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哲
(防災科技學院,河北 三河 065201)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背景下,城市形象傳播工作發展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不同城市的形象承載著不同城市發展的精神價值,能夠向人們凸顯城市的獨特魅力,城市政府部門要加強對城市形象的塑造與傳播,融合不同傳播渠道,創新構建出完善的城市形象傳播系統。城市形象是社會民眾對某個城市的主觀印象,其是通過大眾傳媒、人際傳播以及個人經歷等不同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城市要積極探尋出一條適合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形象傳播之路,靈活利用多種媒體渠道方式進行提高城市形象網絡美譽度,吸引到更多的外地民眾到本地城市進行旅游消費,刺激當地經濟的不斷發展。
與沿海發達城市相比較,我國還存在較多內陸城市仍然在沿用傳統傳播渠道方式,缺乏一定的改革創新意識。這些城市在自我形象塑造和傳播工作上還是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城市形象文化傳播目的更多是為了引進投資資金,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它們廣泛采用的傳播渠道方式包括了電視與報紙等傳統媒體,傳播范圍與效果極其有限。基于新媒體時代發展背景下,越拉越多的中國城市形象廣告出現在網絡媒體平臺上,但真正具有城市品牌建構意義的城市形象廣告還是相當缺少的,各個城市之間設計打造出來的形象宣傳片存在著創意思路雷同、文化符號缺乏新意等問題,難以吸引到社會大眾眼光,加深民眾對該城市形象的印象。除此之外,還有著一些城市地區在形象塑造傳播工作上還處于各類傳播方式單一使用的發展階段,相關工作人員未能夠將各種傳播途徑有效融合在一起,優化整合各項傳播渠道資源,從而導致城市形象傳播效果大打折扣。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傳統媒體傳播渠道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城市形象傳播發展工作要求,城市政府必須充分發揮出新媒體網絡渠道的傳播價值作用,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有機結合在一起,優化組合不同傳播手段,促使更多民眾能夠了解當地城市的優秀品牌形象。
城市形象的傳播工作是以政府作為核心主導,促進當地城市旅游風光、特色文化和諧穩定發展的傳播過程。在當前城市形象傳播管理過程中,存在著較多城市往往是以傳播者自身作為傳播工作的主體位置,缺少對社會受眾群體的情感洞察,未能夠積極邀請民眾參與到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工作中,最大程度滿足受眾群體城市形象價值認同需求和參與創造需求。城市形象傳播工作缺乏積極主動,難以構建出完善的信息發布互動平臺,讓受眾從各種網絡渠道接受并反饋城市形象文化信息,政府部門未能夠有效整合網絡傳播資源,通過采用免費網絡傳播平臺進行城市形象的傳播推廣工作,并號召廣大民眾參與各項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工作。城市政府部門大多數還是單一向受眾傳播城市形象信息內容,以電視、報紙以及廣播等方式傳播內容,未能夠綜合考慮到受眾對城市形象的認同感受,加強與受眾之間的互動交流,這樣一來勢必會影響到城市傳播工作的整體質量。
在社會發展新形勢下,現代城市形象定位不再只是對城市所處地位進行簡單標定,而是應該融入更多創新元素,通過努力尋求差異化進行表達當地城市形象的特殊之處。不同城市地區在塑造傳播形象過程中,都必須有一個明確清晰的界定,要以塑造個性化、藝術化的獨特城市形象作為最終目的,這樣才能夠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傳播效果。然而,實際情況是目前還是存在較多城市在形象傳播工作上缺乏一定的文化個性,它們普遍還是停留在圍繞當地城市品牌展開城市形象傳播推廣工作,無法在短時間內形成良好的科學系統化傳播效果。就比如,以山東省城濟南為例,要想突出濟南城市與其他城市形象的差異性,就必須合理引進融入具有悠久歷史的齊魯文化,集成山東濟南獨有文化傳統,這樣能夠賦予濟南城市形象的更多文化精神魅力。
在新媒體社交時代背景下,各個城市地區政府部門要積極轉變自身傳播觀念,注重創新運用不同的城市形象傳播方式,優化整合傳播內容。首先,城市政府要合理引進利用新媒體有效彌補傳統媒體對城市形象傳播的缺陷,加強與社會受眾群體的互動交流,促使更多城市民眾參與到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工作中,有效得到當地城市居民對城市形象的認可和支持。各個城市政府部門要安排專業人員深入市場進行調研分析工作,充分掌握了解到不通傳播渠道的優勢特點和市場傳播工作發展趨勢,這樣能夠確保自身有針對性地采用城市形象傳播路徑,有效將新媒體傳播渠道與傳統媒體傳播渠道融合在一起,最大程度滿足目標受眾需求。然后,政府部門還需集中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優勢,優化整合城市形象傳播內容,通過綜合運用不同新媒體平臺,比如生活中人們常用的微信、微博以及各大門戶網站,基于這些渠道展開城市品牌形象傳播,擴大城市形象傳播范圍,提升城市形象傳播效果。
現代城市形象的傳播路徑體系不僅要包括各項信息在不同渠道的發布擴散,還需融入受眾對信息的接收與互動反饋。不同城市地區政府要發揮出當地城市的不同領域資源優勢,加強對各項傳播資源的優化整合,確保能夠將傳統點式傳播成功過渡到系統性的面式傳播。城市形象傳播管理工作人員要打破傳統宣傳性思維的弊端,培養自身良好的資源整合意識和能力,在政府科學主導下積極創建受眾與官方的信息互動反饋平臺,確保及時收集受眾反饋的信息,讓受眾共同參與到城市形象信息創造與傳播工作中,這樣有利于擴大城市形象的宣傳范圍,提高城市形象傳播效果。城市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加強與市場商業機構的密切合作與交流,科學采用免費傳播平臺進行城市形象的傳播工作,并且發揮出主流門戶網站的品牌優勢,吸引到更多受眾群體。
在新時期城市形象傳播路徑改進工作中,政府部門要努力打造出以城市文化為主線,充滿城市發展活力形象的傳播主體,賦予城市形象別具一格的靈魂。不同地區城市可以通過利用不同文化事件打造出屬于自身城市特點的事件經濟、文化經濟以及夜晚經濟等,就比如,河北唐山城市以《唐山大地震》公映作為城市形象傳播契機,綜合唐山當前經濟文化發展狀況組織民眾參與到弘揚唐山城市人文精神的討論交流活動中,讓人們圍繞新唐山城市人文精神“感恩、開放、博愛、超越”進行網絡互動和現場互動,幫助打造新唐山城市形象,同時擴大唐山城市的傳播工作范圍,讓地震事件后的唐山崛起成為城市的鮮明個性形象特征。
綜上所述,城市形象傳播路徑的創新改革工作要積極轉變傳播思維,注重將新媒體傳播技術與傳統媒體傳播方法有機結合在一起,優化整個各項傳播資源內容,利用新媒體網絡渠道展開城市形象的推廣宣傳,并加強與受眾群體的互動交流,促使更多民眾參與到城市形象的塑造與傳播工作中,推動城市形象傳播穩定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