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航妤
【摘要】隨著通信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它的依賴性也更強。互聯網金融可以反映出互聯網和金融的跨業融合,其通過信息化技術的使用,在多種平臺上添加金融服務,讓人們在進行金融產品投資時更加方便、快速,從而滿足了人們投資的需求。為此,本文從互聯網的金融概況入手,對互聯網的金融模式和發展趨勢進行探究。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未來發展趨勢
一、互聯網金融的概況
一方面,互聯網金融改變了產業結構。目前,網絡廣告已經漸漸替代了傳統的廣告模式。在互聯網金融的背景下,原有的媒體信息傳播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原來通過電視、報紙、電臺等傳播的信息,現在只需要使用手機、電腦就能安全實現信息流動的雙向性,營銷與廣告開始出現了改變。品牌商開始通過添加情感因素使其內容更加豐富,紙質媒介則開始走下坡路,互聯網的投放量開始逐步提升。媒介和使用者相接觸,就出現了廣告價值,因此移動互聯網可以通過對品牌進行推廣從而催生出價值;另一方面,網絡購物在發展迅速。以淘寶、京東為領頭羊的網絡購物平臺發展迅速,例如淘寶的雙十一購物節在2018年的交易額達到了2135億元,僅僅只用了1小時47分就達到了交易額突破1000億的目標,比去年提前了整整7個小時,這足以證明網絡購物發展的強大潛力;最后,實體店和網絡店開展同步銷售。現在的市場實體店還依然占據著銷售主流的位置,網絡零售店對實體店還是有一定的沖擊能力。但是很多商家已經開始使用網絡和實體店銷售相結合的方式來增加銷售量,通過門店提貨、在線訂貨的易于客戶接受的方式來進行銷售,顧客在網絡上購物的消費習慣已經養成。
二、互聯網金融的模式
(一)互聯網理財
互聯網理財的重要平臺是互聯網金融門戶,是通過互聯網展開金融產品的銷售及為金融產品銷售給予第三方服務的平臺。在2013由于現金寶、活期寶、余額寶等多種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出現,使其被稱為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元年。這里面有著我們非常熟悉的余額寶,它也是我國互聯網理財的標志性產品,截止目前,天弘基金所擁有的總資產規模已經達到了16891億元,用戶數量將達5000萬戶,其中余額寶的總資產在其中占了絕大部分。從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整體銷售情況來看,到2017年我國購買過互聯網理財產品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億人,比去年增長900萬人,網民使用率達到了14%。
(二)P2P網貸
“P2P”是Peer to Peer的簡寫,也就是個人對個人。P2P網絡借貸平臺是實現個人和個人之間的小額借貸交易的中介平臺。自從2007年第一家P2P網絡借貸平臺拍拍貸出現之后,在十年之中,我國的各種網絡信貸平臺就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冒了出來,知名度較高、規模較大的網絡信貸平臺有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宜信財富等。根據有關資料顯示,P2P網貸平臺在沿海地區最多,廣東省最多,達到了22%;浙江省排名第二,達到了20%。同時,P2P網貸的交易金額上升的速度也讓人吃驚,從2016年4月到2017年6月,P2P網貸平臺的總體預期收益率在逐步上升,截止2017年7月,P2P網貸相關的成交量已經達到了2545億元,同比上漲118%。
(三)第三方支付
該模式是指擁有較強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獨立公司,使用和銀行簽約的形式,在和銀行支付結算系統的對接下從而使得交易雙方展開交易的網絡支付模式。在第三方支付中網購是使用得最多,應用得最廣的領域,網購的規模擴張會使得網上的份額維持在40%。當前使用得很多的有錢多多、財付通、支付寶等,很多電商公司都在構建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并努力讓更多的消費者與商戶加入其中。從2004年開始,我國的第三方支付就走進快速發展的時期,到2011時,我國已經逐步發放了四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有關數據顯示,在2016年時,我國的網上支付交易規模已經達到了19萬億元,同比增長了65%,第三方支付的飛速發展給傳統的銀行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三、我國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發展趨勢
(一)人工智能技術支持下的智能投資理財
智能投顧也叫作自動化理財、智能理財、機器人投顧等。它是指通過大數據分析,按照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及投資風格偏好等多種要求,使用多種智能算法,為使用者提供投資參考,并監測市場的動態,對資產配置展開再平衡,增強投資的回報率。
智能投資是金融創新的內容之一,在海外市場擁有專業化、低成本的特點,發展很快。尤其是從“規避利益沖突和道德問題”到“讓投資者展開合理的、理性的資產配置”兩個觀點,智能投顧作為專業性較強的投資工具,可以更加高效的使得還未成熟的資本市場迅速變得成熟。
(二)大數據技術下的個性化理財
大數據一方面實現了從小樣本信息采集到大量信息處理的跨越,以前因為分析、存儲、記錄信息的工具缺陷較多,人們只有使用隨機抽取的方式進行采樣,對少量的樣本信息展開分析,并還需要面對樣本和現實狀況之間的差異,從而為數據的分析研究帶來了多種風險。但現在能夠對大量的信息展開全面的運算與采集,使得數據的分析研究變得更加快捷;最后,要從相關關系發掘出價值。原有的理財產品趨于同質化,而大數據技術能夠通過搜集使用者在平臺上的消費、信用等基本信息,分析使用者的行為習慣和用戶屬性,并根據其習慣與屬性進行針對性的推薦,從而為投資者定做個性化的理財服務。
(三)區塊鏈技術創新互聯網金融理財
中本聰在2008年首次提出區塊鏈的概念,并在接下來的若干年中,使其成為了電子貨幣比特幣的重要內容。廣義的來說區塊鏈技術是使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存儲、驗證信息,并通過分布式節點算法來更新信息確保信息能夠安全有效的保存與傳輸。狹義的來說,區塊鏈技術是一種根據時間順序把數據區塊通過順序相連的方式連接在一起的鏈式數據結構,并通過密碼學的形式對數據進行加密所得到的分布式賬本。
四、結語
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快速發展,加快了金融產業和互聯網之間的融合,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所有的新興事物,在展現其先進性與優越性的同時,也會出現諸多的問題,例如金融詐騙和非法集資等,最近眾多的P2P平臺出現負責人“跑路”的情況就是一個佐證。因此相關部門要加大對互聯網金融的規范與監管,使得互聯網金融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煒.淺談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措施及趨勢[J].經貿實踐,2018(2).
[2]任卓.關于未來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8(1):140-141.
[3]李晨陽.金融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的異同及發展趨勢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5):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