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約通訊員 中國五冶集團文化中心 王域西
在今年1月舉行的2019中日鋼結構應用與發展研討會上,一座造型獨特的巨大鋼結構頂棚引發了日本鋼結構專家們的連聲贊嘆:“非常宏偉,非常美麗,而且工期這么短,中國的同行很了不起!”
這座備受稱贊的建筑是中國五冶集團(以下簡稱“中國五冶”)承建的成都露天音樂公園項目最核心的主舞臺,它采用了雙斜拱承雙曲拋物面索網結構,相關應用屬于國內首例,建成后將撐起國內最大的穹頂天幕。在建設過程中,中國五冶克服了超厚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超大體量鋼結構安裝施工等多個棘手難題,多次創造建筑技術新高度。
持續改革、不斷創新。作為一家有著70年歷史的中央企業,中國五冶通過積極落實中央和中冶集團關于國企改革的各項部署,同時結合實際情況將改革引向深入,在新的時代實現了高質量發展和國有資產的大幅增值。

成都大魔方演藝中心

寶鋼湛江鋼鐵煉焦及配套煤精系統全景
一組數據能夠直觀體現中國五冶的改革發展成果——近10年來,盡管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不斷變化,但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新簽訂單等核心指標始終保持年均超過10%的增長,企業發展始終位于中冶集團第一方陣。
其中的奧秘在于轉型提升、全產業鏈服務,這是貫穿中國五冶過去10年的核心戰略主線。
自企業建立以來,中國五冶建設了以寶鋼為代表的一大批冶金工業項目,全國主要的鋼廠都留下了五冶人的足跡。但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單一主業、單一的商業模式存在的弊端開始顯現,為此,中國五冶加快了改革步伐,其核心即轉型提升、全產業鏈服務——鞏固提升傳統冶金產品,同時向房建、市政、交通領域轉型,由一般施工項目向高端施工項目、工程總承包項目、資金運作類項目、全產業鏈服務項目提升,從而成為擁有工程總承包、鋼結構及裝備制造、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四大業務板塊的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商。

中國天眼“FAST”配套工程
目前,傳統冶金工程項目僅占到企業總體業務的10%左右,更多地是高端民建、市政交通、新興產業等領域的項目,比如成都天府大道中軸線新地標——成都大魔方,穿越黔南群山、建設難度巨大的三荔高速公路,北京新機場行李處理系統鋼平臺,貴安新區美麗鄉村等,都留下了五冶建設者的腳步。中國五冶成為了全國為數不多擁有冶金、房建和市政三項特級總承包資質和四項甲級設計資質的“三特四甲”大型綜合企業,是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企業規模和發展水平位居行業前列。
改革發展之所以能夠取得成績,其核心在于中國五冶通過全產業鏈服務形成了具有五冶特色的商業模式。
所謂全產業鏈服務,就是不再局限于過去傳統的施工承包,而是立足為客戶打造完美產品,通過提供覆蓋項目前期方案、投融資、勘察設計、建設施工、后期運營等的全產業鏈服務,拓市場、增效益。它是五冶經過多年摸索形成的獨特的商業模式,解決了企業過去商業運作單一、低端的弊病,為企業帶來了獨特的競爭優勢。

