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亞
摘 要:新課改強調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還要求教師僅作為引導角色開展課堂教學,這需要小學數學教師應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模式則是較為合適的教學模式。從合作學習模式的作用入手,闡述了合作學習模式應用的策略,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合理選擇互動合作的時機、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這樣才能夠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滿足新課改的教學要求。
關鍵詞:合作學習模式;小學數學;教學情境
素質教育要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教師采用多樣化、高效的教學手段,要求學生具備創新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滿足了素質教育的需求。因此,基于師生互動和探究合作的教學觀念,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從而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作用分析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知識的邏輯性較強,知識內容相對抽象,學習難度較大,學生很容易在課堂學習中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和抵觸情緒。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活躍數學課堂的氛圍。因為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加強師生互動,實現學生的合作探究,將學生作為小學數學課堂的主體,使師生的地位更為平等,保障了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與此同時,合作學習模式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師生互動與探究合作的過程中,學生會通過與教師和同學的合作,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與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使學生養成愛思考和團結協作的良好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1]。
二、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一)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師生互動和探究合作需要良好的教學情境進行引導,為學生提供和教師、同學互動的機會。因此,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時,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師生互動和學生之間的探究合作活躍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進行“元的認識”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創設學生到商店購買食品的情境,由教師扮演售貨員,學生扮演消費者,通過購買商品和收銀過程的表演,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大小和計算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充分實現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使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還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使教師能夠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合理選擇互動合作的時機
基于“最近發展區”相關教育理論,學生的發展包括兩個層次,分別是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以及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這兩個層次之間的差距就是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向學生提出符合學生認知、具有一定難度且學生能夠通過努力解答的問題,從而在師生互動的問答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養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及性格特點。比如,在進行“元的認識”這一課程的教學時,教師首先要進行人民幣相關知識的講解,使學生對“元的認識”相關數學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再進行“購物”教學情境的創設,通過合理互動合作的時機選擇,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三)充分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
基于師生互動與探究合作理論,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需要注重教師引導作用的重視,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的課堂主導地位,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比如,在進行“圓的面積”這一課程的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進行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回顧;然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由已知的圖形面積計算方法推斷出圓的面積計算方法,這時就會有學生提出將圓轉變為學過的圖形,教師同時使用多媒體展示圓轉變為平行四邊形的過程;最后,教師組織學生按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分析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如何推導出來。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教室內巡視,幫助學生解決合作探究中的問題,確保學生的合作探究始終為正確的方向。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強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能力的提升[2]。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加強師生互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合作,值得推廣應用。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應用合作學習模式開展教學,保障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使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習新的知識,鞏固舊的知識。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夠為小學數學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紀振輝.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
[2]歐昆情.淺析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