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跨入21世紀以來,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融入了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進程,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與世界接軌已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作為社會文化教育發展的風向標,高等教育也積極嘗試改革與發展以應對新的形勢變化。其中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大學里的公共英語教育正在向專業英語教育發展轉變。這是因為當今社會對大學生外語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用人單位希望畢業生不僅具備運用英語進行日常溝通交流的能力,還期待他們能夠運用專業英語知識解決行業內相關問題。因此,采用英語進行專業教學、掌握專業英語知識正日益成為廣大師生的迫切要求。
專業英語,又稱“專門用途英語”(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指的是為某一個特定學科方向而開設的英語課程,包含“特定的專業”和“英語”兩個方面。《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專業英語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專業英語教學要全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完成從基礎英語向專業英語的過渡,培養學生在一定工作環境中運用英語開展實際工作的交際能力。”
然而,長期以來,由于缺乏強有力的師資力量和系統完善的教材體系架構,加上很多高校之前過于關注四、六級應試成果等多重因素,專業英語教學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另外,雖然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均按照教育部要求開設了專業英語相關課程,但由于缺乏成熟系統的教學模式,加之教學內容往往過于寬泛、淺陋,大多是教授一些專業詞匯、閱讀一些專業文章,并沒有切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此也未能培養學生的有效運用能力,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專業英語教學未取得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之一是因為缺乏系統完善的專業英語教材體系,而打造這樣一套全面系統的專業英語教材絕非易事。
在編寫專業英語教材時,首先必須考查掌握學生的真實英語水平和能力,其次還要把握學生對本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理工科專業英語教材在內容上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必須英語知識和專業知識并重,專業知識點需要吃透,語言基本功的鍛造同樣不可忽視。
目前國內很多開設專業英語的高校還是習慣選用國外英文原版教材的影印本,市面上一些自編的專業英語教材也有盲目照搬國外原版教材的現象,一來教材難度大大超出,二來一些專業用語國內外表述不同,也容易造成誤解,并且,沒有結合我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習慣,再者市面上已有的專業英語教材通常也是不同的出版社零散推出的幾個品種,沒有涵蓋大多數學科的系統的全品種系列叢書。
基于上述情況,我社于2017年便正式啟動了“科技英語叢書”出版專項計劃,旨在出版一整套以理工科專業英語為導向的“科技英語叢書”,以滿足不同院校不同學科設置下的自由選擇。計劃一系列推出50本以上,覆蓋所有的主要理工學科,包括土木工程專業英語、建筑學專業英語、計算機專業英語、化學專業英語、化工專業英語、電氣工程專業英語、自動化專業英語、交通工程專業英語、采礦工程專業英語、電子與通信專業英語、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汽車工程專業英語、水文地質專業英語、復變函數專業英語、解析幾何專業英語、電磁學專業英語、光學專業英語、機械工程專業英語、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經典力學專業英語、生物與制藥工程專業英語、電動力學專業英語等等。該叢書旨在以專業基礎理論為載體,培養讀者閱讀和翻譯專業英語文獻,以及運用英文進行口語表達和學術論文寫作的能力。
不同于使用對象廣泛的公共英語,專業英語針對的是某些特定專業的學生,因此,在選擇教材時要兼顧英語語言點和專業核心知識兩方面。所選素材必須既要傳遞該專業的學科知識,又要反映本學科的語言文體特點,專業術語運用需嚴謹規范。由于理工科專業分類繁多,很多一級學科下面還包含眾多二級甚至三級學科,內容層面很難完全覆蓋,因此,在內容設置方面不宜太“專”、太“小眾”,而應盡量選擇主要學科方向的基礎知識和重點內容。
“科技英語叢書”要求所選篇章均語言規范、內容前沿且科技含量較高、富有時代氣息,融科學性、專業性、時代性、趣味性、綜合性于一體。在提高學生專業知識水平的同時擴大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打好英語的基礎,全方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素養和英語運用能力。
