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貞 衡水日報社
當前社會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伴隨新媒體的興起,傳統媒體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報紙作為傳統主流媒體,若想尋求可持續創新發展,需從提升報社編輯專業素養——不斷提升其策劃意識與能力。本文將通過解析編輯提升策劃意識和能力的重要性,提出幾點關于加強策劃意識和能力的一些建議。
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崛起,讀者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寬泛,紙質媒體受到了一定的沖擊。這就對報紙編輯提出了新的要求:摒棄傳統工作思路,需要不斷地的創新和升級自身專業素養。尤其是對策劃意識和能力的要求更高,只有經過精心策劃,讓所報道內容在堅持及時性、求實性和客觀性的基礎上,爭取獨家、更有深度、有價值。這就對編輯工作標準提出更嚴苛的要求:需要做詳盡的計劃和部署,對每一個細節的把控,對新聞的求證更縝密,然后才能進行符合規范的統籌策劃發布。因此,除了要求編輯具備過硬的專業素養,更要具備很強的創新思維和策劃能力。
一千個人眼中會有一千個叫哈姆雷特,同樣的一份報道在不同的讀者眼里,所關注的點也會各有差異。比如:有的人看重的是事件發展動態、有的人可能關注的是起因及背景、有的人側重的是事件會產生的影響和后果。這就要求編輯進行深入思考,通過選題策劃,盡量滿足受眾需求,從而擴大報紙的受眾群體,提高報紙的銷量。
調查事件真相。國際形勢變幻莫測,各地常有重大事件突發,或是爆炸性社會問題的曝光。這些事件起因大多錯綜復雜,事件真相撲朔迷離。編輯的策劃工作重點之一就是調查和深挖事件真相,使得所有的脈絡都能清晰、直觀的呈現在大眾面前。
深挖新聞價值。快節奏的生活里新聞時有發生,受眾更多的是通過新聞媒介了解事件動態。若編輯不求甚解,對新聞的報道只是停于表面或人云亦云,對新聞不做挖掘和探究,就無法做出深度報道內容。只有經過策劃解析,編輯通過洞察分析、敏銳發掘,聯系相關資料或歷史,作出更有深度的報道,這樣的內容才有辨識性、可讀性。
爭取獨家報道。當有社會新聞事件發生,各大媒體就會爭相報道,因此獨家報道便是每個編輯的終極目標。做獨家就更需要策劃能力和意識。同樣的事件更強調獨家資源和視角,通過報社編輯的整體策劃,做出更有價值的獨家新聞。
編輯是報社的核心競爭力,編輯的策劃能力和意識對報紙發行數影響巨大。如何提高報社編輯的策劃意識及能力呢?筆者從以下方面做一些淺析。
尊重客觀、真實性。編輯策劃不能只為了搏眼球的主觀臆造,更應遵從事件的客觀真實性。可以運用新思路不斷地創新實踐策劃內容、形式及方式,但所有的報道都應在真實的基礎上展開。
加強預見性及前瞻性。信息時代新聞迭出,面對海量信息源,編輯擁有對新聞事件的預見性,才能準確把握事件發展趨勢,在第一時間,洞察新聞事件的特點,根據已有的策劃作深度挖掘報道。此外,編輯的新聞視角也要更獨特和具有前瞻性,能夠判斷熱點新聞哪個角度具有更高的價值。
培養創新能力。對于同一事件的媒體集中報道,面對受眾來說,當然會選取視角獨特、能夠吸引自己關注的一個來閱讀。即便當個標題黨,一次兩次吸引讀者來看,但并不會使促使戶對特定刊物形成閱讀依賴。因此,報社編輯必須提升自身的策劃創新能力,爭取每篇報道中都有獨特的創新性策劃、更具深度的視角。
權衡策劃的可行性。報紙編輯的策劃活動都應以圍繞新聞事件展開,推出的策劃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才是檢驗本次策劃成功與失敗的標準。簡而言之,編輯在策劃活動的時候一定要多方對比、綜合權衡。以策劃的視角,選取相關新聞報道,充分考慮策劃方案的可操作性及可能產生的效果,且要兼顧投入產出比,在推進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都應有相應的解決方案。因此,在策劃活動執行前,編輯應該廣泛收集資料,不能僅憑個人經驗、道聽途說或主觀判斷作出片面盲目的決策,這樣的方案很難落地,也不能實現其應有的新聞價值。
總之,報社若想獲得讀者關注,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并站穩腳跟,就要對發表報道的內容進行嚴謹合理的策劃。只有加強編輯的策劃意識和能力,使報紙通過規范整理、精心策劃而內容豐富、更貼近生活,才能吸引用戶關注,進而使增加讀者的閱讀粘性。因此,報社編輯迫切需要改變陳舊思維,積極培養并提升自身的策劃意識及能力,只有當編輯具有優秀的策劃能力和意識時,報社的影響力才會隨之上升,才能夠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