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師范大學戲劇藝術學院
我國的媒體有著受眾廣泛、傳播速度較快、信息量巨大的特點和優勢,其中廣播和電視都是現代的媒體,也是大眾對信息進行接收最為主要的渠道,更是文化傳播最重要的途徑。在新媒體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的社會中,強大的傳播平臺和途徑,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也秉著傳承和創新并重的理念,了解新媒體對于優秀中華文化的傳播方式,希望能夠發揮出媒體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自覺性,為社會進步指明方向。
最新的媒體也被稱為數字的媒體和網絡的媒體,其主要就是在數字和網絡的基礎上,所衍生出來的一種既能夠發揮出自身傳播的功能,也能夠實現高科技應用的多種媒體組合的形式,其擁有交互、融合和延伸等各種各樣的特點。當前最新的媒體種類巨多,例如:微信、微博、短視頻、直播等,都是日益興盛的文化傳播形式,這也加速了媒體對中國發展的影響,改善了國家社會中的經濟面貌。
進入新媒體發展的時代,我國傳統的文化在傳播的方式和接收的手段上,都呈現出巨大的改革,例如:在2018年,我國上線的《如果國寶會說話》這個欄目,主要就是把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種APP的途徑,進行多元化的傳播。在央視網絡中這一欄目的點擊量甚至超過了8 千萬,微博的閱讀量達到了1.2億,豆瓣評分最高分,9.5分,所以這也是最新的媒體發展環境下,我國文化傳播途徑所得到的最新的探索。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環境和背景下,數字媒體成為了最新時代發展的特征,傳統的媒體傳播體系和傳播的方法,很難受到受眾的認可和贊同,所以還需要充分的對現代化的數字媒體進行利用,了解其中傳播的技術,針對傳播的內容、形式等進行有效的優化和創新,把移動作為優先發展的最佳戰略,結合社交的媒體,以及相關的平臺,自媒體、傳統媒體等各種各樣的手段,有針對性地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傳播和推廣。
例如:國學堂、孔子網、微信等,都是最新的微媒體有代表性的平臺,其能夠站在市場需求的角度,有針對性的調整所傳播的內容和傳播的方式,同時也能夠發布最具有精簡化和系統化的文章內涵,符合當前受眾在閱讀過程中的需求,也能夠滿足受眾時間碎片化的現象,實現了把傳統文化的精髓進行傳播的高效化和精準化特點。
在我國社會高速發展的階段,國家與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存在著不同層次的交流,這種交流日益頻繁,所以傳統文化也需要承擔起文化傳播全球化所帶來的巨大沖擊,我國的傳統文化經過千年的延續經久不衰,就代表著這些文化具有良好的價值觀,其主要的內涵也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能夠經得住歷史給予的考驗。所以,對于這種情況也需要結合使用最新的媒體技術,結合其中高效傳播的速率,以及對于大數據分析的需求導向相關機制,適當地對我國傳統文化價值觀,以及相關產品的內涵,其中的形式傳播的方法等進行優化,這樣才能夠保證所傳播出的文化內容,具有精準快捷的優勢。
當前,最新媒體的技術對于我國傳統的文化在價值觀傳播上,很多內容在優化過程中受到了干擾,但是最新時代背景下,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最新媒體技術仍然有著自己的長處,所以還需要相關人員能夠學會取長補短,有機的進行融合,發揮出媒體的正向導入作用,以此把我國的文化價值觀進行傳播。同時也需要深入的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和內涵進行剖析,在此基礎上反思我國社會主義發展中的需求,為其提供最為堅實的力量。這也能夠看出,媒體的發展還需要走上革新的道路,優化傳統文化包含的內容和呈現手段,這樣才能夠利用最正確的傳播渠道,把我國幾千年來積淀的文化內容傳遞給群眾,并且結合傳統媒體中所具有的穩定性,充分的對最新媒體技術進行完善,使其能夠實現優勢互補,在真正的意義上對傳統文化的價值思想觀進行優化和傳承,這樣才能夠使我國傳統文化,把完整和生動的理念進行宣傳,以此對傳統文化的價值觀產生共鳴。
綜上所述,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弘揚,是構建起中華的文化自信,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發展中的中國夢最主要的先決條件,在最新媒體發展的背景下,各個傳播的主體需要主動承擔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同時也需要肩負起文化價值觀念形成的重任,深化對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價值和內涵進行挖掘,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上內容中,本文也對其進行分析,重點了解到中華文化在最新媒體下的傳播途徑,希望能夠塑造出優良的民風,構建起我國傳統文化的自信,以此實現文化強國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