叢書遵循大“同”小“異”的編寫原則,即叢書采取統一的編寫體例,但每本書在細節設置上可作適當調整。每本教材分為單元導語、專業文章閱讀、文后注釋、單元練習、篇章翻譯、科技論文寫作、專業學術信息、詞匯表和專業口語表達幾個板塊。每個單元選取與該單元主題相關的專業英語文章3 ~ 5篇,每篇1000字左右,文章內容以該專業領域的相關基礎理論為主,適當增加學科前沿內容。語言難度適中,要求嚴謹而不失活潑,以大學英語六級難度為宜,避免因生詞(不包括專業術語)過多、句法太復雜而讓學生產生受挫感,進而影響他們對語言技能的習得。練習的形式可以根據專業的不同靈活設置成閱讀理解或術語翻譯等,考查學生對所選文章的理解程度,可以采取提問、判斷正誤、完形填空、單項選擇、英譯漢或漢譯英等形式。專業學術信息可提供與本學科領域有關的發展史、學科趨勢、領軍人物、重要期刊、學術會議、學術網站、數據庫、檢索工具等方面內容。
目前,“科技英語叢書”已陸續出版了20多種,該套教材的出版彌補了當前理工科專業英語系列教材的空白,是較早成體系的一套理工科專業英語教材,有很多創新和普及性,在國內眾多高校試用后,對于專業英語的教學起到了很大的輔助作用,也取得了良好的反響和效果。
但是這一套教材在使用過程中以及在匯總意見修訂的過程中還是發現了不少問題,主要問題如下:
(1)創新性還不夠。受多年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影響,本套叢書的編寫還是難免有常規原版教材的影子,教材難度梯度的設置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有待改進。
(2)在教材的使用中還暴露了很多教學的弊病,例如教學模式單一。很多專業英語課堂采用的還是灌輸式的“啞巴英語”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向學生“強行輸入”知識,卻鮮少給予學生“輸出”的機會。這種填鴨式的教育,很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學生所取得的進步也會十分有限。
(3)師資相對匱乏。理想中的專業英語教師應同時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熟練的英語表達能力,甚至可以全英文授課,但目前很多學校缺乏這樣的師資力量。英語專業的教師往往缺乏對理工科專業背景知識的掌握,而理工類專業的教師英語水平又稍顯欠缺,就當前形勢來看,能集理工科專業知識和高水平英語教學為一身的教師屈指可數。
針對上述問題編者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討,對教材也進行了調整、修訂,以期進一步完善。但是完全達到非常滿意還需要不斷地進行修改,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實踐的檢驗。
完善專業英語教學是時代賦予的課題,是大勢所趨,而作為其中重要一環的專業英語教材開發與建設意義重大。一套優秀的教材,不僅可以提供學生求知所需,還能更好地服務教學,輔助教師更高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為了進一步完善“科技英語叢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堅持著眼實際、思路創新。面對專業英語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要,不能盲目地為了編而“編”,教材必須按照自身教學和需求來進行組織策劃,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語言和專業知識水平,按照《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創造性編寫。
(2)加強師資建設。學校應高度重視理工科專業英語教師的培養和儲備,加強這方面的教師培訓工作,提高師資水平。
(3)改革教學模式。轉變傳統的教師主導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角色應由傳統的“課堂控制者”轉變為“組織者”和“引導者”,運用一系列交互式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幫助學生提高與成長。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成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教材是知識學習的重要源泉,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媒介。教材出版非一日之功,需要多年的教學研究和成果積累,方能厚積薄發。一本優秀教材的誕生更是需要很長時間來打磨,才能鍛造出精品,才能經受住市場的考驗,教材出版的背后還蘊含著對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研究和推進,要敢于突破,敢于嘗試,不斷豐富和完善教材體系,這不是一本教材就能達到的,故整體的轉型和教學改革也是必需的。
我們希望學生們通過對“科技英語叢書”的學習,既可以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素養,同時又能進一步夯實外語基本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成為社會真正需求的復合型專業英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