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廣播電視臺
“融媒體”是指最大程度地利用多種媒介載體,有效整合廣播、報紙、網絡、電視、微信、微博、新聞客戶端等多種媒體,推動它們在新聞內容、宣傳、策略、人力等方面的融合,以實現資源通融、宣傳互融、內容兼融、利益共融的目的。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媒體應高度重視提升新聞信息的內容質量,不斷拓寬新聞信息傳播渠道,豐富新聞信息傳播方式,創新新聞信息傳播方法,有效提高新聞媒體的社會效益和傳播影響力。
一是呈現出新聞傳播主體多樣化、傳播策略多元化的特點。在融媒體背景下,整個社會構成了一張無比龐大的信息網,每個人都可以是新聞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另外,各種新媒體很少采取措施約束公眾參與新聞傳播的行為,如此一來新聞媒體便有了更加廣闊的傳播新聞信息的空間。同時,新媒體還經常攜手傳統媒體深入開展各種互動活動,共同推動了新聞媒體事業的快速發展。
二是新聞媒體傳播的內容實現了由只重視信息到服務與產品并重的轉變。在融媒體背景下,新聞信息傳播更強調樹立服務與產品并重的工作理念,由傳統的信息提供轉變為服務化、產品化信息提供,且更加關注用戶對新聞信息的反饋和消費體驗,反映出更現代化的新聞思維模式。
三是新聞傳播渠道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平臺更加多樣化,涵蓋了廣闊的交互空間、海量端點等,傳播者可利用多種移動平臺滿足大量受眾對信息的個性化需求,實現獨特的新聞傳播價值。
四是由靜態傳播轉變為可視化傳播。目前,在融媒體技術支撐下,新聞傳播的方式更真實、更豐富、更直觀,通過可視化傳播方式讓廣大受眾產生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
一是依托短視頻進行傳播。短視頻傳播需要的新聞拍攝成本較低,并且特別適合視頻消費場景要求,用戶或新聞媒體都可利用手機將發生在身邊的事件拍攝下來,然后在自己的社交網絡中進行一鍵分享,同時表達他們在記錄和分享這些視頻時的心態和想法。其次,拍攝視頻的人不同,對于同一事件拍攝的視角也會不同,如此就更容易引發廣大受眾對事件的關注,激發起大家的共鳴,從而產生明顯的話題效應,新聞傳播效果也會更好。例如:很多新聞媒體在全國“兩會”期間利用“快手”“秒拍”等短視頻,抓拍上傳“兩會”新聞事件的精彩瞬間,與廣大用戶進行互動、分享和交流,起到了良好的新聞信息宣傳效果。
二是利用社群擴大影響力。社群是指以相同的屬性、需求、興趣和特質等為基礎而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在互聯網時代,人們打破了地域的界限,興趣和需求相同的人群匯集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的社群。新聞媒體可借助社交群,搭建具有特色的媒體賬號矩陣,加強與受眾的互動交流,借助社群增加新聞媒體的影響力。
三是場景式傳播。例如:騰訊新聞與央視春晚共同推出的微信“搶紅包”活動,將紅包作為過年交流親情的方式,利用搶紅包極大地調動起大家溝通和交流感情的積極性。因此,新聞媒體可搜集用戶消費新聞資訊的習慣,緊扣他們最關注的新聞內容,為用戶提供他們需要的新聞信息,使他們在社交分享中實現信息傳播的目的。
優質的新聞內容是新聞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新聞媒體應堅持內容為王這一原則,努力加工出高質量的新聞內容。目前的新聞市場存在新聞資訊同質化的嚴重問題,大量同質化新聞充斥在各種平臺上,讓用戶產生了視覺疲勞。對此,新聞媒體要嚴控內容關,以優質新聞內容吸引受眾的眼球和注意力。例如:人民日報尤其注重新聞的原創性和對新聞的二次加工,力求為大家提供優質化、高水平的新聞內容,受到了廣大受眾的一致認可。因此,新聞媒體要在充分發揮各種傳播渠道優勢的基礎上,深耕新聞內容,保證新聞品質,進而提高受眾對新聞媒體的關注度。
未來的新聞媒體將呈現出多學科交叉發展的態勢,特別是在精準營銷、商業傳播和輿情監測等領域,這一發展趨勢更為明顯,但目前新聞媒體普遍缺乏這些方面的專業人才。今后,新聞媒體要不斷實施理論創新,實現跨學科發展,運用其他學科理論促進新聞媒體的快速發展。
總而言之,融媒體的進步和發展極大地影響和改變著新聞媒體資訊的傳播,尤其是對新聞傳播的路徑、模式、渠道、方法、策略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媒體應注重轉變媒體角色,高度關注廣大受眾對新聞的個體化體驗和獨特感受,提高新聞產品的互動性、趣味性,促進新聞媒體的可視化、交互化、多元化、主動化,提高新聞資訊傳播的精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