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丹東快遞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的社會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關系到行業和城市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快遞業 綠色 綠色包裝 快遞配送
電子商務飛速發展,快遞業也隨之呈現出井噴式的增長。2015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最高日處理量超過1.6億件;快遞業務收入完成2760億元,同比增長35%。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完成300億件,同比增長34%;快遞業務收入完成3530億元,同比增長28%。2017年天貓雙十一僅僅是一周配送的包裹,已經接近2016年中國全年的包裹量。在全國快遞業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丹東的快遞業務發展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據丹東市郵政局統計,2016年1-12月,全市快遞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85.36萬件,同比增長40.26%。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39.75萬件,同比增長28.53%,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342.82萬件,同比增長42.87%,國際及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2.79萬件,同比下降28.06%,隨著電商和快遞行業的迅速發展,快遞業正逐漸演變成一個服務于本地生活的全新生態圈。快遞業迅猛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平均每送出一件包裹,就要產生半斤垃圾……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已被各行各業所接受。綠色快遞不僅是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重要舉措,更是整個快遞行業發展的重要目標。
一、丹東快遞業綠色發展面臨的問題嚴重
(一)快遞包裝非綠問題最為突出
隨著丹東市快遞業迅猛發展,快遞的過度包裝以及帶來的垃圾丟棄問題十分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快遞包裝重復使用率低
根據丹東郵政局的統計,近年丹東快遞包裝的消耗量堪稱天文數字:2014年丹東共消耗約1億張快遞運單、500萬條編織袋、1111萬個塑料袋、近億個封套、幾千萬個包裝箱、近億米膠帶、1億個內部緩沖物。由于回收成本高、存放困難等因素,這些包裝物大部分沒有進行回收,據統計包裝物的總體回收率不到20%,使用后被當做生活垃圾丟掉,紙質包裝箱部分收件人會重復使用,但大部分被丟棄或當廢品變賣。據業內人士介紹,快遞包裝重復使用率不到一成。這種僅僅使用一次的快遞包裝,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對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綠色包裝則要求包裝物應易于重復利用(reuse)或回收再生。
2.包裝材料選用不綠色
據近期快遞行業抽樣調查,丹東當前快遞使用最多的包裝,一般選取防水袋、紙箱、紙袋、塑料薄膜、填充顆粒、塑料,充氣墊等。就材料和材質來看,文件封套和紙箱由再生紙和原漿紙兩種材料制成,塑料包裝袋由不可降解的再生塑料和原粒塑料制作。再生紙和原漿紙的使用造成了大量不可再生資源被耗費掉,而塑料制品則大多是使用黑灰色材質的塑料袋對產品進行包裝,這種包裝其成分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對環境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綠色包裝要求包裝材料是可重復利用、可回收的或是可降解材料。盡可能提高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的應用比例,基本淘汰重金屬等特殊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使綠色包裝的首要要求。
3.包裝強度過高
丹東有些快遞企業在進行包裝時,包裝物強度設計過高。如重復包裝,包裝材料截面過大,包裝方式大大超過強度要求等,從而使包裝防護性過高。商品“包裝過度”、快遞外包裝“五花大綁”,看似對生活并無太大影響,實際上這種外包裝的過度使用,是一種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究其原因一方面,電商和快遞公司為了防風險、撐門面、賺好評,會對商品進行過度纏繞包裝。僅就去年而言,快遞包裹產生的紙箱,按豎直斜對角壓平的長度可圍繞地球一圈;按每個包裹箱平均用一米膠帶紙計算,快遞包裝用膠帶紙連起來能繞地球230圈,而且這些塑料袋和透明膠帶埋到土里30年都不會降解,焚燒則會產生有毒氣體。另一方面,買家明知快遞包裹里大量的泡沫塑料、紙團、膠帶會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但是為了防止商品在分散、集中、分散的反復運輸過程中損壞,還是希望賣家能夠包裝得結實一點這也是造成包裝國強的另一主要原因。
4.相關的廢棄物及其處理存在極大污染
快遞包裝包括膠帶、泡沫塊、緩沖繩、塑料袋,甚至紙箱、編織袋等都因污跡斑斑不符合環保要求難以回收。況且,目前快遞包裝使用的膠帶、填充泡沫等,主要是不可降解材料,其殘留的大量有害物質,大多數沒有辦法再生循環利用,多數連回收的價值都沒有,連收舊貨之人都不理睬。因此,膠帶之類的包裝物只能直接扔掉,從而使這部分垃圾增多。加上相關快遞部門并沒有針對性的回收這些包裝材料,這就使得包裝材料只能成為垃圾,加大了垃圾數量。而且目前丹東處理垃圾的辦法依舊通過填埋或者焚燒的方式處理,這就使得空氣質量受這些垃圾焚燒所帶來的毒氣污染嚴重下降,對環境和生態帶來了嚴重的污染和破壞。焚燒不充分也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具有極大危害。
