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鑄 貴州省黔南州都勻經濟開發區機關后勤服務中心
自媒體的出現改變了以往媒體環境和輿論格局。近幾年來,在社交媒體不斷涌現的背景下,在信息傳播和輿論引導方面對主流媒體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尤其是針對突發性的事件,社交媒體和新媒體在報道上占據有利的時間優勢,因此自媒體占領了輿論引導的先機。而主流媒體代表的是黨和政府可以針對自媒體引發的風險再造事件進行有效的扼制,兩者相互配合可以對輿論起到正確引導的作用。
自媒體為了吸引人眼球,常出現夸大新聞事實,斷章取義等問題,因此自媒體中標題黨層出不窮。分析其原因是自媒體新聞的傳播者大多非專業,在新聞定位上不科學,他們為了獲取更多的點擊量,常抓住新聞中某一點做文章。比如,針對某次的公交燃燒案件來說,經調查是惡意報復社會的行為,自媒體新聞傳播者為了獲取更多的點擊量,將其改為謀殺案。其這樣對新聞的定性顯然是不成立的,因此自媒體新聞存在造謠生事,歪曲事實的問題。受自媒體發布的不真實新聞的影響,若主流媒體不加引導,容易引起輿論危機問題的發生。
社交媒體和新媒體都是自媒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交媒體是言論相對自由的平臺,該平臺上聚集了普通民眾的心聲,因此自媒體報道的突發性事件,人民群眾會在該平臺上發布自身的言論,從不同方面揣摩事件的真相。當主流媒體在不加解釋或解釋時間稍晚的情況下,就會造成不正確的責任定性。在互聯網微觀效應的影響下,容易出現極端化的言論,最終將問題的責任方歸結為政府和國家。比如“杭州打狗時間”自媒體平臺輿論下將其歸結為城管暴力執法,其這樣極端性質的言論將不利于社會的穩定和團結[1]。
自媒體上報道的突發性事件會引發群眾的不同言論,社交平臺上良莠不齊的言論會在瞬間被大量的言論埋沒,即使精英性質的言論也會被埋沒其中,甚至他們的言論會受到網絡暴力、偏激性語言的影響。在社交平臺上極端化網絡輿論的影響下,民眾階層的人們會將輿論的矛頭指向社會上的精英人士,出現背鍋俠問題。在個體性時間和偶然性事件中,自媒體的傳播會將其上升到社會層面上。比如,某人購買了產自日本的車,自媒體平臺上就引發了抵制日貨的輿論,甚至引發了不小的社會沖突,出現砸搶日企的行為。
主流媒體和自媒體針對突發性事件可以展開互動,在活動中可以起到良好的輿論引導作用。自媒體掌握了民間話語權,可以將網絡輿論的力量發揮到最大,而主流媒體在輿論引導力較小的情況下,不利于政府對正確價值觀的積極引導和傳播。主流媒體和自媒體針對突發性事件開展互動,在議題的設置問題上展開討論,將該領域專家、專業評論員和現場記者的討論納入其中,可以提高議題選擇的透明性和公開性,能夠擴大參與人員的議題選擇權。當然,針對具有主流媒體中價值引導性的議題利用自媒體的方式進行傳播可以提高傳播速度擴大傳播范圍。比如在“8.12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件中,自媒體率先報道出了“科學援助”“問責危化企業監管”等議題,與主流媒體的報道具有一致性,兩者相互配合可以指明輿論引導的正確方向,對于開放性話語權環境的形成有重要的意義[2]。
主流媒體和自媒體在互動中既有不謀而合的地方,也有出現摩擦的地方,兩者之間的關系就像一場激烈的博弈。比如針對同一事件,在主流媒體上引發的輿論較強烈,而在自媒體平臺上卻反響不大。還是以“8.12天津濱海新區爆炸”為例,主流媒體為了贏得較高點擊率將其議題設置為“涉事廳官被降級”等,而這樣的議題在自媒體上反響卻不大。而在“江西豐城電廠事故”報道中人民日報第一時間報道,引起的反響不大,但在自媒體上將議題設置為“黑心招商”產生的反響卻較大,由此可以看出主流媒體和自媒體兩者之間激烈的互動博弈。
首先,要加強融媒體環境建設,提高融媒體的自身傳播力和影響力。其次,在新媒體環境下主流媒體需要認清當前格局,針對當前社會輿論傾向,勇于迎接自媒體的挑戰。同時,主流媒體可以利用官方支持的優勢與社交媒體一同設置議題。最后新聞傳播者需要積極學習有關新聞傳播方面的知識,強化自身的專業素養,利用流行性的語言來講述新聞,從而提高點擊率[3]。
綜上所述,主流媒體和自媒體都是新聞傳播中的重要工具,兩者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不足。提高主流媒體和自媒體之間的互動,可以起到揚長避短的作用,兩者在互動博弈的過程中可以共同努力打造良好的語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