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梅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的迅速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在我們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之中,學禮儀、講禮儀、用禮儀已經成為群眾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對中職學生進行禮儀教學,可以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禮儀素養。目前我們中職院校的學生素養現狀還是非常令人堪憂的,想要提高學生們的修養,就要充分發揮禮儀在素質教育中的橋梁紐帶的作用。本篇文章從禮儀課有助于學生的素質修養方面著手對現代中職學校的學生文明禮儀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措施。
【關鍵詞】中職學生 綜合素養 禮儀教育
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與應酬,不僅是一種出自本能的需要,而且也是適應社會發展、促進個人進步的一種必不可少的途徑。禮儀作為個人綜合素質的關鍵部分,更有利于在人際交往中實現友誼的增進和情感的聯絡。就目前中職學校文明現狀而言,學生的禮儀素養方面還是比較欠缺的。為了提高禮儀素養,學校可通過適當的禮儀教學來提升學生的禮儀素養。從而促進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
一、禮儀課對中職學生的重要性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而講文明懂禮儀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明禮儀不僅僅展示了個人的綜合素質及文明程度同時也是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體現。中職類院校的學生是比較特殊的教育群體,學校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應該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禮儀教育。通過開展禮儀教育來培養學生的禮儀素養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修養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二、當下中職學生禮儀修養存在問題分析
中職學生這個年齡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條件也得到了不斷地改善。學生容易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通過一些調查得出中職學生在禮儀修養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社會公德意識缺乏;自我為中心,不尊重他人;言談舉止不合規矩等。這些不文明現象在校園中都普遍存在的。
三、中職院校學生文明禮儀修養喪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家庭禮儀教育不夠重視
禮儀素養要從小培養,現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寶貝,在家受到無限寵愛,很多家長只會考慮孩子需要什么,對孩子的禮儀教育不夠重視。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形成很多不良習慣。進入中職學校之后,生活態度更加散漫對生活學習的態度也是隨便處理,忽略了對自身修養的提高及人格的完善。
(二)學校禮儀教育力度不夠
即使一些學校開設了禮儀課程,但沒有得到很高的重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內容重理論輕實踐
一些教師對禮儀課進行教學時,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對實踐運用方面缺乏重視。禮儀課作為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不僅要求學生對理論課程進行很好的掌握,還要求能夠靈活應用。理論如果脫離了實踐是不利于學生積極性培養的。
2.教師的專業素質不高
禮儀專任教師隊伍缺乏,任教教師很多沒有經過專門培訓缺乏專業性。教師對文明禮儀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上,從而導致教學過程中隨意性比較大,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
3.教學模式比較單一
禮儀教學的最大特點是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為了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禮儀素質,教師應倡導快樂的教學模式,通過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提高興趣。
(三)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中職學生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容易對他們形成一定的影響。家長和老師要及時對他們進行價值觀的引導,避免他們做出有損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行為。
(四)自身修養意識淡薄
隨著社會的發展,不良的風氣也會對中職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受到不好風氣的影響,學生很容易忽略對自身修養意識的加強。有一些學生還認為講文明懂禮貌等一些都是課本上的空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不拘小節,便養成了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尤其是家庭、學校教育意識的欠缺及力度不夠再加上社會上一些不好風氣的影響,使我國中職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不高。
四、加強中職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認識禮儀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隨著我國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我國很多中職院校越來越重視禮儀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大作用。不僅要從思想觀念上加強更要注意從實踐中多開設禮儀相關課程。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來促進中職學生禮儀素養的提升。
(二)健全相關制度
學校要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嚴格要求,通過制約來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結語:在人文素質教育中禮儀是不可缺少的關鍵部分。學生的禮儀素養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社會各階層及個人自身進行不屑地努力。提升學生禮儀素養的中堅力量還是學校,因此學校需要不斷的進行創新,通過積極的探索來對中職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進行有效地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莉.實用禮儀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王曉凈.關于學校禮儀教育的幾個問題.武漢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
[3]金正昆.現代禮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