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強聰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互聯網在我國越來越普及。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2019年2月28日發布的第43 期“中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達到8.29 億,其中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到8.71 億。使用手機的互聯網用戶數量達到98.6%。微博、微信、微視頻這些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發展而出現的新興產物很快受到人們的歡迎,微媒體時代隨之到來。因此,適應微媒體時代的發展規律,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中的傳播顯得異常重要。
以微博、微信、微視頻為代表的微媒體在互聯網時代能快速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的關注,這就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提供了新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傳播形式多樣化。在以往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方式都是老師講授學生聆聽的方法,形式較為單一,不易被當代大學生接受。目前隨著微媒體的普及,拓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形式。比如在微博進行簡短的微故事分享,在微信通過公眾號傳播,抖音、快手等程序用短視頻傳播。二是拓展了傳播載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理論學習為主,這會讓大學生產生枯燥之感,在微媒體時代,使其通過各類短視頻、短故事在網絡中傳播,能快速被大學生接受。比如在微博中“共青團中央”在7月2日發布的一篇博文《為他們轉!這群烈日下堅守崗位的人,應得一句謝謝》,這條博文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個人層面的“敬業”兩字,共有881 位用戶轉發,396 條評論,這無疑能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三是傳播內容的原創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可以用簡短的24 個字概括出來,但傳達給大學生的遠不止于此,它還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理想信念、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時事知識等。微媒體時代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轉化成不同的原創內容,如抖音中就有名為“正能量”的用戶每天發布一個簡短的原創視頻傳遞正能量,這個用戶目前共有45.3 萬粉絲,獲得230.8 萬的點贊,極大的促進了社會正能量的傳播,也使得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內容被更多大學生所知道。
微時代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中傳播帶來機遇就必然會帶來相應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傳播主體多樣化削弱了權威性。在課堂中老師講授為主的方式使得教師掌握了話語權,而在微媒體時代,傳播主體多樣化,傳播者和受眾之間可以進行相互轉換,對于反映主流意識形態內容的把關被削弱,不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中的傳播。其次,海量的原創內容增加了核心價值觀傳播難度。在微媒體時代,互聯網反映正能量的內容往往容易被大學生忽略,而娛樂化的內容熱度則居高不下。比如在微博熱搜榜中排在前列的都是與娛樂明星相關的內容,而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的則不見蹤影。最后,大學生媒介素養不高。當代大學生在面對微媒體傳播的海量信息時選擇、理解、評估并不能真正達到一個較好的水平。如在微媒體中常常會出現一些虛假詐騙信息,而大學生在面對此類信息時并不能很好地進行鑒別,容易上當受騙,這阻礙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中的傳播。
為了發揮微媒體的作用,我們要不斷拓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新路徑。首先,要轉變話語方式,學會使用微話語、利用微方式進行傳播。微媒體時代,由網絡用戶創造的微話語、微方式以輕松詼諧的風格頗受大學生的歡迎,比如在微視頻抖音中傳播的歌曲就風靡一時,很快在大學生群體中傳播開來。其次,加強微媒體信息監管。在上述存在的挑戰中我們提到微媒體海量信息中存在虛假詐騙等不良信息,同時互聯網的全球性也使得大量西方腐朽價值觀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在微媒體中傳播擴散,我們要加強對微媒體信息的把關,控制不良信息的傳播。比如在微視頻抖音中,監管者對于信息的上傳篩選越來越嚴格,涉及虛假、色情等信息很難通過審核,抖音也開發出防沉迷系統,盡量避免年輕群體尤其是大學生沉迷其中。三是要提高媒介素養。大學生要學會在紛繁復雜的網絡世界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能鑒別其真偽,從而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的傳播。高校教師在面對微媒體時要不斷提升認知和鑒別能力,不能沉浸在表面的娛樂化信息中,反而應更好利用微媒體為自己服務,以大學生喜愛的方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微媒體時代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中的傳播提供了新的機遇,但也存在一定挑戰,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提升自身媒介素養,把握微媒體時代傳播規律,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中的傳播,加深大學生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