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電網企業壟斷的售電側市場的逐漸放開,售電側交易規則也將發生較大變化。售電企業的出現,打破了原有輸配售一體化的經營模式,電網公司根據用戶類型收取電費的售電模式,將逐步過渡到由用戶選擇售電企業進行購電的售電模式。本文以售電公司現有的經營模式為基礎,從交易品種的角度對售電企業參與跨省區電力交易的交易模式進行分析,指出交易品種的設計應遵循怎樣的原則,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售電公司 跨省區交易 交易品種
1.前言
跨省區交易的本質是解決省內電量無法滿足需求或者電價相對較高而采取的交易方式。單從跨省區市場交易的成交價差和省內市場交易的成交價差來看,跨省區的電力往往要比省內的便宜不少。由于跨省區購電具有較大的價差空間,很多售電公司和用戶比較關注跨省區交易。比如,在湖南省2017年10月份的交易中,集中競價交易的成交平均價差為0.0023元/千瓦時,10月至12月雙邊協商交易的成交平均價差為0.00404元/千瓦時,而2017年省外購電電量部份的市場掛牌交易(貧困縣企業)的成交平均價差為0.1元/千瓦時。湖南省外購電的成交平均價差比省內的兩項交易都高出了不少,分別高出了98厘/千瓦時和95.96厘/千瓦時?,F階段,跨省跨區電力輸送仍然以計劃電量為主,市場電量實際占比較小。“輸送”多而“交易”少,這種電力輸送由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或國家電網負責安排年度計劃。除計劃電量外,現行跨省跨區交易還包括輸電、售電地區政府間簽訂輸電協議,以及由國家電網公司組織開展的集中掛牌交易等形式,完全市場化交易并非跨省跨區電力交易的“主流”。要想讓售電公司參與到跨省區電力交易中來,使其成為一種常態化的電力資源配置方式,首先需要為其設計科學合理的機制。因此,針對售電企業參與跨省區電力交易的交易品種及交易模式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交易品種分析
目前我國跨省跨區交易可以分計劃交易和市場交易兩種,售電公司現階段已經參與的為中長期交易中的直接交易。從長遠來看,國家會開放更多的售電公司可參與的交易品種。從時間上來看,售電公司可參與的交易類型主要包括跨省跨區電力中長期交易、現貨交易、實時平衡交易,目前我國的電力現貨交易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電力交易普遍以中長期交易及少量臨時性交易為主。其中,中長期交易又可以分為直接交易和合同轉讓交易,直接交易作為一個常規性的交易品種,同時建立輔助性的合同轉讓市場。
2.1跨省區電力中長期交易
跨省區電力中長期交易可以在區域電力市場中起穩定電價、保證電力生產連續及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作用。另一個重要功能是提供中長期經濟信號,反映電能的中長期供需關系,提供電力中長期供需平衡信號,指導市場成員進行技術改造、制定檢修計劃,在時間和空間上合理配置發電資源。
(1)跨省區電力直接交易
用戶和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是我國電力市場改革的重要內容??缡】鐓^直接交易在增加供給的數量的同時,也對市場結構,電網開放與功能轉換程度,政府參與方式與程度,計劃電量與市場電量協調方式,電力交易方式和成交價格等許多方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與省內直接交易相比,跨省跨區直接交易能更好地滿足用戶選擇權,有利于提高市場競爭效率,促進電力資源在更大范圍內的優化配置??缡】鐓^直接交易的關鍵在于輸配電成本核算,如何保障輸配電成本核算的科學性、公平性對于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間的直接電力交易至關重要??缡】鐓^輸配電價制定辦法的出臺也為售電公司參與跨省區電力直接交易提供了條件,目前售電公司參與跨省跨區電力直接交易已經有了成功的先例。因此,這個交易品種是短期內售電公司可以參與的主要品種。
(2)合同轉讓交易
對于合同交易,可進行年度月度調節交易,亦即:對年內1月至數月或月內1日至數日市場成員的合同(合同)電量進行調整的交易,便于市場成員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微調)其合同(合同)電量、靈活地進行買賣電的交易,能更精確地反映電能的供需平衡情況,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調節交易由區域(或省級)電力調度交易中心機構組織。在區域電力市場運行初期,各區域電力市場可根據本區域的電源構成、各省市電網公司(或大用戶)的購電情況,來決定是否組織調節交易市場,可作為試點或暫時不實施,像北歐、英國電力市場那樣,待區域電力市場運作機制成熟完善后,可考慮實施合同交易市場。
2.2跨省區電力日前現貨交易
日前現貨交易是由市場成員競價形成的次日(或未來24h)電能交易。日前現貨交易由區域或省級電力調度交易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對于日前現貨交易,可進行日前現貨平衡調節交易,它是對交易日內l h至幾h的市場成員的合約(合同)電量進行調整(微調)的交易。它是日前現貨市場的次級市場,對電力日前現貨市場起補充作用。在區域電力市場運行初期,日前現貨平衡調節市場可以作為試點或暫不實施。日前現貨競價成交的價格按照分區定價模式確定。
2.3跨省區電力實時平衡交易
實時平衡交易是為保證電力供需的即時平衡而組織的實時電能交易。實時平衡交易實行分級管理:區域內各省電力調度交易機構負責本省所轄電網的電力實時平衡交易,區域電力調度交易機構負責所轄及直調電網和跨省市的電力實時平衡交易。
3.結論
售電企業參與跨省區電力交易的各交易品種配置原則是:以中長期交易為主,日前現貨交易為輔,實時平衡交易按其緊迫性可以隨時開展。在電力市場化改革中,必須充分考慮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否則將會造成重大問題,付出代價。因此,在設計市場機制和競價模式時,不能刻意追求單純的日前市場和實時市場的競爭,而是需要在每天安排的電量中,將大部分電量放在中長期合約交易市場中成交,將不平衡部分放在日前和實時市場上交易。這將有利于電價的平穩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作者簡介:孟亦超(1992—)男,漢族,籍貫:山西介休,研究方向:電力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