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鋒 盤錦市大洼高級中學
武術是我國特有的民族瑰寶,武術文化博大精深,武術運動源遠流長,種類流派繁多,形式千變萬化,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是人們健身的首選體育項目之一。中國武術是祖國的瑰寶,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世代相傳傳承至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優秀文化體育項目,值得中華兒女傳承學習。少年強則中國強,廣大中小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大力推廣和普及武術進入體育課堂,有利于增強學生體質,朔造優秀意志品質,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弘揚民族精神和文化。因此廣大中小學應該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大力開展武術運動,積極穩妥地開設武術課程,宣傳武術文化和武術運動,讓學生了解喜歡武術,積極參與武術運動當中。學校應該充分利用武術在增強學生體質和修身養性的獨特功能作用,培養當代學生的意志品質,傳承和發展優秀民族精神文化成為新時期學校體育的歷史使命和重要任務。[1]
當前武術教學在中小學開展中存在著諸多不足,全國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學校沒有開設武術課程,課程內容開設比較單一,主要以武術套路為主,缺少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器械課程,這可能是由于多數學校缺乏武術場地和器械的原因所導致的。[2]學校對武術課程的重要性總體上認識不足,沒有充分了解武術課程對學生強身健體、涵養道德、磨煉意志品質的重要作用。
武術課程教學質量效果的高低好壞與教師的專業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體育項目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動作技能表現突出,能夠給予學生正確、優美、輕松的動作示范,才能引起學生學習動作技能的興趣愛好,好的武術動作示范閃展騰挪、行云流水,呈獻給學生一種動作美感,因此,武術課程教學要求體育教師具有一定的武術水準。然而當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多以球類運動和田徑專業居多,教師從教以后很少接受武術運動項目的培訓學習,導致中小學教師具備武術專業人才極其有限,嚴重影響中小學武術課程開設率和教學效果。
當前中小學生普遍武術基本功較差,課堂教學中應該多練習武術基本功、基本動作組合,然而實際上多數學校老師在武術課堂上往往直接引入武術套路動作,學生在沒有掌握基本功的基礎之上學習武術套路,最終只能越練越差。比如學生在沒有掌握基本功弓步動作時,學習24式簡化太極拳,動作“野馬分鬃”兩腿弓步動作學生會出現很多錯誤動作,如山體重心前傾或后仰、兩腿方向位置錯亂導致胯部腰部及上身扭曲,嚴重影響了武術課程學習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中往往采用傳統教學形式,方法較為單一簡單,教法較為老化,缺乏運用新的教法和學法與優秀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缺乏利用傳統武術有別于其他體育項目的功能和特點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以致用、發揮武術擊技實效性的策略,從而影響了中小學武術的發展。
武術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優秀民族體育運動項目,有別于田徑、體操和球類等西方輸入中國的體育項目,這些體育運動項目在中國近些年發展十分迅速良好,已經在中國成為主流的、強勢的體育運動項目,這些西方強勢體育運動項目往往伴隨著強勢的西方文化強勢輸入,對于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和提升有著極其的影響。[3]中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少年強則中國強”各中小學校承擔著對祖國未來教育的責任和任務,鑒于武術在強身健體、修身養性、彰顯民族精神方面的獨特功效,建議教育主管部門把武術作為中小學體育課程的必須課程,提升武術在中小學體育課程的重要地位,使之能夠更好地發揮教育功能。[4]考慮到各地方武術流派眾多,各地方學校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校本武術課程,推廣特色武術教學。學校大課間操是學生參加校園體育活動的重點,也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點。學校體育教學也可以增加武術課程,滿足學生對武術學習的需求,在學校大力推廣武術運動,傳播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提升本民族文化的軟實力,為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和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
加強職前師資培訓,建議體育院校重視學生武術學習,延長武術課程學習時間,練好武術基本功,掌握幾套武術套路動作,增設相關教學內容和實戰技能的習得,提高學生武術知識和技能。[5]武術升級和田徑一樣的必修課程,使得學生在大學期間不間斷地練習武術,掌握武術基本功和專業技能,能夠勝任今后中小學武術課程教學。強化入職后教師的培訓教育,經常開展以武術為主要內容的培訓和教研活動,提高教師武術理論、基本功和專業技術技能,提升體育教師武術技能水平。
“練拳不練功到老是一空”這是傳統武術教學的經典名言,足以說明武術教學中基本功練習的重要性。當前武術課堂教學往往對基本功教學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基本功差,在學習套路動作時往往動作不到位、不標準,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武術課堂教學應該重視學生基本功練習,強化基本的腿法、手法、身法練習,然后在進行簡單的動作組合,最后進入套路動作學習,只有學生基本功扎實,才能把武術動作做到位,才能體現出武術動作的韻味,才能有更好各提升空間和幅度。在教學中多采用激發學生學習武術興趣的教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