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梅
摘 要: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是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和完成自我完善。本文首先對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其次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對策進行總結,期與崗位廣大同仁的教學事業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 自主學習 能力培養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著重關注,只有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才能使他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提高他們的讀寫能力,最終提高他們的基本知識和應用技能。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教學理念的更新和完善,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既能提高自身素質,又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能夠根據教學任務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努力達到教師要求的教學目標。
一、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作用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的自主學習程度不高,也不認為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不愿意主動學習。要改變這種狀況,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指導,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或內容,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在課堂上提出一些教學任務或問題,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效地完成。一方面,他們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對學生形成一定的約束力,從而有效、合理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提高自身素養,合理利用課外發展和課堂教學,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1]。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對策
(一)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語言素養,使學生全面發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在實際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展示自己的機會,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掌握學習技能。
以《黃山奇石》的教學過程為例,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寫出8個生字,理解14個生字,能夠讀懂課文的情感,流暢、正確,欣賞贊美黃山畫的文字,通過教科書中的圖片體驗黃山的奇妙。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正確閱讀課文。觀察能力激發了他們對祖國大河的熱愛。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通過大屏幕播放黃山畫的照片和黃山的視頻,詢問學生是否去過黃山,這樣學生也可以利用業余時間了解黃山的信息,這不僅能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達到提升學生對相似事物的觀察能力,將之間的聯系找出,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2]。
(二)提高審題能力,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
想要有效的解決學生思維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首先要教會學生審清題意,選擇正確的思維方式。只有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教師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教材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唯一教學工具,也是最可靠的教學依據。因為教科書是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編寫的,是由學生在不同的階段編寫的。在對小學生的認識上還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教材的解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材,擴大課后視野。
以《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為例,首先讓學生對課文選段的寫作背景進行表了解,有關魯迅先生的文章學生首先都會對魯迅本人進行了解,但本文是魯迅先生的侄女周曄在魯迅先生逝世九周年時創作出的,所以,對于作者進行了解的方向,教師需進行強調。帶著這些問題對課文盡心深入的了解,學生就會意識到他們在課堂上的地位的重要性,也會增加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參與度。通過以上熟悉的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教師可以在這個時候適當地擴展課外活動。讓學生了解魯迅在其他文章中的形象,對作者的文章在寫作技巧上有哪些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進行深入的分析[3]。
(三)構建多維立體化的自主學習課堂
本文所描述的多維自主學習課堂的構建不是一個抽象的理論,而是一種以教師教學為指導的創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以《錫林郭勒草原》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準備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提取優秀的段落,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然后,請同學們在課堂上展示自己,交流他們的錫林郭勒草原景色和祖國燦爛的自然風光。在課堂上播放錫林郭勒草原短片,通過合理的情景解讀,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教師和學生共同提問,學生獨立探索和交流,通過自己的方法找到答案,這也是一個多方向的交流過程。教師應向學生展示其他自然景物,并要求學生在課后了解相關內容并獨立學習。安排測試操作,鞏固課堂學習。要求學生系統地總結和鞏固他們所學到的知識,使他們能夠通過這些知識學習。
(四)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進行學習情境的創設,將學生的學習欲望有效的激發出。但同時需要注意圍繞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例如,在《小烏龜找工作》教學中,我們可以用動畫和圖片來再現場景,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能量。目前,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形式下,我們必須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使語文課堂充滿樂趣、樂趣和活力。因此,教師應突破傳統的公式教學模式,實現教學創新。在《望廬山瀑布》等古詩教學中,“閱讀與理解的方法相結合”;在長而生動的文本中,可以采用觀察與閱讀相結合的方法。為了激發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興趣,我們應該努力再現課文,讓學生有愉快的體驗。此外,要注意教學組織的合理性,通過對調動學習積極性的思考,讓學生在自主思考和探索的過程中得出正確的結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想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的途徑有很多,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充分尊重小學生求知欲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嘗試,了解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個體差異,從而有效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進取精神能有效地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冬宇.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才智,2018(33):26.
[2] 黃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基礎教育研究,2018(06):33+35.
[3] 彭勇波.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