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玲
摘 要:教育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在黨的十八大上提出“立德樹人”教育任務與目標之后,更進一步強調了當前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向,應當培養怎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立德樹人,除了對學生在知識能力方面進行培養,更加應當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通過帶動學生健康良好發展,真正促進我國教育水平提升。本研究中結合當前初中階段班主任在育人方式上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立德樹人優化策略,以期可以對未來教育發展提供必要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立德樹人 初中 班主任 育人 優化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為社會不斷培養和輸送人才,而人才除了要具備優秀的專業技術能力,更加應當具備良好道德素質。立德樹人教育屬于我國推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的關鍵。直接決定了我國學生是否能夠健康、全面的發展。當前階段,教育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教育以德育為先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加強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推行勢在必行。班主任作為初中階段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引路者,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本研究則從立德樹人視角出發,具體探究初中階段班主任育人方式創新與完善策略。
一、初中班主任育人日常管理工作
學校德育特色的形成和學校德育品牌的建設,既有賴于德育課程資源的積累與開發,更有賴于德育人力資源的培養與提升。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力軍和班集體建設的組織者,班主任自身的專業素質不僅直接影響著學校德育工作能否取得實效,也決定了學校德育品位的高低。因此,建設一支德育理念先進、專業素質精良、具有持續發展動力的班主任隊伍是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遺憾的是,相當多的班主任,一直在使用簡單的、非專業的方法教育學生,管理班級。以上種種,造成大多數班主任處理教育問題缺少有效方法,缺少理性思維,沒有教育意蘊。這些,嚴重制約了學校的發展,甚至釀出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故,令領導和學校難堪。與此同時,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學校對上崗的班主任也往往缺乏系統化專業化的培訓,使得部分班主任辛苦而不得法,存在嚴重的職業倦怠感。
就初中階段的班主任工作而言,如想更好實現育人工作,提高育人效果,則需要加強日常管理。綜合當前階段我國初中階段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內容,分析發現大多數班主任的育人工作中偏下傳統模式,多為專制型特點的育人管理。全新教育機制體制環境中,對班主任的育人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與建議,并充分強調了班主任育人工作需要能夠不斷適應新變化,不斷進行創新,實現育人工作的優化和升級:堅持育人工作的“授之以漁”為基本原則,育人應當張弛有度,切實將班主任育人工作開展下去,且應當與當前社會現實環境相適應。初中學生曾經這樣說道“初中班主任就像是冬季的火苗,照亮我們所有學生的心房,也溫暖了我們的內心。”、“初中班主任就像雨后彩虹,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教師如同夜間之路的燈塔,為我們成長點亮了方向”。通過分析學生對班主任的比喻可以發現,初中班主任對于學生而言的重要性。因此,針對初中階段的班主任育人工作開展的研究就顯得十分必要,班主任更加不應當辜負學生與家長的期望,積極調整育人策略,強化管理能力,不斷創新育人辦法。同時,初中班主任還應當建立與學生之間的正向交流和溝通的能力,通過與學生之間建立親密關系,才能夠聆聽學生的內心意愿和情感,讓學生暢所欲言,班主任的工作才能夠更好開展。育人工作中還更多將班級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班級建設重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生通過參與集體活動的方式可以正確認識自我,并能夠獲得滿足感與認同感,培養起自信心。初中班主任也往往能夠準確把握這一點,進而開展實際育人工作。
二、堅持初中班主任育人中立德樹人的必要性
初中班主任開展育人工作與班級管理之間容易發生沖突,為此,加強班主任德育建設的能力提升的研究受到廣泛關注,尤其是對班主任立德樹人教育思想的認可,需要班主任能夠將更多的精力從管理轉變向“學生”本身。
(一)立德樹人的價值
相關研究人員針對立德樹人理念進行了深入性的梳理,認為立德樹人所體現出來的內涵可以大致區分為兩個方面,也就是立德、樹人。
“立德”強調了應當確立良好品德,樹立正確的德行。“樹人”則是指培養人才。由此可見,立德樹人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具有良好品德素養的高素質人才,也就是德才兼備的人,其中立德為培養教育的根基。
班主任在育人工作開展中與學生之間的接觸最為頻繁,屬于了解學生最多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也明顯多余其他類型的任課教師。為此,班主任教育理念的執行情況直接關系到學生德行培養和學習能力培養。學校教育實踐活動之中,需要將立德樹人納入到班主任個人專業能力的培養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夠令班級學生均能夠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充分發揮班主任育人的目標。最終,令班主任能夠達到素質教育實踐者的標準,真正對促進學校教育立德樹人全面發展提供助力。
(二)客觀審視初中班主任角色
無論是學習生涯還是個人的一生,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從來都是十分巨大的。班主任在學生受教育階段應當扮演何種角色,屬于初中班主任需要研究清楚的一個重要問題。傳統教育理念中,班主任的工作更多傾向于教學和管理。傳統理念認為班主任主要承擔班級管理任務,而班主任也將班級管理作為自身的主要工作內容。但是,仍然導致班級管理效能較低,這與班級管理中管理對象為活生生的“人”有關。為此,班主任需要重新將學生作為自身工作的主要對象進行分析,這也是深層次理解班主任角色的出發點。
基于學生視角出發,初中屬于學生基礎教育階段,更加是學生人生奠基的關鍵時期,此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未來的人生發展做好準備。為此,班主任的育人工作開展應當將為學生的人生負責作為目標。基于此目標,班主任工作才不會放任,也才能夠真正為學生的人生負責。班主任育人工作視野也才能夠真正打開,沖破狹小的視野,放眼學生未來人生方向,真正培養學生形成德智體美綜合發展。
