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機技術發展至今已經出現了例如云計算的分支學科,而大數據是相繼云計算出現的新的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來源于用戶各種不同的變化,反過來又會對用戶的行為需求等方面產生一定的影響,面對這種發展態勢,圖書館作為信息的一種承載者自然對大數據技術發起了一系列研究。雖然大數據技術隨著近些年的發展已經在相關學術界有了廣泛的關注,但是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仍然缺乏一個具體的認知,由此本文根據對大數據的分析來尋找將其利用在大數據工作當中的辦法,以期對相關工作中帶來幫助。
關鍵詞:圖書館;大數據;信息服務;綜述
為了尋找出大數據在圖書館中如何工作首先需要探討大數據在我國圖書館工作中的發展情況,本文針對這個問題主要通過文獻閱讀以及系統分析法來完成,以得到一個完整的,系統的發展論述結果。下文有我國圖書館大數據工作的現狀以及相關特點展開,對大數據使用的意義以及不足分別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關實例。
1 我國圖書館界針對大數據的研究現 狀及特點
針對于我國大數據的應用情況筆者綜合研究了我國知網期刊的相關數據庫以及一些十分專業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的論文數據庫,除此之外改綜合借鑒了中國的重要會議數據庫以及國外其他類型的比較優秀的數據庫,在此基礎之上還檢索了2003年到2013年這十年來所有的文獻,根據以上所有資料顯示的大數據應用情況來看的話就可以發現我國圖書館界的大數據研究有幾個十分明顯的特征:
1)在圖書館現有的資料之中有關大數據的論文數量正在不斷的增加,以2011年為分水嶺,在此之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大致都是計算機的大數據量體系結構,在此之后開始出現了一些專門研究大數據的論文和資料,并且這些資料的數量也是在快速的增加;2)所有有關大數據的論文之中最主要的都是一些研究計算機和管理的期刊,通過觀察就會發現有關大數據的所有論文之中必然離不開計算機和管理,就是在我國近幾年的所有期刊之中也是這樣的情況,這也就說明在我國的圖書館界大數據理論的研究和應用是呈現出一個交叉研究的狀態的;3)還有一個特征就是圖書館界大數據論文的研究整體呈現出來了一個多樣化的特征,而且大數據研究的重點十分的突出。在一些計算機類的期刊上邊就可以發現很多都是研究大數據技術結構和設計的內容,在有關管理的期刊上邊大多都是有關大數據理論知識的探究和現實應用情況等。4)除此之外就是我國的圖書館界對于大數據的應用研究的重視度遠遠不夠,而且很大一部分內容依然停留與大數據的理論只是介紹方面,很少會涉及到大數據在圖書館中的實際應用情況和研究。
2 我國圖書館界大數據研究的主要內容
2.1 大數據的內涵、特征、應用范圍等基礎理論
大數據技術屬于信息技術的一種,雖然在近些年取得了可觀的發展,但是依然存在著許多沒有被解決的問題,所以需要從大數據本身抓起,只有研究清楚大數據的內涵特征,以及相關應用范圍,才能有效的在圖書館工作中開展,但是對于大數據在圖書館工作中的應用,我國相關領域的工作者有許多不同的看法,現階段最有影響力的有以下幾位學者的表述:首先是楊海燕,她認為大數據是數據量大,數據形式多樣的一種非結構化的數據,他認為大數據有種類多,規模大的特點,工作時候一般會與云計算技術相互聯系;韓翠鋒則認為大數據是多種數據的總和,包括結構化,非結構化,半結構化等,并將大數據的特征總結為種類多,流量,數量,容量大,以及價值高幾點,她認為大數據的工作重點應當放在數據工作與處理當中,而不是單純的存儲;還有一種見解,認為大數據的大指的是數量打,認為數據數量大到一般的工具對其難以實現有效利用,認為利用大數據的難度較大,一般可以應用在公共服務與市場營銷領域當中。
2.2 大數據為圖書館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有關大數據的很多研究者一致認為在圖書館之中應用大數據是一個十分明智的選擇,但是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還是會發現大數據依然會給圖書館帶來一些難題。韓翠峰曾經提出大數據在圖書館中的應用既可以帶來良好的機遇也能夠給圖書館帶來新的挑戰。因為大數據的海量信息的處理和存儲無疑會給圖書館的存儲能來帶來難題,而且在大數據發展之下的圖書館為未來勢必會朝著高標準的信息服務方向發展,而且必須要能夠處理一些比較復雜的數據和信息,在此之后韓翠峰提出大數據時代圖書館面臨的挑戰主要表現在圖書館需要持續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才能滿足大數據的要求,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圖書館的主要資產都是依靠大數據來進行運行的;其次就是在大數據的背景之下圖書館必須要增強用戶數據處理的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這樣圖書館才能依靠自身良好的服務模式來應對大數據帶來的所有的機遇和挑戰。
2.3 圖書館應用大數據的策略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整理研究,筆者了解到在圖書館應用大數據對策的文獻并不多。容春林和王清都研究了公共圖書館處理大數據的策略。容春林認為,公共圖書館在應用“大數據”時應采取的策略包括:提高大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建立高標準的大數據分析和處理相關知識服務;高度重視大數據的隱私。王青認為,公共圖書館在處理大數據時可以采取的策略是:倡導人文關懷理念;創建虛擬圖書社區;發展區域合作聯盟。其他學者提出,大數據時代的圖書館應采取以下策略:建立數據管理部門和機構,制定數據管理政策,統一管理大數據;構建圖書館的大數據結構,研究和解決與大數據相關的技術問題。以及培訓高質量的大型數據管理圖書館員。
3 研究的積極意義和作用
圖書館一直是研究和應用新信息技術的“重點城市”,大數據也不例外。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國圖書館界掀起了大數據研究的“熱潮”。相關科研成果不斷涌現,發表學術論文不斷增多,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研究。大多數學者都看到了大數據給圖書館發展帶來的良好機遇,以及利用大數據實現服務體系創新的可行性。同時,他們意識到圖書館在應用大數據方面面臨的挑戰。這樣,大數據成為我國圖書館界的一個重要研究熱點就不足為奇了。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系統地研究了圖書館和大數據的相關問題,研究了大數據在圖書館的使用方式、技術實現、服務模式的改進和創新以及大數據的應用策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一步深化和積極開展大數據戰略在圖書館應用的實證研究。
4 結語
通過以上內容的論述,可以發現我國圖書館工作界對將大數據引入圖書館工作有很高的,而且相關的文獻仍然處于一個上升的趨勢,研究方向多樣,而且有一個較為突出的研究重點:大數據在圖書館工作中的內涵與特征,以及大數據在圖書館工作當中具體的應用范圍。大數據技術的出現給圖書館工作帶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想要利用好這個機遇就必須要解決一些面臨的挑戰,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數據在圖書館工作中缺乏較高的創新意識,雖然已經有很多的理論研究,但是難以通過實際的工作來實現,而且對這方面缺少較高的重視力度,這對圖書館工作的發展都是不利的,所以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認識,以實現向圖書館工作引入。
參考文獻
[1]楊海燕.大數據時代的圖書館服務淺析[J].圖書與情報,2012(4):120-122.
[2]韓翠峰.大數據帶給圖書館的影響與挑戰[J].圖書與情報,2012(5):37-40.
[3]張文彥,武瑞原,于潔.大數據時代的圖書館初探[J].圖書與情報,2012(6):15-21.
作者簡介
蘇海敏(1988-),男,漢,浙江省文成縣人,本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信息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公共圖書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