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沈陽 金林
【摘要】目的:分析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的急診護理與并發癥的預防方法。方法:選擇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醫護干預的164例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164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實驗組與常規組。常規組應用傳統急診護理措施,實驗組采取一體化急診護理措施。總結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結果:通過不同的護理服務之后,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6.10%)顯著低于常規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28.05%),數據差異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借助一體化急診護理措施能夠顯著提高臨床護理效益,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臨床醫護效益,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并普及。
【關鍵詞】嚴重創傷性休克;急診護理;并發癥;預防方法
【中圖分類號】R969.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4-186-01
臨床中患者在遭受劇烈打擊后很有可能影響體內的重要器官,從而引發損傷或大出血,導致循環血量大幅度的減少,患者在發生創傷之后會出現劇烈的疼痛以及負面情緒,這一些現象均會導致患者發生機體代謝失調性的綜合征,也就是創傷性休克[1]。臨床匯總對于創傷性休克患者實行急救時,良好的急救護理措施非常重要,是提高急救護理質量,降低患者臨床風險的關鍵[2]。對此,為了更好的優化醫護服務水平,本文以對比研究的方式探討不同急救護理措施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醫護干預的164例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164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實驗組與常規組,每組82例。實驗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齡45至74歲,平均年齡(55.4±8.4)歲,車禍傷41例,墜落傷20例,銳器傷11例,其他傷10例;常規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齡45至75歲,平均年齡(58.9±6.6)歲,車禍傷38例,墜落傷27例,銳器傷12例,其他傷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多方面的一般資料無任何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0.05),具備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組應用傳統急診護理措施,主要是以生命體征檢測、保持呼吸道通常以及針對性用藥等為主。
實驗組采取一體化急診護理措施,具體措施如下:1、強化抗菌藥管理。院內任何護理工作都需要嚴格落實無菌原則,落實消毒與隔離制度,每天進行清理與消毒,同時做好病房環境的管理。注重護理人員的手部衛生,預防交叉并發癥發生;2、加強醫護護理。對醫護環境進行控制,將環境溫度嚴格控制在22至25℃,并且室內濕度需要控制在55%至60%。為了更好的加強院內護理質量,還需要醫護之后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以及生命體征,一旦出現異常及時進行處理。醫護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規范性消毒與無菌操作,術中盡可能減少醫護間的開門次數,最大程度減少人員流動;3、并發癥預防。合理補液。及時糾正水電解質與酸堿,構建靜脈通道,盡可能采用上肢靜脈,置入留置針,采用靜脈通道實行擴容,應用少量生理鹽水實行輸血、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情況,預防呼吸窘迫,間隔半小時對患者的血壓進行測量,對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對脈搏、心音進行監測,評估患者的血管緊張素與心率,對皮膚黏膜進行觀察,明確是否存在紫紺、水腫以及蒼白等癥狀,對患者尿量進行監測,及時發現并干預腎功能不全或畸形腎衰竭等問題。
1.3療效評價標準
總結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差異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不同的護理服務之后,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6.10%)顯著低于常規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28.05%),數據差異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討論
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的臨床病情危急,癥狀比較嚴重,對于患者的生命會形成直接威脅。在臨床中需要及時對患者進行診治,及時構建靜脈通道,補血補液,糾正休克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效益[3]。在臨床中合理應用一體化護理措施,能夠有效加強醫護干預效益,對于干預過程中所可能引發并發癥的因素和現象給予針對性的干預與管理,對院內護理人員的操作有著較高的要求,在規范、高質量的護理服務之下,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必然可以最大程度得到控制,從而提高醫護干預的安全性[4]。在臨床當中,還需要從護理人員對于病情掌握與控制、溝通交流、癥狀觀察等多個角度不斷的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從而在院內最大程度預防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在并發癥方面的發生率,從而提高臨床醫療價值[5]。
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不同的護理服務之后,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6.10%)顯著低于常規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28.05%),數據差異顯著。這一結果充分證明一體化急診護理措施的應用價值較高,對于并發癥的針對性預防效果理想,能夠顯著減少和控制并發癥發生頻繁,可以顯著的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對于患者的康復有著顯著的干預價值和意義。
綜上所述,借助一體化急診護理措施能夠顯著提高臨床護理效益,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臨床醫護效益,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并普及。
參考文獻
[1]張奇.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常規和優質急診護理干預對照研究[J].世界中醫藥,2016,14(b03):482-483.
[2]張瑾.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急診護理風險分析及護理安全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227-229.
[3]戎伊華.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術中嚴重并發癥的急救護理[J].中國急救醫學,2016,36(z2):231-231.
[4]鐘梅,黃麗.整體護理在嚴重創傷患者急診救治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8):101-103.
[5]張梅,孫琦,許月瓊,等.急救護理流程在創傷性休克患者中的搶救效果分析[J].西部醫學,2016,28(3):4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