班通將語文知識轉化為視頻、音頻、動畫、圖片等,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閱讀內容形成更好的認知,與作者產生良好的思想共鳴,從而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觀潮》時,教師利用班班通開展閱讀教學,以此作為教學媒介工具,促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感受錢塘江來潮時的壯觀景象。使學生感同身受后開展閱讀,豐富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更好地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班班通,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相應的語文知識,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展現自己,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促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班班通發揮教師教學作用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班班通,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從而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首先,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運用班班通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內容,幫助學生深化理解閱讀內容。其次,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發揮自身作用,給予學生正確的閱讀技巧指導,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3]。
四、利用班班通提高教學實效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逐漸凸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班班通,有效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高教學實效性。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班班通,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學習目標等展示給學生,使學生開展更為針對性的學習,并且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并且使學生更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促使學生閱讀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學習《珍珠鳥》時,教師運用班班通為學生展示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使學生開展更具針對性的閱讀,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通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班班通,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教學中,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并且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從而促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班班通,將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將更為豐富的語文知識展示給學生,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積極發揮自身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并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水平,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方向明.淺析班班通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巧妙運用[J].考試周刊,2018(70):50.
[2]王英偉.班班通為小學語文教學增添活力[J].科普童話,2018(28):73.
[3]辛桂華.運用班班通,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6(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