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興 劉卓偉
【摘要】本文針對工程教育認證通用標準和機械類專業認證標準,分析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人才需求,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制訂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修訂專業現行培養方案,并對其課程體系進行研究與探討,為其他高校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提供參考。如何構建高效的培養體系,培養滿足現代工業需求的高質量人才,已成為當代高等教育亟需解決的問題。制訂合理的培養方案是順利通過專業認證的重要保障,而課程體系設置是培養方案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專業認證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 培養方案 課程體系
一、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
機械電子工程在當前激烈的國際政治、軍事及經濟競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工業國家的廣泛重視。“中國制造2025”提出我國將發展成為世界現代制造業強國,未來將需要大量的機電一體化復合應用型的創新人才。需要其掌握先進制造技術,能從事數控機床、加工中心、智能機器人以及其他新型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設計、安裝、調試、操作、維護、編程與開發。隨著時代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社會的用人需求也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改革和調整正是突出了應用型、實踐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二、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制訂
專業認證準備工作的首要任務是根據工程認證的通用標準和專業補充標準,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與定位,針對人才需求分析,制訂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接著,依據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確保培養目標符合專業認證標準和專業規范。最后,通過采用先進且有效的培養模式及方法實施教育過程,達成培養目標及畢業要求。目前,我校正積極準備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認證工作,希望通過專業認證對本校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過程和教學質量等實現全面提升。
1、培養目標的制訂
專業認證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培養目標以學生能力達成為導向,課程設置、師資、支持條件以學生學習目標達成為導向,持續改進及監督機制以學生學習結果為標準。近幾年,本校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做了大量的專業認證準備工作,為了制訂好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專業負責人及授課教師積極到省內外各高校和企業進行調研。結合調研情況分析,根據學校的特色定位和企業需求,確定了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即培養適應現代科技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的,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養與品德修養;具有機械、電子、自動化、計算機等學科交叉與專業交融的知識,較強的機電一體化綜合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了解機械電子工程領域技術標準,能夠從事機械電子工程領域的設計制造、控制開發、應用研究和生產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2、畢業要求的制訂
為了保證培養目標的實現,需要對本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要求及專業素質等各方面提出相應要求。
三、專業認證背景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實踐
專業認證標準提出“課程設置應能支持專業培養目標的達成,支持達到預期的畢業生能力培養要求”。因此,培養目標的實現要依靠支撐各項畢業要求指標的課程體系來保證,課程體系設置十分關鍵。需要專業負責人和專業教師仔細研讀專業認證相關標準,結合學科定位和專業特色,重新調整本專業現行課程體系。
1、細化指標點
各項畢業要求主要反映了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要求,說明了學生的學習成果比較抽象,很難評價,因此,需要明晰專業學習成果的要求,細化學生的能力特征,將學習成果細化為可觀測、可評價的指標點。本專業結合自身特色和培養目標要求,將畢業要求中的12項能力逐條進行指標點的分解,各項指標點一方面可以通過教師課堂觀察、教學以及教學效果來檢測和評價,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學生的作業、試卷、報告或論文等成果來表達。以畢業要求中第4條為例,細化為3個二級指標點:(1)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科學原理,針對復雜工程問題建立合適的抽象模型,確定相關的技術參數;(2)按照研究需要設計實驗,按照合理步驟進行實驗并獲取數據;(3)參照科學的理論模型對比實驗數據和結果,解釋實驗和理論模型結果的差異。
2、建立支撐矩陣
課程體系應當能支撐全部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達成[7]。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和學習成果的支撐關系,一方面,便于判斷課程設置的必要性和課程體系的合理性;另一方面,還可幫助任課教師明確所授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方便其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為保證每個畢業生都能達到畢業標準,課程體系必須要對畢業要求進行全方位覆蓋,為此需建立合理的畢業能力支撐矩陣,確定畢業要求與課程之間的對應關系。要求每項畢業要求至少有1門課程與之相對應,每位學生在校期間必須選擇每項畢業要求中的1門及以上課程進行學習。
四、結語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構建符合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以及專業補充標準要求的課程體系是推進專業認證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我校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結合林業院校的特點和學校的辦學特色,通過仔細研讀專業認證標準和人才需求分析調研,積極制訂和完善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調整了專業課程體系。為了保障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達成,細化了能力指標點,建立了能力支撐矩陣,制訂了基于OBE的課程大綱,設計了課程考核方式和評分標準。希望通過對本校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調整和持續改進,建立滿足認證標準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積極實施課程教學改革,使畢業生順利達到畢業標準,為國內其他高校機械類認證工作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李海標,莫金海,羅奕,何玉林.專業認證背景下機制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J].輕工科技,2017(12).
[2]陳秀梅,王紅軍,鐘建琳,劉忠和.面向工程教育認證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目標的研究與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7(45).
[3]夏小虎,陳琪云,徐斌.面向專業認證的機械電子專業能力導向教育探索[J].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2017(02).
[4]王紅軍,樊曉雪.地方高校機械類專業工程教育認證的思考和實踐[J].高教學刊,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