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齡
摘 要:在一個班級中,班級文化是靈魂所在,也是學生的精神家園。因此,班主任要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利用班級文化塑造學生的品格,助力他們的個性成長。闡述了班級文化的構成、意義,提出了一些性質有效的班級文化建設模式和策略,并陳述了班級文化建設對小學個性成長的影響。
關鍵詞:班級文化;小學生;個性成長
班級是學校的正式小群體,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層單位,也是學生生活及開展活動的集體單位,更是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單位,班級文化的建設對于學校的意義重大。在新課標教育理念下,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學生參與民主教學管理的方式增多,班級建設是學生進步的舞臺,是學生能力培養的天地。班級文化的良好建設對小學生的個性健康成長有促進作用,班級建設的成功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小學生依賴性強,受教師和同伴的影響較大,班集體的建設是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基礎。
一、班級文化的構成
班級文化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班集體所建設的班級文化也有所不同,班集體文化是班集體發展的關鍵,只有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集體文化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班集體文化是班級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由此可見,班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例如班級制度、班歌、班級的人際環境等隱性文化,班級文化還包括物質環境文化,是班級文化外化的表現形式,例如班級的衛生、教室的布置、班級的黑板報等。
二、班級文化的意義
班級是學生全體活動的基礎,是學生交往和活動的主要場所,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級秩序和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是班級管理的基礎。班級文化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班級文化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在班級文化的影響下,學生的行為處事和興趣愛好都會有很大的改變,良好的班級文化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是學校辦學質量的保障。班級文化具有教育學生、凝聚集體、規范行為以及激勵學生這四項基本功能。
1.教育。建設班級文化的首要目的是教育學生,班級文化由班風和班訓等精神文化構成,利用班級文化對學生教育收到的效果不可能立竿見影,班級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是精神上的,在潛移默化下,教育的效果會慢慢顯現。例如班集體制定的班規,班規的制定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學生,而不是懲罰學生。班級文化的建設是看不見的,但是它存在于班集體的每一個角落,在無形之中支配者集體成員的行為,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對學生起教育引導作用。
2.凝聚。班級凝聚力是衡量一個班級發展的重要因素,凝聚力對班級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斷,但是一捆筷子卻很難折斷。班級凝聚力是班級發展的動力,如果集體像一盤散沙的狀態,對于學生的發展是不利的。班級文化對學生的凝聚力不可小覷,群體共同制定的積極的班級文化能夠加強學生的聯系,增大班級凝聚力。集體成員對班級文化的認可是班級文化存在的關鍵,班級文化能夠指導同學積極參與集體的活動,使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變得和諧、友好,在團結一致的班集體氛圍內共同努力學習、奮發向上。
3.規范。班級文化可以采取書面化的形式,在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體現,學生看到這些成文的班級文化時能自覺遵守,讓它起到約束和管理學生的作用,提高學生的道德行為和思想素養。班級文化可以表現為班級規定,采用黑板報的方式將規定確立,明確規定學生的行為,并且規定做了什么事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或者是獎勵,學生在進入教室后看到這些規定會印象深刻,遵守規定,長此以往形成自己的行為習慣。在班集體建設中,教室要充分利用物質條件,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
4.激勵。班級文化激勵著學生為班級爭光,激發著學生為班集體榮譽奮斗,在參與活動中,引導集體成員積極參加,為班級獲得榮譽和獎勵。班級文化激勵著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班級文化的建設
班級文化的建設主要體現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方面,在物質文化建設中,教師可以著重布置教室,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后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優美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情感,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例如,懸掛一些名人警句,在教室合理設置衛生角、圖書角的位置,在座位的安排上選擇有利于教學活動開展的排列方式。在精神文化建設中,教師可以制定一些合理的班規,培養良好的班風,選取有意義的班歌。
四、班級文化建設對小學生個性成長的影響
班級文化建設離不開每一個學生的努力,班級文化是班集體大多數成員共同認可的文化,對成員具有激勵等作用,良好的班級文化能夠引導學生健康向上,在班級文化的帶領下,努力學習,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班集體文明建設過程中,學生成為主體,學生有發展的空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培養探究精神,使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討論(小結/總結)
班級文化的建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班主任在班集體建設中要注重班級文化,采用有效的手段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班級文化建設尤為重要,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姜有金.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家: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之我見[J].中華少年·科學家,2016(16).
[2]沈云秋.淺析小學班級文化建設[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5(5).
注:本文系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小學個性化班級文化建設模式與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號:BY[2018]G1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