成都成溫路高架橋

成都新華之星科研生產基地
“全產業鏈服務標志著中國五冶不再是一個承包商,而是服務商。”中國五冶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建筑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從工程承包中挖掘成本的空間越來越小,誰能提供更綜合、全面的服務,誰就能占得市場的先機。
全產業鏈服務的一個重要理念叫做產品經營,即通過發揮企業平臺、技術、管理等多方面的優勢,為客戶打造完美產品。“說到底,其實就是拿到一個項目,先別埋頭干,而是進一步挖掘客戶的需求,看看能不能做到更優。”中國五冶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前些年,公司中標了一個超高層項目,通過重新論證,優化了原來的設計方案,不僅節省了投資3000萬元,還增大了空間利用率,讓客戶非常滿意,公司也獲得了相應的收益。
如果說轉型提升、全產業鏈服務讓五冶找準了改革發展的方向,那么這一變革最終實現的關鍵則在于管理。據悉,中國五冶管理的核心是實施制度授權下看實效的管理,一是做任何事情要根據制度以及制度對你的授權,二是用業績說話,看實效。
五冶的管理文化可以總結為四個字——嚴細新實。“‘嚴’體現為嚴管理,工作態度嚴謹,執行制度嚴格;‘細’指的就是精細管理,關注細節問題,工作用心細致;‘新’就是要創新管理,樹立新觀念,拿出新辦法;‘實’就是要撲下身子抓落實。”
一張罰單便能體現五冶對制度和授權的嚴格管理。公司曾對一家下屬單位給予2000萬元的分包采購授權,但該單位有一次自行采購了2038萬元。雖然那次采購符合最低價中標的原則,但因為超過了授權,沒有上報總部審批,公司還是對該單位相關責任人給予了行政和經濟處罰,并在全公司進行通報。
而管理創新就像爬坡,原來的管理要求是爬30度、30米坡,現在就是向60度、600米坡沖刺,難度增大,要求更高。為此,中國五冶大力推動管理創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五冶特色、行業領先的管理模式,獲得中國建筑業協會、四川省企業聯合會、中冶集團等評定的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20余項。
在眾多管理創新中,最重要的當屬推行集中集約管理——通過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機制政策,把項目的關鍵要素和重點環節按照授權集中到兩級公司,從而從源頭上控制住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
如今,隨著行業越來越透明規范,利潤空間不斷壓縮,五冶集中集約管理的優勢也就愈發明顯。比如項目生產過程中需要的各種原材料,都按照透明公開報價、最低價中標原則進行集中采購,在同地區同類企業中,公司項目采購成本基本做到了最低。
而隨著項目管理體系的優化,中國五冶所承擔的項目在工期、質量、安全文明等方面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從而創造了一大批“五冶速度”“五冶奇跡”,為企業帶來了良好的形象。僅2018年,中國五冶就實現了多個奇跡,僅用八個多月就完成了一座占地超過千畝的大學城的建設;僅用180天就完成了五礦千億內部市場代表作——一里坪鹽湖碳酸鋰工程……
數據顯示,2010年來,中國五冶累計獲得了包括魯班獎、國優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工程獎200余項。“成都市有一個建筑市場信用綜合排名,包括市政和房建兩個類別,我們在兩個類別中都排第一。”中國五冶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排名涉及到全國范圍內在蓉開展業務的企業,其中不乏行業頂尖隊伍,充分證明了中國五冶的綜合實力和市場聲譽。
中國五冶集團是中冶集團冶金建設國家隊的主力軍之一。70年來,冶金建設是融入五冶人的成長血脈,以寶鋼焦爐工程為代表的一大批烙著五冶印記的冶金工程搭起了共和國的“鋼筋鐵骨”。
在鋼鐵冶金建設領域,中國五冶始終堅持技術創新為先,獲得過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在內的一系列技術成果。尤其是在焦爐領域,自上世紀50年代建設重鋼焦爐開始,中國五冶始終保持著領先地位。隨著我國在寶鋼一期工程首次引進日本6米大型焦爐工程的建設開始,中國五冶又進行大型焦爐施工的技術研究與實踐,開創了我國冶金工業現代化大型焦爐建設的新紀元。近30多年來,中國五冶先后服務于寶鋼、首鋼、濟鋼、萊鋼、鞍鋼、沙鋼、湛鋼等大型鋼鐵企業,占據了國內焦爐市場“半壁江山”,是焦爐工程領域當之無愧、無可爭議的領跑者和“國家隊”,被譽為“全國焦爐之冠”。
近十年來,中國五冶又先后承接7米以上大容積焦爐30余座,市場占有率達50%以上。我國首座7.63米焦爐——即太鋼從德國引進的焦爐工程,我國首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7米焦爐——即鞍鋼鲅魚圈焦爐工程,國內首座最大7.65米焦爐——即首鋼京唐二期焦爐工程,全球首座最大的6.78米搗固焦爐——即山東浩宇焦爐工程,均由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承建。
近10年先后承建了包鋼、鞍鋼、攀鋼、寶鋼湛江及寶鋼股份多座新型7米焦爐,使中國五冶施工能力得到了更輝煌的提升,大型焦爐的施工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施工技術,擁有獨有的核心技術優勢。
除了焦爐之外,中國五冶在多年發展中還形成了冷軋、大型燒結、球團等拳頭產品,擁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
邁步新時代,在業務不斷增多、產業板塊不斷擴張過程中,中國五冶始終都堅持“冶”字為先,把冶金建設作為企業的“看家本領”,結合自身產品優勢,著力在焦化、燒結、球團、棒材、冷軋及鋼管等產品領域,持續推動冶金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廈門國貿金融中心大廈項目
2018年投產的寶鋼股份一二燒結整合大修改造工程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最綠色環保、設備最先進的燒結機組。在建設過程中,中國五冶通過實施新技術和新工藝,努力革新傳統施工與設備安裝方式,針對本項目特點展開針對性優化與攻關,實現了機電設備與土建施工的同步高效推進,使得該燒結項目裝備上了當前最先進的綠色環保節能系統,將極大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水平。
又比如剛剛斬獲魯班獎的包鋼2030mm冷軋工程連退項目,中國五冶在建設過程中推廣應用了“建筑業10項新技術”中8大項新技術,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自主技術攻關和創新,不僅實現了節能降耗,還減少了成本。
而在被譽為“花園中的鋼廠”的湛江鋼鐵項目中,中國五冶也承建了焦化、冷軋等多項重點工程。在焦化工程的施工中,中國五冶采用了焦爐基礎頂板套管埋設技術,使得4800多根套管安裝誤差不超過3毫米;利用五冶開發的“焦爐耐火材料統計查詢系統”專用軟件,使耐火材料備品減少達50%,有效降低工程造價;采用獨有的焦爐先安爐柱施工技術和“6S”砌筑技術,助力焦爐砌筑精度達國際領先水平,打造出了大理石般的工藝品。
當前,中國五冶已建立了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上海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知識產權培育先進企業、中冶干熄焦爐工程技術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形成了具備不斷提升技術能力、凝聚專家技術人才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中國五冶還著力提升技術成果水平,借助現代虛擬建造技術、模塊化技術、新材料技術等手段,總結提升技術成果,提升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含量。此外,加大專業化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結合重點產品打造可復制的專業定型產品,不斷推動冶金建設國家隊再拔尖、再拔高、再創業,是中冶集團在新時代打造世界第一冶金建設運營服務國家隊的中堅力量的有效途徑。
2018年,一座由中國五冶集團建設的鋼結構裝配式農房引發了四川全省各地的觀摩。據悉,四川省大多數農村住宅多為磚瓦房、木房子甚至是土房,不僅不抗震,防雨防潮、隔熱保溫等性能都很差,而鋼結構裝配式住房作為一種新型住房體系,建造周期短,抗震性能極佳,非常適宜在地震高發地區應用。在四川省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中國五冶集團承擔起了這一重任,編制了國內第一部高抗震設防烈度區(8度及以上)多高層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同時,本著“建老百姓滿意的現代化住宅”的核心理念,提出了“傳統結構+新型建材”的組合創新模式,形成了完善的低層裝配式輕鋼結構建筑體系,編制出四川省鋼結構農房標準圖集。

