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

【摘要】目的:莪術揮發(fā)油對人宮頸癌裸鼠移植瘤的治療作用。方法:建立人宮頸癌Hela細胞荷瘤裸鼠模型,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檢測HIF-1α、IFN-γ的蛋白表達。結果:莪術油高、中、低劑量組HIF-1α的表達較模型組降低顯著,莪術油高、中劑量組IFN-γ的表達較模型組升高。結論: 莪術油可降低HIF-1α,上調IFN-γ的表達,產生抗宮頸癌血管生成的作用。
【關鍵詞】莪術油 ;血管生成HIF-1α IFN-γ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4-015-01
宮頸癌中的新生血管的形成對腫瘤的生長和轉移具有重要意義。腫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腫瘤細胞必須具有血管生成表型后才能啟動血管生成,因此誘導血管生成因子過多的產生是血管生成的首要環(huán)節(jié)[1]。莪術油在抗腫瘤、抗血栓方面成效顯著 [2]。 本研究利用天然藥物化學的提取技術獲得莪術揮發(fā)油,通過人宮頸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治療實驗,初步探討莪術油有效提取物的動物體內抗宮頸癌的治療作用。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材料 人宮頸癌Hela細胞株,購自武漢大學保藏中心。Balb/c-nu品系裸鼠,購自湖南斯萊克景達實驗動物有限公司, 溫莪術藥材購于四川雙流縣溫郁金基地,經鑒定為姜科植物溫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莖。采取壓榨粗油經水蒸汽精制法制備莪術揮發(fā)油。HIF-1α兔抗人多克隆抗體,購于北京中杉金橋,IFN-γ兔抗人單克隆抗體,購于博士德生物公司。
1.2實驗方法
將Hela單細胞懸液接種于裸鼠皮下。對裸鼠隨機分為莪術油高、中、低、模型組、陽性對照組在和陰性對照組 6個實驗組。 取腫瘤組織標本,采用PV二步法免疫組化技術檢測HIF-1α、IFN-γ的陽性表達均定位于宮頸癌細胞的胞漿,并呈棕黃色顆粒,根據平均透光度進行測評。
1.3數據統計
采用SPSS17.0軟件系統對相關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各組間兩兩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時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HIF-1α的表達結果
莪術油高、中、低劑量組HIF-1α平均透光度的結果與模型組比較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IFN-γ的表達結果
莪術油高劑量組IFN-γ平均透光度的結果與模型組比較顯著增加;莪術油中劑量組IFN-γ平均透光度的結果與模型組比較明顯增加,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莪術油低劑量組IFN-γ平均透光度的結果與模型組比較略有增加,差異無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缺氧誘導因子-1(HIF-1)廣泛存在于各種腫瘤組織中,對維持腫瘤細胞的能量代謝、腫瘤血管生成、促進腫瘤細胞增殖和轉移起著重要作用。在低氧條件下藥物干預后,HeLa 細胞VEGF 的mRNA 和HIF-1α 的mRNA蛋白的表達較常氧狀態(tài)下明顯增加,這與下調宮頸癌HeLa 細胞HIF-1α 的合成與表達有關[3-4]。干擾素-γ(IFN-γ)的表達可使腫瘤血管生成活性受到抑制。采用的不同藥物濃度的IFN-γ均能抑制宮頸癌細胞Hela 的生長 [5]。本實驗研究中莪術油高、中、低劑量組HIF-1α平均透光度的結果與模型組比較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莪術油高、中劑量組IFN-γ的表達較模型組顯著增加,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提示莪術油能抑制宮頸癌hela的增殖,其機制可能是降低上游HIF-1α和上調IFN-γ的表達,從而影響下游VEGF的表達,從而產生抗宮頸癌血管生成的作用,發(fā)揮其治療作用。調控血管生成的因子眾多,就VEGF通路上的其他因子的調控還有待研究。
參考文獻
[1]弓唯一,董竟成. 腫瘤細胞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調控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1,17(4):530-533.
[2]王奇巍,楊國紅,林夢感等. 植物來源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成分研究進展[J].中草藥,2010,4(5):3-8.
[3]張俊松,汪宏,吳立勝.CD105、CD133在人肝癌細胞株HepG-2的表達情況及生物學性狀的體外研究[J].肝膽外科雜志,2013,21(2):133-136.
[4]袁志平,牟華平,王秋等.地高辛抑制HIF-1α 下調宮頸癌HeLa 細胞VEGF 表達的研究[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3,23(10):1052-1054.
[5]張德太, 左曙蓉, 楊文等.siRNA沉默轉酮醇酶樣基因1下調人宮頸癌細胞HIF一1α表達及糖酵解關鍵酶活性[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4,30(1):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