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 西寧市廣播電視臺
目前在國內主流媒體中網絡媒體占據的市場份額最大,隨著個人計算機、智能手機以及網絡電視等設備的普及,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多媒體新聞傳遞已經成為豐富人們精神世界的重要載體。新媒體高速發展的環境下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全面認識到網絡新聞宣傳在新聞傳播過程中的關鍵作用,重視網絡新聞宣傳質量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傳遞出有利于社會健康發展的新聞信息。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對新聞媒體工作的重要性進行強調。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會議上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網絡信息生產和宣傳領域,也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使正面宣傳質量和水平有一個明顯提高。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其影響的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受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信息在傳輸過程中打破了時間空間上的限制,為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更考驗著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能力。
在網絡環境的影響下不僅僅生活和工作的方式發生了改變,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網絡在提供信息獲取便利的同時更充斥著很多虛假、消極的內容,對此就需要新聞工作者全面提高對信息的篩選和鑒別的能力,引導輿論朝著有利于社會發展的方向前進,因此必須要全面提高對網絡新聞宣傳的重視。與此同時新聞媒體必須要建立陣地意識,牢牢掌握新聞媒體的主動權,創新工作理念的同時打造高素質的網絡新聞宣傳隊伍,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主流思想號召力的擴大。
應當從以下幾方面提高網絡新聞工作者的整體素質:
第一,加強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學習。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新聞志向、工作取向。第二,新聞工作者要重視自我學習。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將其與時代精神充分結合;第三,強化對職業技能的提高。在新聞采訪、文字編輯以及文章創作等方面要有扎實的技能。新聞工作者要主動參與業務培訓以及業務實踐活動,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讀者在哪里,受眾在哪里,宣傳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里,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里。我們要樹立受眾觀念,注重受眾體驗,滿足受眾多樣化、個性化的信息需求,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互聯網上信息內容十分復雜,包含著很多負面、虛假的信息,因此網絡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強化新聞對輿論的正確引導,防止不良信息侵蝕人們的思想。在新聞創作和編輯的過程中,網絡新聞工作必須要貼近生活實際,以時代主旋律為基礎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強調網絡新聞宣傳的正面性應當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在宣傳內容上充分結合黨的方針政策,對國內政治經濟文化時事信息進行報道;另一方面,在信息網絡互動方面,要鼓勵網民積極在網絡上對自己的思想觀點進行表達,廣納民情,鼓勵民眾參與到政府決策中。
網絡信息傳播的重點特點之一就是網民同時兼具信息接受者和發送者的雙重身份,這是網絡新聞宣傳工作必須要重點考慮的內容。在網絡新聞宣傳過中不僅僅要重點強調對正能量新聞的報道,還要強調以當下社會熱點為核心進行營造輿論攻勢。對于網民時下關注的熱點問題要進行詳細客觀地分析,疏導民眾情緒。另外還要具備敏銳的新聞挖掘力,尊重不同行為主體在思想認識上的差距,鼓勵正當的言論自由。通過對網民言論的正確引導實現對國家基本方針政策的宣傳和講解。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我們只有在深入基層中練就強勁腳力,在洞察生活中練就敏銳眼力,在勤學深思中增強腦力,在書寫時代中練就不凡筆力,才能切實提高網絡新聞宣傳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同時,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結合時代發展的新特點,將踐行“四力”要求與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定黨性原則緊密結合起來,處理好網絡新聞宣傳使命任務和能力水平之間、“四力”與傳播引導以及公信影響力之間、新聞宣傳繼承與發揚之間的關系。深刻領會從“四能”到“四力”發展過程中共性規律,讓網絡新聞宣傳同樣具有思想、溫度和品質,為人民幸福生活和社會主義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思想支撐和精神力量。
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社會,對于網絡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視程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這樣的環境下必須要準確把握時代脈搏,以人民生產生活實際為基礎,利用網絡新聞的輿論導向作用展開高質量的新聞宣傳,更好地發揮網絡新聞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