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七平
(國家開放大學出版社,北京 100031)
圖畫書(Picture Book),又稱繪本,通常是指“由文字與圖畫共同參與講述一個故事的兒童讀物”①。圖畫書有廣義圖畫書(各類含有插圖的兒童讀物)和狹義圖畫書(文圖并茂且以圖為主的圖畫書)之分,也有無字圖畫書和有字圖畫書之分。其中,狹義概念上的有字圖畫書占絕大多數(本文以下所說的“圖畫書”專指狹義概念上的有字圖畫書)。文字與圖畫是圖畫書互動、互補的兩個重要元素,兩者相輔相成,從而達到“圖文合奏”②。
圖畫書風格多樣,類型豐富。沈敏江在《圖畫書種類的基本劃分》中提出,圖畫書按照文體進行劃分,“大致可分為故事型圖畫書、小說型圖畫書、童話型圖畫書、散文型圖畫書以及詩歌型圖畫書”。③其中提到的“小說型圖畫書”頗有特色,具有情節曲折、人物飽滿、文學性強等優點,不乏圖畫書精品。而且,小說型圖畫書通常篇幅很短小,字數一般在兩千字以內,其文本與當下熱門的一種小說類型——“微小說”很類似,兩者具有共通性。本文將就兩者展開淺析,以探究圖畫書創作的新形式、新亮點。
圖畫書的篇幅通常較短,一般不超過兩千字。而“微小說”(又稱“微型小說”“小小說”)是指不超過一千五百字、最多兩千字的小說,是由短篇小說延伸出來的小說新類別。由此可將“小說型圖畫書”界定為用微小說寫法創作的圖畫書,簡稱“微小說圖畫書”。結合微小說及圖畫書固有的屬性,微小說圖畫書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微小說圖畫書短小精悍,語言簡潔生動,以便貼近嬰幼兒的認識水平。米吉卡創作的圖畫書《抱抱》④就屬于微小說圖畫書,全書不到一千字,語言非常簡潔。開篇只有三個字:“好冷呀!”接下來的每頁文字也只有一句話,卻構成了一本精彩的微小說圖畫書。精練的文字,配合生動的畫面,讓小讀者很容易直觀地理解抱抱的動作和含義,并感受到愛的溫暖。
微小說圖畫書不是平鋪直敘,而是起承轉合,遞升反轉。所謂“遞升反轉”,正如劉海濤在《微型小說寫作藝術論》⑤一書中所言,“這是從情節運行、發展的過程中制造小小說的大變化、大反差的一種情節技巧”,也就是故事情節有了轉折,前后形成反差,給人新奇和驚喜。這種新奇巧妙的構思,在米吉卡的圖畫書《抱抱》中有很好的體現。故事前半部分是寫青蛙、松鼠、貓咪、兔子、狐貍在下雪天覺得“好冷呀”,大象于是分別抱抱小動物們,讓它們覺得“好溫暖”。抱過之后,故事有了轉折:“可是,大象好冷呀。”大象給自己穿上了棉衣、戴上了帽子、圍上了圍巾,還是很冷。接下來是另一個轉折,“青蛙和松鼠手拉手”,“松鼠和貓咪手拉手”,小動物們一起手拉手,最后圍住了大象,讓大象覺得“好溫暖”。整個故事構思精巧,情節曲折,環環相扣,具有微小說圖畫書的典型特征。
微小說圖畫書的“新奇”既可以指取材新奇,也可以指寫法新奇。給兒童讀的圖畫書在取材上具有天然的優勢,萬物都可以進行擬人化處理,想象也是天馬行空,奇妙無窮。佩吉·拉特曼的圖畫書《晚安,大猩猩》⑥講述的就是一個新奇有趣的故事:夜深人靜,動物園的管理員去跟動物們逐一道晚安。調皮的大猩猩拿走了他掛在身后的一串鑰匙,從籠子里溜了出來,還偷偷把大象、獅子、長頸鹿放了出來。動物們悄悄地跟在管理員身后回了家。困倦的管理員倒頭就睡了,動物們也紛紛道晚安。接下來是一個情節轉折,管理員的妻子醒了,發現屋里睡了很多動物,于是把它們趕回了動物園。她回來的時候,大猩猩和小老鼠又悄悄地跟回了家。故事的結尾是管理員的妻子困得睡著了,小老鼠跟吃完香蕉的大猩猩說晚安,所有的角色終于都睡著了。整個故事不僅新奇,而且情節起承轉合,出人意料,文字與畫面也相得益彰。
微小說圖畫書的創作一方面要遵循微型小說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考慮圖畫書的特點。首先,要有完整的小說“三要素”,即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典型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其次,要有短小的篇幅,精練的語言。微小說圖畫書的語言要通俗易懂,貼合嬰幼兒的認知水平和閱讀特點。再次,要有新奇的構思,有曲折的情節。與其他類型的圖畫書不同,微小說圖畫書側重于講故事,要有精彩的故事情節,巧妙的謀篇布局。此外,敘事要有連貫性,把握好圖文互動的關系。與插畫不同,圖畫書的圖文要有連貫性,微小說圖畫書更是如此。這種連貫性可以看成是“一根線”,既是故事情節和邏輯上的一脈相承、環環相扣,又是畫面與畫面之間的前后串聯和呼應,正如彭懿在《圖畫書:閱讀與經典》一書中所言,“每一本圖畫書的畫面與畫面之間都是被一根線串聯起來的,只不過這根線有時你看得見,也有時卻是看不見的”。
