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石一彤 劉晗 李曉晨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傳統的面對面式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新一代的大學生了,近年來越來越被人們所需要的“遠程教育”在迅速的發展,本文就在高校建立“遠程教育”平臺對其本身的影響進行討論。
【關鍵詞】遠程教育 在線教育 當代高校 影響
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和成熟,遠程教育已經成為終生學習的必備工具。作為多專業、多方向、沒有圍墻的學院,遠程教育越來越多的成為滿足渴望繼續深造的人們最好的學習平臺。美國西北大學學習研究所所長史強克教授曾說過:“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個專家站在教室對著一群學生講話。網絡化的教學正好顛倒過來,一個學生坐在電腦面前,身后卻有無數專家。”
一、“遠程教育”的含義
傳統的遠程教育也稱現代遠程教育為網絡教育,是成人教育學歷中的一種。是指使用電視及互聯網等傳播媒體的教學模式,它突破了時空的界線,有別于傳統的在校住宿的教學模式。而今天所討論的“遠程教育”是從字面上最直接的理解的傳統的成人教育與現代的在線教育相結合的一種非面對面形式的教育方式。
二、在高校內部建立“遠程教育”平臺的目的及意義
以遼東學院為例,遼東學院泛雅平臺網絡課程建設,極大地提高了我校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效率;但是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為了就業與深造,我們還有“考證”和“考研”的鋼性需求。比如我們金融學專業,學生需要銀行、證券、基金、期貨等從業資格證書,其他專業的學生也有相似的需求。同學們要么花高價參加校內外的實體課程培訓,要么在網絡上找一些比如說“對啊網”、“滬江網校”之類的教學資源進行付費學習。如果我們本校教師將這些培訓課程的視頻和答疑有針對性發放到本校的網絡平臺上,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科目和學習時間,并可以反復觀看視頻,還可以與自己熟悉的教師進行網絡交流與互動,也許會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在遼東學院內部開創師生遠程教育,不是為了解決遠的問題而是為了解決時間的不同步的問題。
三、我國“網絡教育”的發展情況
網絡教育吸引了大量投資,2013年有數十億資金進入網絡教育行業。根據德勤研究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至2014年一季度,國內外有超過30家網絡教育企業獲得投資。雖然發展迅速,但其市場規模仍遠遠低于實際需求規模。據統計,目前網絡教育市場規模為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美國2012年的網絡教育市場規模則為910億美元,這一方面顯示中國的網絡教育市場規模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的網絡教育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隨著互聯網用戶的快速增長和國家教育政策的不斷扶持,網絡教育行業必將持續快速增長。根據艾瑞咨詢分析預測,中國的網絡教育市場規模將在2017年增長到1700億元。現階段,涉足國內網絡教育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四大領域,即學前教育、K12教育(從幼兒園到十二年級高中階段)、高等教育以及職業培訓。其中,份額最大的是高等教育市場,一般指網絡學歷教育市場,即教育部批準的可以開展網絡教育的68所高校的網絡教育學院的招生市場。這個市場目前每年招生40萬人左右,每年產生的市場規模在30億元人民幣左右。代表性的企業有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弘成教育集團以及TCL集團和中央電大的合資企業奧鵬遠程教育中心等。根據《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隨著“利用互聯網實施遠程高等學歷教育的教育網校”審批的取消,在線學歷教育市場可能全面放開,這意味著除了原來批準試點的68所高校網絡教育學院,還可能吸引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其中。 MOOC的發展為互聯網企業介入在線高等教育提供了機會。從國外MOOC課程受益的互聯網教育公司中,較有影響的有果殼網和網易公司,國內高校自建中文慕課平臺的需求,受益的如清華控股公司北京慕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卓越智慧樹等。除這些企業外,在線高等教育對精品資源的需求也為傳統出版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作為可能的內容提供商,傳統出版企業有互聯網巨頭和新興互聯網教育企業所不能比擬的資源優勢。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等都加強了對數字出版、網絡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出版社積極參與教育部“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項目”(包括中國大學 MOOC、精品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則與科大訊飛合作,從事數字化教育。職業培訓網絡教育是僅次于網絡學歷教育的又一大市場。其中代表性企業如中華會計網校(美國上市企業);英語培訓企業滬江網校等。此外,公務員考試培訓企業華圖教育和英語培訓企業新東方在線,也都有網上培訓部分,但它們還是以線下面授為主,線上的課程只是補充。
四、高校建立“遠程教育”平臺對其自身的影響
“遠程教育”平臺是實現快樂學習,自助學習,公平學習的一個平臺。讓學生像看DVD一樣,所有學習內容可以進行不斷重復的播放,預習、復習、補習隨心所欲,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知識自主選擇,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 數字化教學資源是一所完全沒有圍墻的學校,所有的名師像自己的私人教師一樣,通過玩網校系統可以與全國名師聯系和見面,不懂即問,隨問隨答,讓每一個孩子都贏在起跑線上,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化。網校接觸知識比較全面,學生可以24小時在線解決疑問難題,有助于對知識的更好掌握。
長久以來,學校形象宣傳的途徑較為單一,均由門戶網站承載,網站信息大多以文字圖片為主,內容較為單一,互動性較差。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對學校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能否建設一套學校網絡TV,一步到位實現學校的PC+移動端門戶,讓全校師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任何終端(pc、智能手機、ipad等)都能欣賞豐富的視頻內容,了解學校的最新動態,觀看精彩的校園原創視頻,并能自由地與其他校友討論交流。
參考文獻:
[1]劉英峰.“互聯網+”時代中國遠程教育的機遇和挑戰.2017.
[2]李斚.淺析遠程教育網絡課程的開發與設計.2017.
[3]劉彥柱,楊薇.MOOCs和遠程教育運行機制比較研究.2017.
[4]徐海寧,王文婷.基于移動微學習視角下的遠程教育發展思考.2017.
[5]李渭,馬東宇.遠程教育在線教學模式研究.2017.
[6]畢磊,朱祖林,郭允建.我國遠程教育研究2016年度進展報告.2017.
[7]孫治國,趙鐵成.遠程開放教育學習者學習動機調查.2017.
[8]陳曼.遠程教育院校教師角色定位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