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薈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大家正處在一個流行文化新時代,無論是國家的核心價值觀還是主流的意識形態,都需要通過大眾傳媒感性甚至娛樂的方式來進行傳播,建立民眾對主流意識形態和文化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接受,才能夠真正的成為社會的價值取向,成為意識形態。
我們要根據傳統文化的意義來進行篩選和發揚。例如在傳統戲曲《趙氏孤兒》的原著創作當中,將“血親至上”的傳統道德觀念進行改變和弘揚。元代雜劇《趙氏孤兒》中,屠岸賈最后不僅被殺死而且同樣被慘遭滅門。如果我們也沿襲這種有仇必報,“你殺我,我就殺你全家”的邏輯,不利于社會的穩固發展,傳播了負面的價值觀。我們大家要重視觀念的重要性,俗話說“戰勝惡魔的人,不要變成惡魔”,大家要積極的進行價值觀的篩選引導,就連好萊塢電影不會采用以惡制惡的方式來誤導觀眾。所以弘揚傳統文化時,要進行篩選和加以引導,使得電影文化軟實力能夠進行鞏固和提升。
一個在逆境當中艱難前行的人,往往會比在一個順境當中得意的人更加令人欽佩。電影要注意刻畫人物的狀態,使人物能夠在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當中立足,從而引人深思,表達出一個相應的意義。例如在影片《孔子》當中,導演想試圖還原2000多年前的孔子形象,利用觀眾接受電影語言方式來表達對傳統文化的致敬。孔子在艱難的困境當中周游列國,在政治失意失去治國安邦的現實可能之后,傳道授業解惑,雖然這種選擇是孔子對自我價值的一種人生態度,這也是其文化責任的重要一項選擇。觀眾在觀看時,很容易對一個在風雪當中懷才不遇的來進行惋惜,卻很難根據一個春風得意的孔子進行思考和感動。所以一個人在逆境當中的堅強品質,更容易抒發人們的思考和探索。
電影發展的過程當中,文化的挖掘和運用一步一步的提升,文化的不斷融合和碰撞,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更加注重祖國的文化運用到當中來,進行有效的弘揚和傳承,每一個藝術家在電影當中表達的手法各不一樣,但是在傳播內容上相同的文化觀念,例如像是《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部影片,就把九九重陽節是一個尊老愛老的節日變成一個,殘害殺戮的日子,鮮血照應著花瓣被踐踏。所以就此類的文化類電影法與正確的價值觀進行良好的對接,所以這類商業取向不值得提倡。
在前幾年大火的電視劇《士兵突擊》當中,受到了網友的廣泛關注,還引起了領導人高度重視之類的,能夠讓其他國家切身的感受到軍隊的精神品質及建設,各國能夠感受到我國解放軍部隊的忍耐力和堅韌性格,從而,進行有效的傳承和弘揚,提高了我國的文化輸出,超越了其他個人英雄主義的價值觀念,為電影產業文化軟實力的出輸出,貢獻一份力量。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文化力逐漸取代硬技術成為產業核心的競爭力。在電影發展過程中多數的人把認同當做邊緣問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看待,從而影響我國電影文化軟實力的提高和發展。如果沒有價值上的認同,沒有相應的吸引力。我國的電影起源于城市,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會產生。電影表述過程當中,要積極的塑造中國社會的正面形象,才能夠在文化輸出的過程當中,提升人們對中國的認知,使人們主動的進行思考和探究,吸引眾人的眼球。
隨著我國電影市場的崛起和發展提升文化的軟實力,不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還需要在市場當中與民間力量進行積極的合作,從而提升我國電影事業的實力。我國政府在十七大提出“文化的大力發展”與“提高文化軟實力”等系列措施,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電影人要與民間資本積極的進行合作,吸納一切有實力的民間力量參與到電影制作當中開放電影流通環節。政府也要鼓勵電影產業進行能夠面向觀眾,為觀眾傳遞更多的正能量作品。電影人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將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電影中,提高中國電影的文化軟實力。政府也要積極的頒布關于影視方面的規章制度,約束電影人的個人行為,杜絕一切歪風邪氣。例如虛假合同、吸毒、偷稅漏稅等問題,一定要進行嚴打、嚴懲,樹立正能量的電影風氣,使電影事業進行穩固的發展和提升。
綜上所敘,在我國的電影發展過程當中,積極的借助了政府的約束和支持,借鑒先進的理念來進行管理和提升,從而將我國傳統文化融入到電影事業當中,為群眾塑造更多的正能量電影,從而提高我國電影文化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