(三)班主任專業化的超越——立德樹人
班主任育人工作堅持立德樹人為原則,是班主任不斷實現專業化方向發展的必然。從技術到理念在我國教育改革浪潮之下,教師育人逐漸實現了專業化的發展。而針對此問題的研究也始終為熱門話題。現如今班主任育人的專業化已經成為新課改背景下的重要內容。
班主任育人專業化符合新課改的需要,一方面要不斷加強教育技術完善,另一方面也在不斷加強立德樹人思想教育創新
班主任自身作為教師專業化的一部分,理應將新課改精神納入自身,因此,班主任更加應當實現教育專業化的超越,實現立德樹人。
可以說立德樹人屬于班主任實現專業化理念的必然選擇。第一,只有堅持立德樹人,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班主任工作的最終目標,這是因為班級管理不過屬于實現班主任工作目標的階段與方法;第二,立德樹人將能夠進一步對班主任職能進行規范,其中當然也包括了班級管理的內容。班主任專業化的環節應當實現從班級管理的技術化到立德樹人理念上的超越,只有這樣才能夠令班主任站在更高的位置上開展具體工作。
立德樹人屬于我黨與政府針對當前階段我國人才培養方面的提出的方向性的指引,更加發出了世紀之初的中國社會對教育的深切呼喚。從初中階段班主任專業化角度出發,能夠更好沖破教育實踐傳統觀念,更加有助于班主任對自身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并將將立德樹人作為當代班主任專業化的追求。這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培養新時代優秀人才的必由之路。
三、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的優化策略
黨在十八大之后提出了教育發展需要立德樹人,且需要將這一教育理念納入到教育任務、目標之中,且應當不斷努力培養更優秀人才為己任。立德樹人背景下,針對當前階段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一)習慣導向下的班主任育人方式
將行為習慣作為學生的基本導向,教師需要充分關注學生學習生活,育人工作的開展也應當結合現實生活。一直以來,學生行為表現往往都能夠體現出教師與家長的身影。由此可見,教師與家長對學生教育影響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無論是教師或者家長的行為習慣都將會直接表現在孩子身上,甚至舉手投足都體現的是教育的成功與失敗。
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模仿能力,屬于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因此,作為學生的引領者,教師應當約束自身行為,為學生做到以身作則,樹立量好榜樣。
日常生活之中除了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班主任更加應當能夠對自身說到做到。教學環節應當堅持莊重大方的行為舉止,情感態度要和藹可親,能夠令學生對班主任感到如沐春風,寬厚熱誠。班主任只有通過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印象,從細節影響學生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立德樹人。
初中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偶爾會發現吸煙的同學,一旦發現此類學生往往會十分嚴厲的批評,但是這種批評的教育方式卻只能夠起到一時效果。通過對大量案例數據分析發現,學生之所以吸煙,最大的誘因來自于教師和家長。初中階段,學生往往會產生較強的模仿心理和好奇心理。試圖模仿家長和教師的行為讓一部分分辨是非能力較弱的學生沾染吸煙的惡習,最終養成不好的習慣。因此,教師如果能夠做到言傳身教,將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孔子曾經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身為一名教師,一名初中階段的班主任,如果不能夠做到言教合一則勢必會喪失在學生當中的信任。因此,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如果想要實現,則需要班主任能夠對自身行為進行有力的約束,以便于對學生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堅持將習慣作為影響學生的導向,注重育人教人,令學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學習生活習慣。
(二)立德為本,行為育人
“立德樹人”不僅作為十八屆三種全會上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精神,更加是我國教育實現人本回歸的體現。盧梭曾經提出過這樣的一段話“在干預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必須造成一個人,自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盧梭的話體現出的是身為教育工作者所應當具備的崇高的行為守則,班主任育人需要從自身角度出發,利用自己的行動育人,將愛心作為動力傳遞都學生中間,教育學生堅持正確的方向和道路前進。
不言而喻,班主任將會對學生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班主任行為舉止更加會成為學生最優先模仿的對象。例如曾經有一位學生在課堂里出現急癥,其他學生都茫然無措,驚慌之余,班主任教師立刻反應過來,背起學生向醫務室跑去。在救醒那名學生之后,學生非常感激班主任。班主任的行為一方面挽救了一名學生,但另一方面更加感染了其他學生。班主任通過自身行為詮釋的是作為教師的道德準則,并通過行動的方式,引導學生樹立行為上的榜樣。因此,教師需要堅持立德為本,行為育人,通過開展實際行動的方式在學生中間樹立楷模。
(三)教學育人為樹德提供助力
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與創新意識增強。初中班主任作為學生中間最具有權威性的引領者,應當始終重視教育行為,幫助學生梳理健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思想,不斷提升道德品質。陶行知曾經提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班主任在承擔教書育人的重擔時,應當深刻理解“真”的涵義,將德育教育工作能夠落實在課堂之中。
初中班主任需要為學生創建良好學習和生活環境,向學生傳遞“人生之道”,并在此階段敢于以身作則,并能夠承認自己的錯誤。教師作為普通人,同樣也會在生活和工作的過程中犯錯,有些教師在犯錯之后,可能處于各種原因拒絕承認錯誤,甚至還想辦法進行遮掩。與其如此,不如做出檢討,敢于在學生中間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在學生中間梳理健康正面的影響,甚至將會對學生產生極為重要的積極影響。
為此,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思考清楚,應當敢于較真、求真,在育人的過程中以樹德為方向。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也應當勇于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