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天利信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所謂“媒體融合”,其實就是充分借助媒介載體,將傳統媒體與其它各類新媒體形式進行互補性深度融合,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在人才、內容、展示等方面進行深層次整合,從而實現互通互融,協同發展的良好新型媒體發展局面,這也是時代的趨勢,很多傳統媒體通過媒體融合的道路走上新的發展高度。因此,媒體融合絕非偽命題。因為媒體能夠綜合展現各個媒介的自身優勢,這種互相通融,共同展現的方式能夠極大的實現媒介之間的取長補短,從而能夠這些媒介資源的最佳配置。在當前媒體融合背景下,堅守傳統媒體陣地的媒體正在漸漸失去自身的位置,自身的品牌形象也一落千丈,受眾流失嚴重,而新媒體又給很多傳統媒體的生存帶來極大威脅[1]。與傳統的媒體相比,融媒時代下的新舊媒體互動結合具有更強的優勢性,再加上優秀的資源整合和傳播能力,最終使得媒體內容不僅質量好,而且成本低,能夠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進一步實現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如何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實現傳統媒體向媒體融合的過渡是擺在全體媒體從業者面前的一道現實問題[2]。
在以微博、微信和各種新聞客戶端訂閱號的蓬勃發展背景下,各類傳統媒體已經不再是人們獲取新聞資訊的首選渠道,以報紙為代表的傳統媒體,也逐步失去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那種舉足輕重的光輝形象。這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各類最新免費資訊的大量涌現,已經讓傳統媒體的優勢喪失殆盡。曾經主要依靠傳統媒體來獲取新聞信息的客戶,現在紛紛將目光投向了互聯網新媒體,他們借助互聯網瀏覽新聞變得更經濟、實惠,快捷、高效。這也使得傳統媒體的需求量一路下跌,整個傳統的經營模式,接受殘酷的挑戰。開展媒體融合變革創新是擺在所有傳統美面前的一道必由之路[3]。
媒體融合顛覆了以往媒體發展的舊模式,越來越多的媒體嘗試借助媒體融合進行融媒體變革新形態的創新,一些已經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有很多媒體我行我束,對媒體融合沒有興趣或者持懷疑態度,所以媒體融合其實還存在很多爭議,也有不少困難,這種困難還是各自不同的。以《南方都市報》為例,其先后開通了微博、微信等新媒體號,同時又整合奧一網,積極走出融媒體發展的第一路,力求擺脫自身困境,謀求自身品牌的跨越式升級。而我們也必須看到,成熟健全的媒體融合操作在南方都市報身上,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現,所以也使得其發展路徑存在不足。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受到很多以往傳統觀念的干擾,而且也受制于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的短缺,所以使得其融合媒體探索受到捉襟見肘的影響,導致其在短期內無法取得突飛猛進的進展,也呈現出自身的短板和弱項,要進一步整合自身優質資源,進一步掌握各類其它媒體的優劣,進而實現互聯互通,深度挖掘客戶喜好,最終實現自身媒體融合趨勢又快又好發展。
只要深刻理解各類媒體操作手法和共同規律,進而進行自身的變革創新,開展媒體融合式互動發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出一條穩健的道路,甚至實現媒體自身的轉型升級,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取得更加驕人的成就。以下筆者認為的媒體融合的幾個必要性:
內容營銷的理念一直存在,不過在沒有新媒體之前,很多國內傳統媒體都是粗劣的研判和自主的內容營銷,這種營銷模式是以自身為主導,按照自己的思路開展的內容營銷,很多時候,受眾并不能獲得認知的共鳴。而在新媒體時代,通過各種互動交流,最終才確定自身的用戶群體喜歡什么樣的話題,這些人群關注的焦點是什么,進而才能開展針對性的內容營銷。所以,媒體融合的轉型,這也是國內媒體擺脫自身弱勢,走向媒體融合變革,實現自身品牌轉型升級的重要法寶[4]。通過研究分析客戶,能夠更為科學,直觀的研究出受眾的喜好和興趣,針對他們的喜好和興趣,開展精準的內容推送,并通過多種不同形式的媒體展現方式,實現融合式協同發展,從而更好的吸引用戶興趣,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進而給自身發展帶來巨大推動力。
傳統的媒體,以《南方都市報》為例,可以說在市場信息的獲取上是處在劣勢,他們無法真正了解受眾喜歡看什么樣的內容,而且也難以獲得新媒體那樣的高關注度。再加上傳統報紙市場信息獲取途徑的落后。很多時候,像南方都市報這種傳統報紙品牌都是依靠守舊的調研方式,得出并不一定科學的市場調查結果,或者干脆就是想當然的客戶需要什么,在這樣的市場信息獲取途徑上,必然陷入無法迎合受眾實際需求的內容營銷困境。而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樣本會被無限擴大,而借助大數據研判等途徑,則可以幫助傳統媒體迅速發現新機遇、新市場、新客戶。更好的規避想當然的錯誤研判,設計出更符合受眾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并且對他們開展針對性的內容推送,實現品牌建設路徑的最大化和最優化。在這個過程中,傳統媒體的內容實力是制勝的關鍵,而其同樣需要新媒體技術能力和市場分析能力,通過融媒體的方式實現新舊技術的深度融合,能夠獲得更強的市場驅動力,推動品牌取得跨越式發展,煥發新的更強生命力。
相對而言,內容營銷本身并不需要過高的成本,而這也正是媒體融合時代的共同心聲。在內容營銷時代,優秀的內容才是傳播的利刃和核心,而各種營銷媒介和推廣渠道僅僅只是手段。在媒體融合時代,新媒體的優勢是毋庸置疑的,但傳統媒體自身的人才和專業實力同樣不可否認,因此開展媒體融合,可以實現互聯網+內容的優秀品牌運作模式,真正實現了對受眾各項需求的量身定制,真正使受眾的實際需求和潛在需求有跡可循,整個內容營銷過程憑借大數據實現了無縫的銜接。而這樣的內容營銷能極大的提升傳統報刊品牌的影響力,甚至可以說形成了新的品牌發展機遇,給開展媒體融合的主體獲取新生提供機遇[5]。在這個過程中,傳統媒體品牌需要認真學習先進技術,敢于接受時代考驗,以創建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號、熊掌號、企鵝號等的形式不斷拓展自身品牌的邊際,從而進一步擴大報紙品牌的影響力,提升知名度。不僅如此,還要想方設法提升自身運營能力,實現報紙和各類新媒體的深度融合,這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時也是實現傳統報紙品牌進一步發展的必由之路,以《南方都市報》為例,其積極的探索已經為其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做了很多有益的貢獻,而且這種探索與收獲的良性互動循環仍在繼續當中,具有深遠的品牌發展意義。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媒體發展背景,媒體的價值也越來越體現在自身內容價值的體現,同時應該積極擁抱新技術新趨勢,敢于摒棄舊思想,擁抱新思維,積極借助互聯網新媒體等開展深度的媒體融合,不斷優化品牌建設路徑。因此,開展媒體融合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來說都是必由之路[6]。每個開展媒體融合的單位都應該重視精品內容推送,并與受眾展開內容互動,不斷提升價值內容的精度和準度,強調受眾體驗,重視輿論引導,最終才能制定出科學的內容策劃策略,不斷更好的研究客戶喜好,針對他們的興趣點精準投放內容,實現客戶對內容價值得認可和喜愛。這不僅可以增強受眾的品牌認知度,還能提升訂閱欲望,品牌與受眾之間通過內容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構筑起雙贏式的內容互動生態。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媒體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不斷提升品牌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跨越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