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職業技術學院
文化藝術活動作為一種獨特的精神力量載體,是民族和國家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文化藝術活動想要充分發揮其自身價值,就需要不斷的與時俱進,實現自身的創新發展。雄安新區有著自身獨特的政治環境和歷史文化底蘊,文化藝術活動的發展與局限性突出,如何在適應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前提下,合理規劃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便成為了一個新問題。
隨著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網絡大數據技術正在密切影響著各個行業的發展,文化活動建設的未來也離不開數據化。各區域文化組織應同當地政府進行溝通合作,對現有群眾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同時利用互聯網技術,將不同種類的文化藝術資源相整合,實現平臺的共享,進而豐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整體內容,促使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新發展。比如,文化組織可以和當地政府建立合作關系,在政府引導下,將當地的文學、繪畫、書法、舞蹈等多方面的愛好者集結起來,不定期的組織文化活動,展現活動多樣性的同時滿足不同文化愛好者的需求,并通過這種形式的文化展示,激發觀眾的參與激情,滿足人們多樣的文化生活需求。
另一方面,發展策略的出發點應從文化活動的參與者入手。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主體是群眾,想要保持文化藝術活動的活性,就需要充分考慮文化活動參與者的意見。文化組織可以以社區為單位將本地區域劃分為若干個單元,通過選取代表的形式,將基層群眾的需求和意見逐層反映匯總,從而達到意見需求的真實反饋,為區域文化藝術活動的建設提供真實有效的群眾平臺。
建設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發展京津冀協同一體化的重要部署之一。從經濟角度來說,雄安新區的發展優勢雄厚,但從文化角度來說,受制于傳統民俗和群眾的受教育層次,文化藝術活動的發展相對困難。為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確保群眾文化藝術生活的提升,可從以下三點入手:
針對雄安新區地域特點制定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略。從從事文化活動的工作人員出發,首先要確定活動的定位,了解活動面向的群體,針對群體需求制作活動的主題。在保證活動策略合理的同時,讓活動內容、形式和目的能夠滿足觀眾的實際需求,并得到觀眾的積極響應,獲取文化活動開展的認可度。比如,文化館要想開設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可以先從群眾范圍入手,確定此次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開展的主題。如果活動參與主體的文化層次較高的話,可以策劃一些文化性質較濃厚的化交流活動或者藝術欣賞活動。反之,可以選擇一些具有表演性質或者能夠參與互動的節目。
利用雄安新區地理、文化、政治特點發展文化娛樂活動。從事文化活動的工作人員要詳細了解并掌握當地資源情況,將人力、文化、物力、財力等各類資源合理進行整合和調配,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其中人力資源調配主要是針對活動規模和形式,確定現場組織、表演、后勤等人員的順利開展。文化資源是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主題資源,包括廣場文化資源(秧歌、健美操廣場舞、京劇)、團體文化資源(腰鼓社團、演唱社團)、館類文化資源(群眾藝術館)等。物力資源主要是宣傳欄、攝影、燈光、道具等等活動開展需要用到的物質資源,做好物力資源的調配能夠保證活動開展的效果。財力資源主要是在組織活動時要有充足的資金,并對資金進行合理的分配,能夠保證活動的正常開展。
由雄安新區政府出面,結合相關文化結構和社區組織,了解群眾需求。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過程中,明確活動的對象,做到從群眾出發、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進而完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的工作內容,同時,應做好應急方案,避免在活動開展過程中由于突發事件或者天氣問題造成安全事故或者其他問題等。例如,在實際策劃文化活動之前,相關策劃人員可以利用互聯網或者移動端平臺進行調查的方式了解當地群眾的文化需求,并聽取群眾的意見。在策劃活動的過程中集合民俗民風特點,針對雄安新區文化傳統,安排當地民俗音樂和傳統舞蹈,提升大眾對文化藝術活動的熱情。
總之,豐富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不僅能夠充實大眾的文化生活,對促進國家和諧穩定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俱進作用。在雄安新區,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發展更應該貼合實事,貼近現實,不斷與時俱進。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要結合區域自身特點,合理使用文化經濟資源,從群眾出發了解大眾所需所喜,保證群眾參加活動的趣味性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