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教學有著較強教育性和思想性,能與德育教育很好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并能優化課堂結構。本文主要圍繞中學歷史教學中德育滲透重要意義及路徑等方面展開討論,旨在促進歷史教學良好發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歷史教學 德育滲透 中學教學
前 言
在素質教育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德育教育和專業學科的結合成為教育事業主要發展趨勢,需要結合專業學科特點,挖掘其中的德育要素,從而在教學實踐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于歷史教學而言,能實現德育內容在課堂上的自然融入,對提高歷史教學效果有促進作用。
一、中學歷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重要意義
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歷史教學中,可滿足學生健康成長需求。現階段我國歷史教學內容還很少涉及人類文明發展史,無法保證學生了解多元化人類文化。而將德育教育引進歷史教學中后,能實現教學內容的延伸,逐步豐富學生精神世界,并且使其掌握事物本質特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三觀,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1]。另外,歷史教學過程中德育教育的開展,還有利于推廣素質教育,通過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可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從根本上提升他們綜合素養。
二、歷史教學與德育教育結合路徑
(一)明確教學目標
要想實現德育教育在歷史教學中的充分體現,應制定各教學階段的德育目標,以便設計相應的德育內容,確保歷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深化德育教育。在德育目標設定上,教師可主要從個人品質、道德等角度出發,基于學生發展需求來制定教學方案,這種做法可保證歷史教學中德育教育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實現現代教育環境下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使其具備高尚人格,為學生為人處世態度和行為等提供借鑒。例如在講解辛亥革命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會引導學生感受當時環境下,孫中山先生各種做法的含義,為學生提供一個討論空間,這時學生會提到,假設自己是孫中山先生時,不會輕易將自身成果奉送出去,而是要對抗到底,以免助長惡勢力。從學生的回答來看,可發現通過歷史教學,一定程度提高了學生面對困難時的毅力,能保證學生面對惡勢力威脅時不會輕易妥協。由此可知,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歷史教學中是有必要的,需要在適當引進德育教育內容情況下,加強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
(二)豐富教學手段
創新歷史教學手段,能為歷史教學活動開展提供多種途徑,真正做到歷史教學高效開展,自然的將德育內容結合到歷史教學中。新課改下,中學歷史教學應選用比較法、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材料分析等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思考歷史教學素材中的德育要素,實現歷史教學與德育教育相結合[2]。例如,在講解鴉片戰爭有關內容時,教師會首先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影像資料,使學生真正了解當時時期下鴉片的危害和鴉片戰爭產生背景。之后教師會安排學生針對鴉片戰爭討論當前時代環境下,應怎樣規范自身行為,避免受到毒品的毒害。這種討論分析法的運用,能在加深學生知識印象的同時,使其意識到毒品的危害并自覺抵制毒品。從上述教學實踐來看,可明顯感到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有利于提升歷史教學內涵,突出歷史教學在學生全面發展上的價值。
(三)轉變教學理念
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思想影響,歷史教學主要是單純講解教材知識,在學生道德素養培養上相對缺乏,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有不利影響。因此,要求教師盡快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學生文化素養及道德素養的協調發展。例如,學習中國近代史內容時,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思考當時歷史背景下,正是由于眾多仁人志士的英勇奮斗,才實現民族獨立。通過為學生講解各個歷史事件,使其樹立正確政治理念,能自覺堅持黨的領導,學習先輩們的愛國精神。只有在提取歷史教學知識中的德育要素時,才能提高歷史教學開展效果,真正做到歷史教學和時代發展趨勢相一致。
(四)引起學生情感共鳴
實際進行歷史教學時,可采取情感熏陶的方法來進行德育教育。歷史德育內容是以歷史史實為基礎的,需要對史實有深入理解的情況下,進一步掌握其中的德育價值,通過鼓勵學生分析歷史事件,在產生情感共鳴下可加深學生對史實的了解,從而培養學生德育素養。例如,對于中學生中的高消費現象,教師可在講解隋煬帝愛惜糧食的案例時,教導學生要養成樸素節儉的良好習慣,自覺擺正消費觀念并規范自身行為。我們認為進行歷史教學時,教師應有意識的挖掘其中德育教育內容,以便使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能在德育教育開展過程中,逐步加大學生內在素養的培育,向學生傳輸正向思想,可在歷史教學內容講解中引起學生情感共鳴,使其自覺思考其中包含的道德思想。
結 論
綜上所述,歷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體現始終是教育界關注內容之一,在傳授歷史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思想高度的提升,是素質教育落實到歷史教學中的關鍵。為了實現中學歷史教學和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不僅要設計多元化教學內容,還要采取多種教學手段,以便突出歷史教學中的德育要素,真正發揮歷史教學育人功能。
參考文獻
[1] 劉志國.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學周刊,2015(23):74.
[2] 完代吉.新課改下中學歷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5,1(08):105.
作者簡介:張玉春(1967—),性別:男,籍貫:黑龍江省樺南縣,民族:漢,學歷:大專,職稱:副高級,畢業學校:哈爾濱師范大學,研究方向:歷史教學,單位:七臺河市宏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