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紅君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目前教育的重要任務。小學階段是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階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和促進作用。提出了一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的方法,以期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培養;小學數學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和要求,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要在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興趣,遵循小學生心理發展規律,明確數學教學目標,制定出滿足教育要求、順應時代發展的教學方案,在教學中落實對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工作,促進學生的發展和進步。
一、巧設教學疑問,培養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對于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十分重要,學生只有通過實際思考才能夠具有良好的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加深對數學的認識和理解[1]。因此想要更好地落實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工作,教師就要巧設教學疑問,通過設置有懸念的教學問題,增加學生自主探究的動力,引起學生的主動思考,充分發散小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一課的教學導入環節中,教師可以將課前準備好的文具店圖片通過教室多媒體設備呈現在小學生面前,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看文具店是不是有我們學習需要用到的所有文具啊,如果我們想得到文具需要做什么呢?”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文具十分感興趣,這個問題會有效引起學生對人民幣作用的思考,當學生回答需要用錢買之后,教師可以繼續給學生設置疑問:“同學們,那你們知道每個文具的價格嗎?它們之間哪個貴一些?哪個更便宜一些呢?”在學生對人民幣作用有了思考之后,這個問題加深了學生對人民幣大小和人民幣單位的思考,激發了學生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的好奇和求知欲,既提高了教學質量,也提升了學生思考能力和思維能力,有效培養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二、創設教學情境,增強學生數學意識
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抽象性的學科,小學生由于年紀比較小,認識能力和數感都比較薄弱,對于抽象性的數學知識學習很有難度。良好的數學思想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運用,提高學生數學思想和數學意識是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加深對教材的鉆研,結合教學內容和小學生實際特征,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情境中更加深刻地了解數學知識,培養學生數學思想,提高學生數學意識。
例如,在小學二年級數學“直角、銳角和鈍角的初步認識”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征,創設“擺角度”教學情境,在學生對直角、銳角和鈍角的知識有了初步了解后,運用自己的肢體來擺出不同類型的角,并且鼓勵學生不局限于自己來擺角度,還可以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運用身體擺出角度,這種與運動有關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突出學生主體位置,學生在實際擺角度過程中,能夠對教材上抽象的知識有具體的認識和體驗,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是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三、充分運用圖形教學,培養學生模型構造思維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與圖形相關的知識和教學內容,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通常運用填充式的教學方式將數學知識灌輸給學生,在教學內容上更重視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往往忽略了圖形教學,導致很多小學生沒有良好的模型構造思維,不能靈活運用圖形解決數學問題,嚴重阻礙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認識圖形教學的重要性,充分運用圖形進行教學,找到與教材中圖形相符的生活中存在的模型[2],增加教學可視性和生活性,提高學生模型構造思維,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
四、拓寬解題思路,培養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教師在學生進行解題練習的過程中,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拓寬解題思路,而不是只局限于運用例題中的解題思路和方式解決數學問題,增加對學生解題情況的關注,及時發現學生解題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靈活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鍛煉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數學思維。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一項持續性、長期的工作,小學數學教師要正確認識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更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多樣化教學手段,培養學生思考能力、數學思想、數學意識、模型構造思維、創新意識和數學思維,提高教學效果,推進小學數學教育的進步和發展,為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必要基礎。
參考文獻:
[1]于嘉文.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實踐研究[D].沈陽大學,2018.
[2]韓玉敏.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華夏教師,2016(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