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其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而應如何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呢?根據自己的往年經驗,從具體實施的角度予以分析,希望可以為廣大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更能對學生的品格起到良好的塑造作用。而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特點,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并適時地予以引導,從而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巧用多媒體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以其特有的展現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受到了廣大語文教師的喜愛。而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巧用多媒體,并與自己的教學習慣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比如,在講授《小蝌蚪找媽媽》這篇文章時,我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增強教學趣味性的同時,提升了整體語文教學的質量。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學習生字。我將荷葉蓋住生字,并對小學生說:“同學們快看荷葉下有什么?”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我接著點擊鼠標,多媒體中的青蛙發出聲音:“小朋友和我一塊學生字好不好?”學生都異口同聲地說道:“好!”接著,同學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生字的學習中。其次,角色扮演,使學生熟練掌握生字。在學生掌握生字后,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扮演相應的角色,并讓學生進行分角色的朗讀。我會巡場觀察學生的閱讀狀況,而學生很快就能熟練地朗讀課文了,也能熟練地掌握生字了。再次,樹立學生環保意識。在學生閱讀完畢后,我說:“你們說青蛙是我們的好朋友嗎?”學生搖搖頭。我接著運用多媒體展示青蛙捕捉害蟲的畫面,并對學生說:“青蛙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好不好?”學生回答:“好!”接著,我又展示了一些人們吃青蛙的畫面,并詢問學生:“圖片上人們的行為對不對?”小冉主動站起說:“不對,我們應該保護青蛙!”我運用多媒體教學法,不僅使學生掌握了生字,還培養了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進而獲得了良好的語文教學效果。
二、實踐教學法增強學生對語文教材的感知力
實踐教學法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嗅覺、聽覺、觸覺和視覺親身感受課本的教學內容,并加深對于課本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審美,增強他們對教材的感知力,提升整體的語文教學質量。
比如,在講授《詠柳》這首詩時,我運用了實踐教學的方法,讓學生親身感受在現實中古文的意境之美,并提升學生對文章的感知力。具體操作如下,首先,講授教學內容。我與學生一起學習這篇古文,掌握這篇古詩的大意,為后面的實踐教學打下知識基礎。其次,科學分組。我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并結合學生的性格和學習水平分組,并在組中設置小組長、副組長、發言員和觀察員。再次,設置觀察內容。我對學生說:“你們觀察柳樹的形態有何特點,它們真的和詩中描述的一樣美麗嗎?你們要做好記錄喲!”再次,巡場觀察。我會巡場觀察學生的討論狀況,并適時地予以指導,保證語文教學的高效性。最后,展示學生的觀察成果。我截取其中一段進行介紹。小冉走上講臺說:“我們觀察到千萬條的柳葉像是絲帶一樣向下垂著,它們像是絲帶一樣的輕盈,這個景色和詩中的第二句特別相符!”我運用實踐的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感受,體會到了古詩文中所營造的意境,增強了學生對語文教材的感知力。
三、巧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小學生的年齡小,喜歡有趣、新奇的事物,而我們教師可以轉變傳統的教學形式,巧創問題情境,打開學生的話匣子,并適時地予以引導,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此同時,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要選擇難易適度的教學內容,照顧不同成績層的學生的學習情況。
比如,在講授口語交際“長大后想干什么”這個教學內容時,我巧創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提升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我對學生說:“我手中有一個魔法棒,它可以實現你的一個愿望,你們誰的表達越是清楚,誰就可以得到我的神秘禮物!”學生聽到這,好奇心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其次,引導教學。我對學生說:“你們在表達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將說話的前后內容說成一致的,并運用分條的形式表達!”最后,展示成果。我截取其中一段進行介紹。小雅走上臺說:“我想做一名醫生,給天下的老奶奶和老爺爺免費看病,讓他們可以長命百歲!”我微笑說:“你很有愛心和孝心!你是一個好孩子!”我巧設問題,使學生可以盡情地表達,并適時地予以引導,提升他們的表達能力,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總結和反思,并創設符合學生認識水平的和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模式,讓他們積極地加入課堂的學習中,增強語文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楊雪霞.試論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7(7).
[2]尹麗.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新課程(綜合版),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