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 山西師范大學
信息全球化的推進以及信息在各個領域的延伸,數字出版逐漸成為了主要出版方式,它憑借著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傳播廣泛等優勢逐漸成為整個世界出版產業變革的“先鋒”。雖然我國的數字出版產業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數字版權的發展卻遠遠滯后于數字出版產業本身。同時反過來上限制了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也制約了我國國民的思考能力和創造力。在我看來,制約數字版權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數字出版是一個比較新的出版產業,在其興盛的初期,并沒有形成一套完整健全的版權管理體系,所以相對來說放縱了盜版行為,使盜版逐漸成為一種習慣。我國的法律法規雖然也在不斷彌補這方面的空缺,但是就版權保護的行業規范來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對于數字出版的相對統一的規定,所以在盜版方面仍然有許多空子可鉆。
盜版監管難度較大是影響版權保護的重要原因。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越來越多數字出版形式被大眾熟知,如數字期刊、數字報紙、網絡游戲等,通過電腦、手機等載體傳播的內容會越來越多,各種媒體的整合速度也越來越快,其監管力度很難跟得上,網絡監管只能盡力做到對大型、正規網站以及網絡應用進行粗略的監管,做不到對所有內容的詳細監督,尤其是通過特殊壓縮傳送的文件內容,在不侵犯隱私權的情況下很難監察。況且,無論以怎樣的方式監管,總會有逃避監管的方式產生,監管永遠存在盲區。
隨著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關于數字出版的法律體系也在慢慢建立完善,但是很顯然它在很大程度上滯后于數字出版本身發展,所以很多不具備出版資質的出版商能夠肆無忌憚地參與盜版活動,而不會受到嚴格的懲罰,所以嚴重阻礙了數字出版物版權的保護。
在我國消費者已經習慣的“免費”環境下,版權保護的增強,無疑激發了人們對于盜版的探索,而且這也成為了許多網站謀取利益的重要途徑,網站經營者通過低價提供甚至是免費提供盜版出版物來博取點擊量,獲取經濟利益,并且許多消費者并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侵犯版權的違法行為。例如,在國內網站中很輕易就能搜索到正在影院熱映的電影資源。在這種情況下,版權所有者的權益完全無法得到保護。
我國數字版權在傳播過程中缺乏針對性的保護技術,使得我國數字化行業發展速度嚴重下降。雖然科技在不斷進步,網絡中也開始普及一些數字版權保護技術,我國的一些出版商也逐漸總結出了一些相對有效的保護措施,但是數字版權的兼容性不強、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仍然存在。數碼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多媒體技術也日新月異,所以沒有一個相對宏觀的技術措施是很難使版權得到真正保護的。
在傳統出版物的時代,出版社大多是按照版稅支付的方式給予創作者酬勞,隨著印數的增多,作者的酬勞會越來越多。但是在如今數字出版產業下,在很多電子書閱讀網站中,大多是按照字符的數量來給予作者出版物的版權費用,這種成本相對較低的出版方式讓出版社有利可圖,而且不惜以為讀者提供免費閱讀的機會來換取網站點擊量,同時也給予了讀者之間共享的機會,這在很大程度上使作者的利益受到損害。
數字版權的發展是一個長久性的過程,當下許多部門以及商家都操之過急,在公眾已經完全習慣于無版權限制的情況下,突然增強版權管理,這難免會引發一些反對意見。所以,在保護數字版權的路上,有關部門應該逐漸完善法律行規,給予數字版權一個全國性的認定標準和行業規范,以便于在維權時有法可依。
各大商家首先應該自己提高版權意識,下架盜版數字出版物,或者主動購買有關數字出版物的版權。與此同時,對于用戶的版權收費應該制定在合理的區間內,收費過高也會打擊用戶購買積極性。
相比版權保護機制較為健全的國家來說,我們在技術方面也應該逐漸改進,對于數字出版物的保護,不應該僅僅立足于“防止復制”,更應該專注于保護出版物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合法使用,其中要包括對其使用途徑的管理和跟蹤。
最根本的是提高公眾的版權保護意識,通過多樣化的媒介宣傳方式來提醒人們注意身邊的侵權行為,普及數字版權相關法和維權方式,把維權意識教育加入到學生法律常識教育中,全民提高版權保護意識。
我國的版權保護與許多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還存在許多問題亟需解決。總之,數字出版版權的保護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它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管理模式、技術保護等各個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所以數字版權保護的體系構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也刻不容緩,它關乎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發展進步,我們還需要為此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