東汽漢旺生產基地災后異地重建項目
自2018年起,四川省脫貧攻堅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持續加碼,要求在大規模集中搬遷安置和學校、村活動室等公共建筑中推廣使用裝配式建筑。相比傳統的磚混結構,裝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標準化程度高、質量可靠,在四川省住建廳的委托下,中國五冶集團受命牽頭在涼山州喜德縣拉克鄉干拖村建設鋼結構裝配式示范農房,受到了政府和當地群眾的肯定。
作為肩負社會責任的中央企業,中國五冶始終站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沖在抗震救災、脫貧攻堅、參政議政的第一線。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中國五冶是第一批抵達重災區的救援力量,五冶人在廢墟中連續奮戰,搶救出了十多名生還者。五冶醫院許多醫護人員們整整17天沒有回家,救治和轉運了600多名傷員。而在抗震救災的戰役結束不久,中國五冶繼續秉承著“震不垮”的質量,投身災后重建,建設了東汽新廠房等一大批重點項目。此后,在蘆山、康定、九寨溝歷次地震中,中國五冶都責無旁貸,沖鋒在前,換來了災區的涅槃與新生。
在脫貧攻堅的路途上,中國五冶同樣勇于擔當。在甘孜,中國五冶克服了藏區特殊環境,挺進丹巴,用最快的速度為雪域高原架起輸電線路。在貴州的群山里,五冶的建設者打通了三荔高速等多條致富路。此外,在許多地方,中國五冶還派出掛職干部、扶貧工作隊扎根大山,走村串戶,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為此,2018年底,中國五冶收到了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感謝信,感謝公司派出專家和技術人員對涼山州深度貧困縣開展技術幫扶工作,有效保障和促進了貧困地區提高農房建設質量安全水平。

貴州三荔高速項目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一、二期航站樓金屬屋面工程

南充市濱江路城市主干道提升改造及城市光亮工程
除了勇擔抗震救災,脫貧攻堅的重任,中國五冶還活躍在支持地方發展、捐資助學、志愿服務,參政議政等的第一線。截至2018年底,中國五冶有28人先后成為全國和各級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履職盡責;公司在全國各地投入了數百億元資金,積極參與和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公司還在各地捐建橋梁、大樓,與數百個貧困學生、困難老人結對幫扶……
輝煌70載,爭鋒新時代。中國五冶集團將繼續堅持黨的領導,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以“打造一流五冶、建設幸福五冶”為愿景,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踏歌前行,為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