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寧 湖南理工學院
在當前我國民眾新聞需求逐漸多樣化下,其對于新聞人員的專業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受到各種新興媒體技術的影響,使得新聞傳播與生產模式發生極大變化。為此地方高校需要堅持以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理論指導,大力開展新聞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從而在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結合下達到提升新聞實務課程教學成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在新聞工作實踐當中,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發揮了至關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其作為馬克思以及恩格斯對于新聞現象、新聞傳播活動的總體看法,要求在新聞宣傳工作中始終堅持黨性原則,積極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堅持新聞工作為全體人民以及社會主義服務,通過充分尊重新聞傳播的客觀規律,在保障新聞內容價值性、真實性的基礎上,要求在政治家辦報的過程中堅持以黨性原則為核心。從而可以將黨的先進思想理論、方針政策以及各種綱領路線及時傳達給廣大民眾,使其能夠有效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養,自覺接受黨的正確領導,進而可以更好地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當中,促進國家和社會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指導下,地方高校新聞實務課程同樣需要高度重視真實性、公眾性以及話語權原則,尊重學生多樣化的新聞學習需求,在積極運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以及新興媒介下,嚴格遵守客觀新聞傳播規律,以便能夠真實、準確地完成新聞生產與傳播工作。
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下,各地方高校在開展新聞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充分立足具體教學大綱和教學要求,對學校現有各項優勢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在主動了解廣大學生實際學習需求下,積極將學生實際與教學內容相聯系,并有意識地運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精心搜集整理更多教學資源,以便有效豐富高校新聞實務課程教學內容,為高校新聞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良好的基礎[1]。因此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需要堅持真實性原則,利用包括互聯網在內的各種先進信息技術,搜集整理大量真實的新聞事實以及新聞生產傳播案例,在鼓勵學生主動結合自身實際暢談自己對于新聞實務課程的看法與建議下,適當調整純理論內容在新聞實務課程教學中的占比。在積極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實際興趣愛好與學習需要采集大量真實新聞信息及其他相關教學資源下,以此有效豐富新聞實務課程教學內容。
在運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進行地方高校新聞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時,還需要堅持貫徹落實這一新聞觀中的話語權原則。新時期下,互聯網、微博、微信等各種現代信息技術和新興媒體的出現,使得人們可以利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和渠道自由接收各種新聞信息,并主動參與到新聞生產與傳播中。因此在新聞實務課程教學改革中,教師也需要有意識地對教學方式進行大力創新[2]。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立足學生實際,在將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新聞實務研究課題,鼓勵學生通過學習利用微博、微信、手機新聞客戶端等多種方式根據自身所選課題采編相應的新聞信息,并嚴格按照新聞傳播規律對其進行合理處理、編輯策劃,使得分散的新聞信息能夠被整合處理成優秀的新聞產品。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利用包括小組合作探究等在內的多種方法展開自主探究學習,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化新聞實務課程學習,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技能,使其可以在深入參與到新聞實務課程教學當中的同時,逐漸形成良好的新聞素養,以便有效達到提升新聞實務課程教學成效的目的。
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公眾性原則的指導下,地方高校在對新聞實務課程教學的教學評價進行深化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在幫助學生明確新聞實務本質之余,引導學生自主開展教學評價。具體來說,教師在對學生新聞實務課程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需要重點關注學生在新聞生產、報道過程中是否嚴格遵守黨性,能夠主動了解黨與人民在新聞傳播中的實際要求。靈活運用多樣化的媒介途徑傳播真實、有價值的新聞內容,進而可以為公眾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此外,教師也需要積極引導學生相互之間進行點評,互相學習各自在新聞生產與傳播中的優勢優點,從而可以結合教師的專業指導與點評,有效明確自身在新聞實務課程學習中的不足,以便可以在日后的學習中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改善[3]。學生在全身心投入到新聞實務課程學習下,能夠更好地明確新聞生產傳播需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地方高校在深化高校新聞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需要深入貫徹落實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立足學生實際并與具體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在主動創新自身教學觀念,探索更多先進教學方式與手段下,使得新聞實務課程能夠緊跟時代發展潮流,與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相滿足,進而使得學生可以在高校新聞實務課程學習中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與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技能,有效優化自身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