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本報記者 盧長銀
臺當局是借拉攏美國為蔡英文競選連任造勢嗎?19日,臺“外交部”與美國在臺協會(AIT)高調舉行記者會,宣布成立“印太民主治理咨商機制”。臺“外長”吳釗燮聲稱,這是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首次到“外交部”共同舉行記者會,“是臺灣跟美國關系不斷進展的里程碑”。由于正值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宣布參加明年“大選”黨內初選,有媒體分析認為,蔡當局是想借抱美國大腿營造“美國挺蔡連任”的印象。
刻意渲染“美國支持”
吳釗燮與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杰19日共同在臺“外交部”出席記者會,宣布成立“印太民主治理咨商機制”。這項新的機制將作為臺美之間定期的對話機制,在印太地區推動合作。吳釗燮致辭時稱,“成立這項新的機制,臺美雙方將以更密切、直接的方式,進行人權、民主、自由與治理等方面的合作”。酈英杰稱,第一次會議預計9月在臺北召開,美方將由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的資深官員帶隊,率團參會;在推動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地區方面,“我相信臺灣就是我們最好的伙伴”。
臺美這項新的“對話機制”,針對的目標不言自明。據臺媒報道,吳釗燮在講話中談到,“無硝煙的意識形態戰爭正在發生,臺灣處在捍衛民主自由的最前線”。美聯社19日稱,該對話機制是美臺“反對北京日益增長的統一壓力的一部分”。酈英杰稱,“我們認為我們有可能同時既和臺灣又和中國維持良好的關系”,“我們與臺灣所做的事情不應被視為對中國的挑釁”。
臺當局極力渲染這是AIT設立40年來,第一次在臺“外交部”召開記者會。吳釗燮對“中央社”稱,“這是臺灣跟美國關系不斷進展的里程碑”。“中央社”還引述“知情官員”的話透露,這次是美方主動提議可在“外交部”舉辦記者會,宣布這項新的對話機制。
不過在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講座教授陳一新看來,民進黨當局的宣傳有些夸大其辭。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雖然沒舉行過記者會,但據他了解AIT處長此前多次到過臺“外交部”。另一方面,“民主治理”屬于務虛內容,相對沒那么重要,美國的印太戰略包含軍事戰略機制、經濟對話機制以及民主治理機制,關鍵的軍事戰略機制并沒有成形,也不會讓臺灣參加,“這是邀虛功”。
蔡賴對決勝負難料
不管對臺灣效果如何,美國的這一舉動對蔡英文來說確實像一場及時雨,因為執政飽受批評的她正面臨來自賴清德的強力挑戰。據《中國時報》19日報道,賴清德18日登記參選前一晚,新潮流系總干事利錦祥苦勸阻止,但無力回天,“顯示賴寧可斬斷新系,也要靠攏獨派選2020,同時殺得小英措手不及”。陳水扁公開表示支持,稱民進黨初選沒有現任者優先的傳統,如今開放自由競爭,有人登記參選卻被貼上破壞團結的罪名,“請問有道理嗎?”知情人士直言,以賴清德的性格,既然已公開表明出馬參選,就不會接受黨內協調,兩人勢必進入最后對決。
民進黨內不少人已公開選邊站,像“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和“總統府秘書長”陳菊等支持蔡英文,前“副總統”呂秀蓮則挺賴清德。賴本人似乎很有信心,19日在母校成功大學稱,他參加初選,完全基于應有勇氣承擔民進黨再起及“捍衛臺灣”;至于參選勝算,他回應說,“我大概有希望啦”。當天,他還去探視李登輝,李登輝辦公室發表新聞稿稱,非常感謝賴的關心與探視,他做出了參選的決定“相信是經過他審慎思考與智慧的抉擇”,祝福他順利成功。據聯合新聞網報道,臉書社團“爆料公社”舉辦模擬投票,截至19日中午有19.1萬網民參與,結果賴清德獲得62%的支持率,蔡英文獲38%。也有不少網民表示,兩個都不想投。臺灣“中選會”確定,明年1月11日舉行“大選”投票。
蔡英文這邊也是一步不退。她公開預告將在21日出訪前領表登記。不過支持者已經等不及了,19日就有人替蔡英文領表。聯合新聞網19日評論稱,賴清德強烈的“臺獨”及特赦陳水扁主張,能否在民調中獲得多數選民青睞,恐怕還要打上問號。最重要的是蔡英文擁有龐大的行政資源,也掌握話語權,“這場蔡賴對決戲碼,誰勝誰負,不到最后一刻難以分曉”。
2020成“獨與不獨的對決”
對于蔡賴對決,島內充滿憂慮。已表態參加國民黨黨內初選的前新北市長朱立倫19日稱,兩人其實差不多,都是制造戰爭,賴清德要擔心的可能是先跟蔡辯論“臺獨”跟“特赦陳水扁”兩件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胡幼偉撰文稱,賴在“行政院長”任內,最讓人震驚的是他不止一次公開表示是“臺獨工作者”。如果他在初選中強打“臺獨牌”,以凸顯蔡英文在“臺獨”立場上的不夠強硬,蔡若為反擊,也加重其“獨”味,難免會將兩岸關系再推向更緊張的紅線邊緣,“這才是蔡賴黨內之爭過程中最可怕的外溢效應”。
《中國時報》19日稱,賴清德挑戰蔡英文的同時,再拋出特赦陳水扁的建議,“宣告臺獨勢力班師回朝”。民進黨初選已然成為誰更加“臺獨”的較量,2020年“總統大選”也將陷入“獨與不獨”的對決,而帶來的兩岸關系風險與苦果依舊是全民埋單。《旺報》也稱,兩人爭相“走鋼索”的結果不只讓2020年選舉“獨氣沖天”,也將害苦臺灣民眾,進一步將臺灣未來往火山口推。香港中評社還說,臺灣政治情勢大變,無論對藍綠、對臺灣,2020都是一場生死戰,藍綠內部、藍綠之間難免會殺到流血見骨,“臺灣及兩岸關系的前途,無疑會深受2020這場大選結果的影響”。▲
環球時報201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