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市東海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各種新媒體的出現,進而引起了媒體環境的升級和整合,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個人信息生產和分享的欲望得到充分激發,并且能夠借助互聯網和新興媒體得以實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傳統媒體一直以來的社會地位和協調能力都受到了挑戰,各種業余化信息和新聞的出現逐步弱化了社會公眾對傳統媒體的認知。面對融媒體時代所帶來的沖擊和挑戰,傳統媒體要與時俱進,重新構建自身的新聞編輯力。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媒體行業中新聞產生和傳播的方式,專業的新聞傳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主流媒體的新聞編輯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這是因為在融媒體時代,新聞的普通受眾也具備了生產和傳播新聞的條件,新聞編輯角色的概念發生了變化,當這種轉變借助互聯網在社會范圍內普及開來的時候,傳統的新聞編輯在引導社會輿論、報道突發事件等方面的社會職能就嚴重弱化了。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來重新構建自身的新聞編輯力,那么傳統媒體的權威和功能將會受到更為嚴重的沖擊。
除此之外,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又催生了一批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不良媒體,這些媒體不顧新聞的真實性和公共性,大量生產針對特定目標群體的垃圾新聞。這些垃圾新聞一方面在真實性方面難以保證,為了吸引公眾眼球存在夸張和歪曲事實的成分,容易對公眾產生誤導;另一方面是生產這些新聞的出發點是為了滿足部分公眾的需求,以部分公眾的需求為導向,違背了新聞公共性的原則。要想遏制這些垃圾新聞的產生和推送,就必須加快對新聞編輯力的重構,逐步凈化社會輿論環境。
新聞編輯的專業能力和素養不僅是自身職業發展的籌碼,而且直接影響著新聞行業的發展空間。對于一個出色的新聞編輯而言,扎實的文化功底、充足的知識儲備以及過硬的文字編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還要能夠在短時間內對海量的數據信息進行甄別篩選和質量把關,從中挑選出真正有價值的信息,然后經過專業化的處理形成新聞。這對新聞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編輯能力,大量學習專業知識來鞏固專業基礎,并且要能夠在海量的信息中保持思維和視野的獨立,以確保新聞的價值和質量;另一方面,新聞編輯要加強對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的學習,了解新媒體平臺的運營模式,做到與時俱進,提升新媒體素養和能力。
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新聞生產和傳播方式的改變是不可阻擋的,在重構新聞編輯力的時候要對這一現狀形成共識,然后積極尋求傳統新聞媒體同融媒體時代的融合,加大在新聞編輯領域的創新力度,避免舊的管理制度限制新聞生產力的發展。在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力的構建涉及到新聞平臺、新聞渠道和經營管理方式等方面全新布局,為確保各項構建工作的順利落實,首先應該制定一套新的制度和體系來提供支持和保障,確保新聞編輯業務逐步走向信息化、便捷化和優質化。傳統媒體行業的新聞編輯也要加強職業危機意識,正確看待新媒體發展的方向和優勢,積極擺脫傳統思維的束縛,逐步轉變自身的新聞編輯理念,提升參與融媒體建設的積極性。在實際工作中,新聞編輯要注重關注公眾新聞和大數據新聞,在實際編輯工作中大膽探索,尋求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逐步優化編輯的方式。
在構建新聞編輯力的過程中,要做好傳統媒體同新媒體之間的融合,加強在思想認識層面的共識,在融合中尋求新聞媒體發展的新出路。在融合的過程中,傳統媒體要認識到新興媒體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支持下所具備的優勢,尋求借助新媒體來提升新聞編輯影響力的措施。伴隨著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的媒體平臺的出現,新聞生成和傳播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借助新媒體多元的傳播渠道,新聞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都能夠大大提升,所以傳統媒體要進一步深化同新媒體平臺的融合,這樣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打開了我國新聞媒體行業發展的新局面,面對融媒體帶來的沖擊和變革,為了減輕業余媒體對社會公眾認知帶來的偏差影響,主流媒體要加強對新聞編輯力的構建,重新明確新聞的思想定位,加大創新力度,促進傳統媒體同新媒體的融合,借助新媒體的優勢來提升主流媒體新聞的影響力和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