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琳

2018年11月1日,隨著惠民“一卡通”補貼發放查詢系統在宜賓市南溪區15個鄉鎮(街道)的便民服務中心、所有農村商業銀行網點正式運行,該區“一卡通”清理“后半篇文章”正式“開篇”。經過一段時間努力,截至目前,南溪的“一卡通”清理“后半篇文章”已經書寫了一個“自然段”。
“一網三控”建平臺。按照基礎數據核準確、部門接口強規范、發放流程理清晰的思路,南溪區變部門“多卡多折”發放為平臺“一鍵點擊”發放。“一網”是指區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專線與區代發金融機構通過專網互通互聯。“三控”是指在平臺運行中設置三個基本監控點——數據安全監控點、數據采集監控點、資金發放監控點。“三點”流程化、規范化作業,有效規范數據采集管理、公示復核、資金發放等流程。
及時公開促透明。一是實時“線下”公開。補貼資金發放前,相關單位通過村務公開欄、“兩員兩會”等渠道公開公示惠民補貼資金的名稱、政策依據、補貼對象、補貼標準及補貼金額、舉報電話等內容,接受群眾監督質詢。二是“線上”陽光運行。建立惠民補貼資金語音查詢系統,設置補貼政策查詢、補貼信息查詢、意見與投訴等功能,群眾撥打語音查詢電話輸入身份證號碼或者銀行賬號,均可查詢個人補貼發放情況,另外還幫助村民開通了補貼資金到卡免費短信提醒。同時,在鄉鎮(街道)便民中心安裝自助服務終端,群眾通過二代身份證或“一卡通”賬號到觸摸屏上即可查詢個人補貼發放情況或打印查詢數據,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因素的介入,堵住“一卡通”管理使用中的漏洞及相關風險點。
聯動監管保長效。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確定責任主體,督促相關部門(機構)落實惠民補貼資金信息公開公示制度。加強對補助性惠民補貼資金的監管。堅持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相結合,建立健全補貼資金追蹤問效制度,抽調區紀委監委、區財政、區審計等機關和部門的精干力量,重點針對公開舉報、來信來訪等易產生問題和易滋生“微腐敗”的環節開展監督檢查,不定期對村(社區)、涉農部門開展督查檢查,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長效機制。
惠民惠農財政補貼“一卡通”清理工作開展以來,南溪區黨員干部主動說清問題138件229人,上交資金30.78萬元,區紀委監委立案查處11件16人,追繳退賠資金12.67萬元。
為從源頭上根治“一卡通”管理使用過程中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南溪區制發了《關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惠民補貼“一卡通”發放管理工作的通知》,在全省率先研發運用惠民“一卡通”補貼發放查詢系統,實現“一個漏斗”向下、一卡發放,破除多卡多折補貼亂象。(作者系南溪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 (責編/王兆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