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縣廣播電視臺
當今我們進入了新媒體時代,人們接收信息的途徑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媒體,如報紙和廣播等,而新媒體的傳播信息方式已經逐步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最為重要的方式。通過新媒體信息的傳播,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及時獲取相關信息,提高工作的效率。為了能夠提供更為及時有效的信息,對于電視新聞記者的綜合素養和專業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同的采訪面對著不同的環境,對于電視記者來說是工作的難點,也是挑戰,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觀眾的需求,調動觀眾想要繼續觀看節目的興趣,新聞記者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采訪技巧,吸引觀眾,在新媒體時代下形成自身較為獨特的優勢,才能夠不被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所淘汰。
與傳統媒體不一樣,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主要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比傳統媒體傳播的速度更快,范圍更廣,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人們不斷在接收新的信息,一方面能夠擴寬自身的知識面,而且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在傳統媒體時代,人們只能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報紙或廣播等上面接收到有價值的新聞信息[1]。而新媒體時代不再局限于時間和地點,電視記者在采訪的時候還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來向觀眾傳遞信息,觀眾可以通過手機和電腦隨時隨地接受信息,觀眾接收信息方式的改變使得新聞信息傳播速度之快,這在很大程度上就對新聞記者的采訪技巧要求越來越高,因為要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采訪出有價值且觀眾感興趣的新聞,這樣才能夠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時代的發展也在不斷改變著觀眾的思想觀念,對于電視記者采訪的新聞所涵蓋的內容也是越來越廣泛,在傳統媒體下電視記者只需要負責對采訪者進行提問,設計好問題是最為主要的,然后根據受訪者所回答的信息,從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2]。而在新媒體時代下,對于新聞記者的要求越來越高,電視新聞記者不僅要設計好的問題,充分了解當今時代觀眾的特點和所感興趣的新聞,而且還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及時有效地向觀眾傳達有價值的新聞,電視記者要非常熟練地掌握好新媒體的傳播工具,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要對所采訪到的信息進行技術處理,不斷完善新聞內容。
在新聞行業信息傳播速度之快對于新聞記者的采訪要求越來越高,未雨綢繆對于記者是非常關鍵的,在進行采訪之前必須要做好準備工作。記者采訪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獲取觀眾感興趣并且有價值的新聞,所以在進行采訪之前,記者要充分了解當今時代觀眾的心理以及所感興趣的新聞話題,每個時代的觀眾所感興趣的話題都會有所不一樣,因此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熱點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采訪之前,為了能夠提高電視采訪的效果,從觀眾所感興趣的話題開始列出提綱,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所列出來的問題也應該有所差別,而且必須要有針對性,所提出來的問題既要對觀眾有所引導性,又要保證受訪者在回答的時候信息是有價值的,不能夠是“很好”“不錯”等回答[3]。比如記者要采訪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在進行采訪之前就必須要了解這個企業家的性格、特點和興趣等,還要對其企業有充分的了解,充分掌握企業家的資料,收集當今觀眾對這位企業家或者企業所感興趣的問題,在進行采訪的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才能夠有效避免問一些無意義的問題,在采訪的過程中控制好節奏,才能夠更好地保證采訪能夠順利完成,達到想要的效果,滿足觀眾的需求。
對于記者來說,針對一些事件,記者所提出的問題是一個記者專業素質的體現,在新媒體時代對于記者提問技巧要求越來越高,首先,要想提高記者的提問技巧,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要針對不同的采訪對象,所采取的提問方式也是要有所差別的[4]。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和性格,為了能夠更好地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為了能夠保證采訪活動順利進行,充分結合背景材料,提問要循序漸進,提出觀眾最為感興趣的問題。其次,記者要始終堅持提問時要心系觀眾,而在采訪過程中要密切關注采訪對象,站在觀眾的角度去了解觀眾所感興趣的問題;最后,記者要隨時調整好談話的策略,避免在采訪過程中出現尷尬,可能在采訪過程中會遇到不配合的受訪對象,記者要隨時應變,不斷改變采訪的態度,充分對受訪對象進行引導,為受訪者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記者在提問的時候需要自己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知識儲備和社交能力等,提出來的問題是一個記者綜合素質的體現,適時提出相應的問題,獲取觀眾感興趣有價值的答案,記者在進行采訪之前,不能夠在采訪之前就以偏概全,下結論,先入為主,這樣非常不利于獲取最為真實有價值的信息。
對于記者來說,學會如何提問,提問的內容很重要,但是對于電視采訪來說,記者學會傾聽也是非常關鍵的。記者學會傾聽采訪者的心聲,在其中獲取的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所以,記者要不斷提升自己對新聞的辨別能力,對有價值的信息進行篩選,學會傾聽不僅能夠幫助記者建立好良好的人際關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保證采訪能夠順利進行。有時候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受訪者可能會說出與采訪話題無關的話,這就要求記者能夠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受訪者的心聲,從中獲取相關信息,記者有耐心地傾聽能夠調節好采訪的氛圍[5]。為了能夠提高新聞價值的辨識能力,這要求記者必須要迅速判斷出事件的意義和吸引觀眾的點,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保證新聞的價值。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始終要尊重采訪對象,記者對采訪者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采訪的效果,同時這也是記者綜合素質的表現。由于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受訪者不再對記者具有傳統媒體時代下的敬畏感,受訪對象能夠充分利用當前新媒體媒介來發表自己的言論,不同的采訪記者所面對的環境也不一樣,在每個地方記者采訪要入鄉隨俗避免在采訪過程中出現沒必要的尷尬。對于受訪者的回答要認真做好筆記,不能夠輕易打斷受訪者,以避免發生不愉快。
在新媒體時代,記者采訪需要記者要有豐富的知識,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出問題,并且迅速提取出有價值的內容,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需要各個領域的知識,因為在采訪過程中不可能直接去問想問的問題,在切入想問的問題時可能為了調節氣氛,會聊一些受訪者所感興趣的問題。對于不同的采訪對象,由于他們來源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興趣、性格和工作都會不一樣,記者為了能夠采訪好不同的采訪對象,必須要擴寬自己的知識面,所以記者在平時要多積累一些知識,對于不同領域的知識可以不是特別專業,但是必須要保證有所了解,在和受訪者聊天的時候才會有一個良好的氛圍。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采訪方式,對于記者的要求越來越高,新媒體時代不僅僅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而且對于記者的采訪方式和內容都有著很大的影響,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記者的采訪技巧,記者必須要做好訪前的準備,學會傾聽,提高對新聞的辨別能力,不斷擴寬自身的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