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慧
【摘要】本文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與企業投資效率的兩者之間的關系分析,將會計信息披露分為信息不對稱和會計信息質量兩個方面。根據國內外相關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探索企業加強會計信息披露,提高投資效率。
【關鍵詞】會計信息披露 投資效率 融資成本
一、國外文獻綜述
企業投資效率是單位投資資本所創造的產值的增加,交易成本和稅收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大量非效率投資行為的發生。企業的非效率投資決策既不利于公司價值和股東財富的最大化,也降低了社會經濟資源的配置效率,因此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重點。
1.信息不對稱與投資效率研究的相關文獻
Verdi(2006)認為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因素影響企業投資效率:一是融資成本。公司需要為即將投資的新項目進行融資,管理者為潛在的凈現值為正的項目融資的可能性卻可能受到公司面臨的融資約束的限制。二是項目選擇。若管理者選擇非效率投資來進行在職消費或者是浪費現有資源等都難以保證公司正確的投資項目的到實施,而信息的不對稱又直接影響公司的融資成本和項目選擇。
(1)投資者和公司信息不對稱與投資效率研究的相關文獻。投資者和公司之間信息不對稱是公司融資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Myers和Majluf(1984)建立了由于投資者和公司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導致公司投資不足的模型。Yong(2012)將現金流問題引入到相關問題分析中,通過構建動態博弈模型,主要分析了信息不對稱條件下事前信息不對稱的逆向選擇問題,考慮到通過盈余管理與高估實現收益的時滯的影響要遠遠小于考慮到投資收益時滯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投資過度就會進一步加劇。
(2)股東和管理者信息不對稱與投資效率研究的相關文獻。股東和管理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也會導致公司發生非效率的投資行為。管理者為了使其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可能會選擇并不能使股東利益最大化的投資機會。關于管理者對股東資金的非效率投資原因,有許多不同的解釋。Jensen(1986)指出,當信息不對稱存在時,經理人可能利用多余的現金去從事一些凈現值為負的項目,而且經理人存在使企業的發展超出理想規模的內在激勵,通過不斷的投資新項目,經理人擁有更多可以控制的資源,以滿足提高個人聲譽及獲得更多的在職消費的愿望。Conyon和Murphy(2000)發現經理收益是企業規模的增函數,大規模企業經理的非貨幣或貨幣收益遠高于小規模企業經理的非貨幣或貨幣收益。
2.會計信息質量與投資效率研究的相關文獻
(1)盈余質量與企業投資效率研究的相關文獻。財務會計信息系統為管理者進行投資決策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增量信息,幫助管理者有效預測資本的邊際收益。Bergstresser、Desai和Rauh(2004)指出管理者出于管理動機進行的盈余操縱顯著的影響了管理者投資決策行為。還有少數學者認為盈余管理對投資效率的影響并非線性化的,Julio B,Yook Y(2016)研究發現投資效率與應計盈余管理程度之間呈現出曲線關系而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適度的應計盈余管理不僅不會損害企業利益,反而有助于企業投資效率的改善,然而一旦盈余管理程度過高則會降低企業的投資效率。
(2)信息披露質量與企業投資效率研究的相關文獻。信息披露特別是會計信息的披露質量和披露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投資決策行為和資本市場上資源的配制效率。Baranchuk和Yangz(2005)發現激勵契約緩解了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投資非效率現象,但這些激勵契約通常比較難以實施,特別是在法律體系比較難提供事前約束的情況下。他們在研究中分析了哪種信息披露系統能夠有效解決Myers-Majluf模型中的激勵問題,發現可以通過盈利預測來解決激勵問題,但是單獨披露管理者的契約并不能解決激勵問題。
二、國內文獻綜述
我國證券市場是一個尚處于發展中的證券市場,市場上投資者與股權融資企業之間在企業投資項目預期收益方面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遠遠超過了發達國家成熟的證券市場。歐陽凌等(2005)針對股權全流通和股權分置的制度安排,在不同信息狀態下研究了企業的投資行為。研究表明,信息對稱時,股權全流通制度下企業投資行為達到最優,股權分置制度下國有資產的高折算溢價使得企業存在投資過度行為。我國學者分別研究了不同角度的會計信息與投資效率的關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羅進輝(2014)以我國近九年的上市公司為依據,發現近九成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在樣本期間發生變動,且絕大部分上市企業的信息披露質量都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閆華紅等(2015)發現,及時有效的進行會計信息披露可以緩解具有資本信息優勢的公司內部成員和具有資本信息劣勢的公司外部投資人之間的不對稱信息差距,進而促進資本投資人可以有效獲取相關會計信息。
三、文獻評述
從上文對相關領域的研究綜述可知,會計信息質量與公司的投資效率是近年來國內外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由于投資者和公司之間以及股東和管理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降低了投資效率。根據國外相關理論,公司披露可以降低信息不對稱,從而在兩個方面提高了投資效率:降低了投資者和公司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因而降低了公司的融資成本;降低了股東和管理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因而降低了股東監督經理的成本,因而提高項目選擇質量。
針對我國目前投資效率低下,過度投資現象普遍存在的情況,國內學者主要是利用應計質量、會計穩健性和盈余平滑度等強制披露會計指標計量會計信息質量實證研究支持了高質量會計信息能改善公司投資效率這一觀點,在這類研究中忽視了自愿披露的質量對公司投資效率的影響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結果的全面性。
參考文獻:
[1]Yong J. Deterministic time-inconsistent optimalcontrol problems-an essentially cooperative approach[J]. Acta M Athematicae A pplicatae Sinica English Series,2012,28(1):1-30.
[2]Jensen M C.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323-329.
[3]Conyon M,Murphy K.The Prince and the eauper? CEO Pay in the US and the UK Economic Journal,2000,(l10):640-671.
[4]Bergstresser D,Desai M A,Rauh J.Earnings manipulation,Pension Assumptions and Managerial Investment Decisions.NBER Working paper,2004,25-26.
[5]Julio B,Yook Y.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Decision[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g,2016:1-34.
[6]Baranchuk N,Yang J.Disclosure and investment.SSRN Working Paper,2005,1-19.
[7]歐陽凌,歐陽令南,周紅霞.股權制度安排、信息不對稱與企業非效率投資行為.當代經濟科學,2005(7):72-78.
[8]羅進輝.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為何搖擺不定[J].投資研究,2014(1):134-152.
[9]閆華紅,包楠.會計信息披露與投資者利益保護[J].財政研究,2015(1):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