以美國凱迪克大獎得主莫里斯·桑達克的圖畫書《野獸國》⑦為例。調皮的小男孩邁克斯與媽媽大鬧了一場,沒吃晚飯就被關進了自己的房間。當晚,邁克斯的房間里找出了樹,并延伸到野外的世界,海浪為他帶來一艘小船。他駕著小船來到野獸國,被推舉為國王,與狂亂的野獸們“開鬧”。接下來的三個連續的頁面都沒有文字——此時的文字是多余的,畫面表現了怒氣的盡情釋放,這個轉折是整本書的高潮部分,也為后面的故事歸于平和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瘋鬧過之后,邁克斯開始想念現實中那些最愛他的人。他放棄了野獸國的王位,回到了自己的房間。最后他的怒氣已消,發現媽媽準備的晚飯就擺在那兒。整個故事想象奇特,一波三折,起承轉合、遞升反轉等細節都很有連貫性,非常巧妙、自然,不愧為屢獲大獎的微小說圖畫書佳作。
對于專業的圖畫書作者而言,通過圖畫書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核——也就是達到日本圖畫書研究者松居直提出的“文×圖”效果,其實并不難。但如果想創作出一篇出彩的微小說圖畫書,還需要在構思方面下功夫,比如巧用“三段式”的結構,埋好伏筆,處理好起承轉合的關系。另外,圖畫書的結尾也很重要。微小說圖畫書常見的結尾包括閉合式結尾(比如莫里斯·桑達克的《野獸國》)、開放式結尾(比如金波的《我要飛》)和懸念式結尾(比如大衛·威斯納的圖畫書《海底的秘密》)。無論選取哪一種結尾,都要注意通篇構思,結尾要與前文的起承轉合銜接自然。正如郝廣才在《好繪本如何好》一書中所言,“創作繪本要從書的第一句、第一個畫面開始構思,將故事演繹為一連串的圖畫,在畫面中創造‘流動’的點”。⑧
值得一提的是,微小說圖畫書創作需要文字作者和圖畫作者的通力合作,需要彼此在謀篇布局上的合力。好的畫面和版面設計,能讓原本精彩的文本錦上添花,白冰與劉振君合作的《一顆子彈的飛行》就是很好的例子。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一顆小小的子彈,“我”夢想著飛上藍天——砰,“我”飛了起來,一開始覺得飛起來很美,穿過了白云,穿過了棉花糖和氣球……可是,“我”也穿過了天鵝的翅膀,穿過了女孩的頭發,帶來了破壞和驚恐。“我”想停止飛行,卻停不下來。最后,眼看要射中一位抱著孩子的媽媽時,“我”使勁兒側著身子,穿過了蘋果樹,落到了地上。與之匹配的是富有沖擊力的畫面和張弛有度的節奏,從平緩到急促,從溫馨到恐懼,從運動——靜止——運動,讓這顆子彈的心路歷程變得曲折而離奇,讓我們在震撼之余思索恐怖與戰爭,人性與生命。著名作家曹文軒對此冠以“絕妙”二字:“絕,出人意料,夢里難求,奇特,非一般人能夠想出,讓人看了會感嘆:‘這是怎么想出來的?’妙,境界,富有哲理和詩性,令人深思,是靈魂希望升起的翱翔之處,看了,有脫俗超度之感。”
近些年來,微小說圖畫書創作有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國內微小說圖畫書創作正處于黃金時期。金波、高洪波、白冰、徐魯、秦文君、朱成梁、彭懿、熊亮、劉振君等眾多作家、畫家投入到微小說圖畫書創作,出版了很多佳作。隨著微小說圖畫書創作隊伍的壯大和研究理論的深入,相信只要有新奇的構思、精美的圖文、連貫的節奏以及巧妙的結尾,就會涌現出更多微小說圖畫書佳作。
注釋:
①方衛平.兒童文學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
②彭懿.圖畫書:閱讀與經典[M].江西:二十一世紀出版,2008.
③沈敏江.圖畫書種類的基本劃分[D].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1.
④米吉卡.抱抱[M].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17.
⑤劉海濤.微型小說寫作藝術論[M].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
⑥【美】佩吉·拉特曼.晚安,大猩猩[M].南海出版社,2010.
⑦【美】莫里斯·桑達克.野獸國[M].貴州人民出版社,2014.
⑧郝廣才.好繪本如何好[M].二十一世紀出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