(二)快遞的配送環節不綠色
1.快遞運輸和配送能耗嚴重
丹東市快遞公司運輸方式多以公路運輸為主鐵路運輸為輔。據統計全球公路運輸業車輛運耗油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約百分之七十左右,鑒于此,及時有效地采取措施在運輸過程中降低貨物的高排放和高能耗,這成為物流運輸業未來發展低碳綠色環保趨勢的當務之急。被廣泛推崇的新能源上面,丹東目前還處在初步探索階段,由于相關補貼力度的缺失,企業的運輸設備沒有辦法及時更新換代,并且作為快遞行業的重要一環,交通運輸在未來發展中依舊面臨著高消費、高耗能所帶來的巨大掣肘。
2.快遞配送車的交通違法現象也不容忽視
在丹東,快遞配送車一般都為小型車輛,它們以其輕巧、靈活、方便、成本低等特點,成為承載快遞末端服務,解決快遞“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目前,丹東市快遞配送車五花八門,全市快遞車并沒有統一形象、統一編碼。不利于加強監管。快遞配送車逆行、搶行的現象比較嚴重,給交通安全帶來隱患,快遞業末端問題突出。另外,由于政府機關企業事業單位、高校、小區不允許快遞員配送車車輛進入,且缺乏統一的快遞配送貨柜,造成快遞員在門口擺攤現象嚴重,極易造成交通混亂。
3.快遞配送過程中空載現象頻出
快遞的“快”以及“小批量,多批次”的配送特點造成較高的空載率,與節約資源存在矛盾。事實上,造成快遞空載率高,其根本在于快遞產業的集中低,需要行業加速整合發展,建立有序競爭市場。另外,快遞空載率高也跟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有關。在丹東還沒有整合信息的綜合性平臺,各快遞企業之間還處在相互競爭、各自為戰的狀態。
(三)快遞企業素質不一,重復建設
首先,丹東市各快遞企業的分撥中心、處理中心等缺乏統一的場地,各自為戰,圈地分撥現象嚴重。目前,大部分快遞企業都有自己的配送網絡,包括配送站、配送車輛、配送人員等,重復建設和各自為戰現象比較嚴重,市區部分地區一公里內有多個快遞分撥點存在。
其次,快遞從業人員數量較大、素質不一。丹東快遞從業人員已經達到1萬人左右,其中持證上崗人員不到1%。由于快遞人員流動性大、企業運營成本、工作環境艱苦、收入和社會保障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丹東市快遞從業人員人員素質不一,快遞產生刑事民事案件也頻頻發生,造成了一定的社會風險。伴隨著快遞服務業需求的持續增長,由于人員素質不一,收費時漫天要價,消費者由于信息不對稱,由此引發的“快遞企業亂收費、收費標準不透明”等問題飽受消費者詬病。
二、實施丹東綠色快遞的路徑
針對丹東快遞業存在的種種問題,綠色快遞勢在必行。尤其是丹東這樣以物流配送為支柱產業的邊境城市。經濟要快速發展,綠色快遞問題刻不容緩。“綠色快遞”的初衷,就在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良好型的快遞行業。具體路徑為:
一是支持政府制訂快遞業綠色包裝法規標準。推動出臺丹東地區的《快遞暫行條例》,明確鼓勵使用可降解、可重復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完善快遞業綠色包裝標準體系,加快推動相關標準有效銜接。
二是增加快遞綠色包裝產品供給使用。引導和支持各類企業加大對快遞綠色包裝產品研發、設計和生產的投入,健全快遞包裝生產者責任延伸制,鼓勵生物材料環保包裝制品的研發、生產和使用。鼓勵在電商產品和快遞的倉儲、運輸、配送、分揀、加工全過程推進可循環包裝、減量包裝和可降解包裝。
三是實施快遞包裝產品綠色認證。構建統一的快遞包裝產品綠色標準、認證、標識體系。按照“公平、公正、公開、自愿”的原則開展快遞包裝產品綠色認證,引導和支持電商企業、快遞企業使用綠色包裝產品或通過快遞包裝產品綠色認證的包裝產品。
四是強化快遞業綠色包裝宣傳引導與教育培訓。將每年11月第一周作為“綠色快遞宣傳周”,并利用全國低碳日、節能環保周、“美麗中國”公益廣告等活動廣泛宣傳綠色理念,倡導綠色消費方式,普及綠色包裝和回收知識,營造“綠色快遞,人人有為”的良好氛圍。
五是提供快遞車輛通行便利。鼓勵快遞企業選用清潔能源車輛開展快件配送業務,按照國家、省和本市規定給予政策補貼。支持快遞企業依法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非機動車收投快件,重點解決“最后一公里”通行難問題。在統一規范快遞車輛的基礎上,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為快遞車輛核發快遞車輛通行證,在不影響交通安全、順暢的前提下,對持證快遞車輛在市區通行、停靠、作業提供相應的便利。在重大活動實施限制交通措施期間,在條件允許的部分道路上,對持證的快遞車輛提供通行便利。
快遞業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城市綠色發展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就需要從頂層設計著手,以政府為主導,行業協會、快遞公司和消費者等一起發力形成合力,促進快遞的綠色化。
參考文獻:
[1]葉祥麗.]綠色快遞電商發展吹起的新號角.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
[2]楊玉龍.]期待綠色國標助力快遞業綠色發展.中國商報,2018-2-14.
[3]孫靜雯,杭爭.快遞環保包裝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8.
[4]趙鵬飛,馬田園.綠色快遞悄然興起.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4-3.
作者簡介:王秋令,女,遼東學院副教授,1974年9月出生,遼寧東港人,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市場營銷戰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