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切實增強對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從組織管理上的全面性、編制執行上的嚴肅性、體系設計上的科學性等方面切實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規范內部管理行為,提高依法治理水平,確保企業資產保值增值。
【關鍵詞】財務管理 全面預算管理 看法
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對于進一步規范內部管理行為,提高依法治理水平,確保企業資產保值增值至關重要。
一、切實增強對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
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是歷史發展的趨勢。全面預算管理不是新生事物,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出現了預算管理,主要是朝廷用來計劃收支。19世紀末,美國企業最早將預算作為管理手段運用于廣告費分配,20世紀20年代美國形成了正式的預算管理理論和方法體系,后又引進了精細化、戰略化思想,豐富了預算管理體系。西方發達國家企業非常重視全面預算管理,世界500強企業100%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國內企業在改革開放后,才引進西方全面預算管理的理論和方法,近年來推行比例逐年提升。華為集團通過IFS(集成財務轉型)變革,獲得了可觀的收益。
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是頂層設計的要求。“認真落實‘三重一大民主決策制度,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出于頂層設計,國家財政部也曾發布《關于企業實行財務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可以說,從頂層到基層,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已成為企業財務管理改革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企業管理的需要。“預測是管理的靈魂。”準確的預測能提高經營管理的前瞻性,優化資源配置結構,不斷調整經營方向,預見并規避風險。通過全面預算管理細化、量化企業戰略目標,積極應對未知的機遇和挑戰,能夠幫助企業動態調整戰略規劃,提升企業的戰略管理能力,輔助企業做大、做強;通過全面預算掌握各部門各單位使用資源的效率和對各種資源的需求,合理調度與分配,可以把有限的資源進行最佳的安排使用,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回報;通過全面預算管理的動態控制,能將非正常業務活動控制在萌芽之中,從而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規避風險。真正使企業管理從事后走向事前,把管理風險降到了最低。可以說,全面預算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最為有效的手段。
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破解難題的途徑。當前,在企業管理中,存在著經濟指標、行動計劃、薪酬增長、獎勵兌現等“人控”現象,由少數人控制,與經濟增長水平、企業經營績效脫鉤,造成了不科學、不公平、不利于持續健康發展的問題。因此,改革就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學化全面預算管理制度,解決改革發展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具體地說,就是通過制定戰略規劃、細化年度計劃,解決“拍腦袋”決策和“一任領導一套思路”的問題;通過健全完善制定預算的依據、制度和規定,個個項目有論證、項項支出有依據,筆筆資金能控制,重在解決支出任性和隨意的問題;通過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開展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審計,減輕審計工作量,解決“會計核算圍繞年度目標轉”的問題;通過把全面預算管理指標體系運用到年度目標考核中,使經濟增長幅度和經營管理績效與薪酬增長和獎金兌現掛鉤,解決會計核算真實性、完整性的問題和考核獎勵不公平、不公正的問題。
二、切實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
全面預算管理看似一個單項工作,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了財務、業務、人事勞資和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種種因素都直接影響著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和經營績效。
組織管理上的全面性。既然是全面預算管理,全面就是要充分體現全員性、全程性和全方位。全員性是指全面預算管理不只是企業某個領導、某個部門或幾個領導、幾個部門的事情,而需要全員參與,共同完成。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整體效益。全程性是指縱向預算管理活動從編制、執行控制、考核分析到績效掛鉤的各環節滲透到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每個環節中,上下環節緊密相連,表現為全過程、系統化的預算管理;橫向預算管理中各個部門各個單位的工作內容都是相互關聯的,某部門某單位的預算目標未完成,會影響其他部門和單位的預算執行,進而對整體預算執行產生巨大影響。全方位是指預算管理包括經營預算、資本預算、投資預算、人力資源預算、財務預算等多個預算,涉及到了各個部門、各個單位多種數據。全面預算管理是與每個人、每個部門、每個單位都是密切相關的,并不只是財務部門或領導們的事。只有全員共同參與、密切配合,預算目標才能被員工所接受,也才能提高執行效率,避免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負面影響。
編制執行上的嚴肅性。全面預算管理是一項嚴肅的工作,不能視同兒戲,從制度設計、制定規劃、編制預算,到執行預算、分析預算、調整預算,再到決算審計、預算執行結果利用、獎懲兌現,甚至還會對下年度預算產生一定影響。而且,年度預算一經制定并獲批準,必須嚴格執行,任何環節出現漏洞,近說影響個人薪酬,遠說影響企業收益;輕則影響企業近期效益,重則影響企業發展戰略的實現。即使是調整預算,對預算管理內容的更改,也必須經過多層級、多道程序嚴格把關進行審批,不是隨意性的。所以,在編制和執行預算的全過程都要保持一種嚴肅認真、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態度去落實,這樣才能保證全面預算管理起到應有的作用。
體系設計上的科學性。與傳統的企業計劃相比,全面預算建立在更科學的基礎上,可以表述為基礎資料充實、計算方法先進、執行過程高效、“六大要素”閉合,是經過實踐檢驗、高效務實的一種管理方法和體系。基礎資料充實,要求在編制預算前,要收集、整理、匯總、制定、完善、建立一整套、一系列的相關資料,并認真分析研究,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年度預算。計算方法先進,年度預算需要在對上年或者多年歷史數據分析的基礎上,依據對市場的合理預測,可以采取靜態預算法、彈性預算法、增量預算法、零基預算法、滾動預算法等。實際編制中,資金預算要遵照收付實現制,利潤預算則要遵照權責發生制等,都是先輩們總結出來的經驗做法。“六大要素”閉合,主要是指全面預算管理的基本要求,即結合戰略(明確目標、途徑和手段)、全員參與(誰干事、誰花錢、誰編預算)、適應現實(分析判斷、切實可行、留有余地)、嚴格執行(構建制度體系、嚴格按制度辦事)、突出重點(重點領域、重要性原則)、獎懲掛鉤(績效+兌現)。
作者簡介:張洪梅(1975—),女,山東無棣人,大學本科,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