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把一些具有產業特色,側重發展當地優勢重工業、輕工業和傳統手工業等工業形式的小鎮稱為特色工業小鎮,這些工業小鎮在發揮產業集聚的優勢效應的同時,也依托著特色工業和高標準的配套服務大力發展工業旅游這種新型的旅游模式。本文通過對比分析浙江前三批特色小鎮示范點名錄,從中逐個篩選出工業型特色小鎮,在此基礎之上,著重討論浙江省工業旅游和特色小鎮建設的融合現狀。
【關鍵詞】特色小鎮 工業旅游 塊狀經濟 融合發展
一、從塊狀經濟產業到特色小鎮
浙江工業化起步較之于國內其他地方早,且因為其交通、區位、人力等資源優勢,工業化進程較快。浙商實力雄厚,商品種類豐富,工業發展門類齊全。諸如浙江溫州皮革工業、諸暨襪業、桐鄉的毛衫還有海寧的皮革……每個地區都有其不同的產業特色,企業文化和當地傳統不斷融合發展,逐漸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塊狀產業特色。
隨著數字化、電子化、智能化的產業變革,老牌工業產業受到重創,逐漸成為“過去時”,成為老年人的標志。年輕人在選擇產品時往往注重新穎便捷,潮流獨特。柳市電器、桐鄉毛衫、海寧皮革等老牌工業產業目前也出現了創新力量不足,生產效率下降,產品銷路不佳等諸多問題,產品銷售進入瓶頸期。
由此可見,傳統的工業旅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變革,一種新的突圍路徑——特色小鎮,在浙江這塊富庶之地應運而生。作為特色小鎮的發源地,浙江的特色小鎮可謂遍地開花。
浙江省特色小鎮指數是按統計指數編制原理,根據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當期建設情況及輿情數據編制而成的階段性綜合評價指數。指數設置綜合發展、基礎建設、政策環境3大模塊,分別展現特色小鎮經濟貢獻、投資進度、社會影響等方面的發展現狀,功能設置、交通、服務設施、生態環境建設情況以及政府政策扶持等發展環境狀況。
浙江省特色小鎮總指數每季度發布一次,特色小鎮排名指數每月發布一次。定期展現特色小鎮的建設進度、發展成果以及動態變化情況。目前特色小鎮行業各指數均在50以上,其中時尚產業發展勢頭最為喜人。
二、浙江特色小鎮與工業旅游融合發展現狀
(一)浙江省特色小鎮與工業旅游的融合:如魚得水
在浙江省公布的三批特色小鎮名單中,我們通過逐個篩查發現,在第一批省級示范點名單中,37個省級特色小鎮中有17個小鎮以當地工業為主題進行了申報立項;第二批42個特色小鎮中有18個圍繞工業主題,借工業打造小鎮特色;第三批35個特色小鎮中有10個小鎮也涉及到了工業旅游。其中桐鄉毛衫、諸暨襪藝、龍泉寶劍等產業聞名遐邇,在2010年之前就已經被列入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點。
海鹽核電城是依托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而開發的工業旅游項目,代表了我國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水平,可以看作是標志性的國家符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積極進取以及國家的繁榮昌盛,蘊含著發展工業旅游的豐富資源。10年已至,浙江省創造性地將海鹽核電城作為一個核電特色小鎮進行培育和發展,讓核電科技再次走進我們的視野,并為當地的發展添磚加瓦。還有第二批特色小鎮示范點中的千島湖樂水小鎮,實現了工業重鎮和旅游小鎮的融合。在浙江省特色小鎮建設的背景之下,該地某些工業旅游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實現了突圍和重生,更有工業產業創造性地開啟了工業旅游模式,從工業重鎮轉型為了工業旅游小鎮。例如浙江省嘉善縣巧克力甜蜜小鎮,依歌斐頌巧克力工廠而建的甜蜜小鎮,風景秀麗,洋溢著濃濃的歐式風情,一條軌道,一輛觀光小火車,以食品工業支撐旅游開發,用旅游樹立品牌形象。特色小鎮的建設就像豐厚的土壤孕育著工業旅游的萌芽與成長,政策的東風吹過,它們遍地開花。
(二)工業旅游之于特色小鎮:特色不“撞色”
古人的匠心精神藏于寸木之間,在反復的雕琢,多次的推敲之后得出精巧之物。器物在工匠專注地打磨之后,被賦予獨特的氣息和生命力,逐漸有了它的特色。
一個產業在專注于一類事物的生產之后,也將具有它的特色。在追求個性化的現代社會,特色已然成為人人追捧的熱詞。在工業旅游領域,特色產業更是起到了“靈魂”作用。鮮明的特色、優良的產業發展、宜業宜居……浙江省的特色小鎮傾其所有在向游客們呈現這些特征?!爱a”、“城”、“人”、“文”四者的融合是其關鍵。其中“產”即產業。我們可以借鑒很多國外的形式,但在打造特色小鎮的內容上需要我們用心體會。浙江省抓住這一大優勢,結合本土產業和工業背景,正在積極地打造一批發展前景非常可觀的特色小鎮。其次,特色小鎮最終要形成一個產業生態,這個周期基本需要10到20年。開始的1到5年可以看作是成長期無法實現自我造血,也無法貢獻穩定的稅收和收入。浙江省在特色小鎮申報上指出了產業特色,實打實的產業運營,必將給小鎮帶來長期的穩定稅收和就業。在浙江省的第二批特色小鎮的名單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包括了更多的工業旅游示范點地區。
(三)特色小鎮之于工業旅游:新的突圍路徑
在2008年前,上述所提到的溫州紅蜻蜓集團、浙江正泰電器集團、溫州康奈集團以及桐鄉豐同裕藍印布藝有限公司已經開展了工業旅游模式,十年前的中國,還處在對工業旅游模式的不斷摸索中,加之競爭力不斷增強,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其工業旅游發展并沒有達到預期的宣傳公司品牌、樹立公司形象的作用。此時培育各具內涵的特色小鎮引入游客和新的投資,無疑也為浙江的工業旅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和血液。浙江省的特色小鎮建設工作在聚集風投資本、孵化器、高素質人才等要素,創造激發企業活力的創新環境,全面推進眾創眾包眾扶眾籌,令傳統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煥發生機和光彩等諸多方面中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江勇.浙江省特色小鎮與城市發展關聯關系研究[J].小城鎮建設,2017(02):59-66+72.
[2]張鴻雁.論特色小鎮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創新[J].中國名城,2017(01):4-10.
[3]朱瑩瑩.浙江省特色小鎮建設的現狀與對策研究——以嘉興市為例[J].嘉興學院學報,2016,28(02):49-56.
[4]李強.特色小鎮是浙江創新發展的戰略選擇[J].今日浙江,2015(24):16-19.
[5]黃芳.我國工業旅游發展探析[J].人文地理,2004(01):86-91.
[6]王寶恒.我國工業旅游研究的回顧與思考[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6):108-114.
作者簡介:柳杭娟(1997—09月—26日)女,漢族,重慶人,河南大學經濟學院,2016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