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鑫 張家口廣播電視臺
社會不斷發展,人們擁有著許多可以隨時隨地收集信息的渠道,但在信息爆炸的情況下,人們總是傾向于選擇那些真假難辨的碎片化娛樂信息。而作為傳統媒體工作人員的電視臺編輯記者,必須保持自己不被信息淹沒,而是要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新聞敏感度,在信息洪流中快速、精準的找到有價值的信息,履行新聞工作者報道有價值新聞的責任。
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存在于城市中的街頭巷尾,高速發展的社會、密集的人口使得城市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新的新聞,然而編輯記者卻并不是都能夠及時的從各種信息中挖掘出有價值的部分。要在信息繁雜且真假難辨的時代快速尋找到有價值的信息,就要求編輯記者在有完整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來培養提高自身的新聞敏感度。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編輯記者需要保持強烈的好奇心,當判斷一件事情擁有足夠的新聞價值時,就要想方設法去了解事件的真實面貌,并要發散思維,深入挖掘與新聞事件具備內在聯系的隱藏事件。只有了解新聞事件的全貌,編輯記者才能厘清其中的矛盾關系,對問題的本質有足夠的認知,才能提煉出其中蘊含的社會價值[1]。
如在“全國多地高校禁止慶祝圣誕節”的報道中,有一條消息為:湖南一高校學生身著漢服來到長沙太平街的圣誕活動現場,手舉“抵制圣誕節”等標語,呼吁市民回歸中國傳統節日,理性過節。雖然相對而言這是一件小事,但這件事代表著中國與西方在文化層面的再次交鋒,因此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在日常生活中,包含類似價值的事件并不少,只是許多編輯記者都是將之當成學生的小游戲,而沒有發現潛藏在社會中的中外文化之間的矛盾。
編輯記者的工作與生活都離不開與新聞、信息的接觸,頻繁的接觸使編輯記者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但簡單的接觸并不能直接提高他們的新聞敏感度。在日常積累閱歷的同時,編輯記者應當不斷的鍛煉自己的創新能力,增強從多種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新聞題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而其中所蘊含的實際價值不盡相同,編輯記者需要鍛煉自身對事物的分析能力,通過對日常生活中不同新聞事件的分析,從中找到最能夠吸引群眾的點,總結各種新聞中實際存在的價值[2]。具體便是編輯記者需要深入的參與進社會實踐中,以新聞工作者的專業視角觀察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實踐中,編輯記者需要深入的了解生活、勤于思考所觀察事物、在多次調查中準確的認識事物的本質。如果無法做到這些,即便編輯記者發現了有價值的新聞素材,也會使新聞描述停留在事物的最表層,觀眾也只能從中了解到平庸、刻板的事件情況,得不到有用的信息。通過在實踐中的鍛煉,編輯記者應該擁有能夠迅速且深入分析事物、從中尋找到有價值內容和觀點的能力。
編輯記者想要提高新聞敏感度不僅需要參與生活實踐、積累新聞工作經驗,還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培養自身素質、加強作為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建設、明確自身社會責任[3]。在日常的生活中關注國家發展情況、關注社會民生實情、學習理解國家現行的行政方針,多從國家的角度或從群眾的角度去分析社會問題,以上都是編輯記者促進個人素養提高的有效方法。編輯記者在培養自身素質的過程中,需要重視自身社會責任感的培養,通過對政治理念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知識能力,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事業觀,能夠透過事件的表象看到事實的本質,并在新聞報告寫作中正確的引導輿論。同時,培養自身素質也要求編輯記者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信息時代中,編輯記者所要面對的新聞素材或報道將會覆蓋在生活的各個領域,如果沒有深厚的知識涵養,便很難制作出高質量的新聞報道[4]。當編輯記者擁有較高的自身素質后,在遇見有價值的新聞消息時,編輯記者便能夠迅速地從政治、民生、文化、經濟等方面尋找到新聞消息中隱藏的價值,可以很快的完成高質量新聞報道。
總而言之,作為社會輿論引導人之一的新時期電視臺編輯記者,必須深入參與社會實踐之中,并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積累人生閱歷、總結新聞工作經驗,通過對國家政治理念的學習和日常與群眾的交流兩種方式培養自身素質,以期能夠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中高速準確的挖掘潛藏在信息海中的高價值新聞素材,提高自身新聞敏感程度,同時加快制作新聞稿件的速度,提高新聞稿件的制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