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蕾放
摘 要:在社會保障水平目前的發展狀況下,我們進一步對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的適應性關系進行了研究。在社會保障制度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社會經濟增長會遠遠落后于社會保障水平的增長,從而對社會產生不良影響。近幾年,我國社會保障水平除了農村社會保障水平增長波動性較大以外,基本上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農村社會保障水平增長波動性較大的原因是農村的社會保證制度待完善。因此,需要對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的相適應。
關鍵詞:社會保障水平;經濟發展;適應性關系
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需要更注重與社會保障相適應。本文通過對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問題及對策進行分析與研究,并且有利于推動構建和諧社會。使社會保障制度真正的發揮其"安全網"和"穩定器"的作用。
1 社會保障制度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及其現狀
1.1 社會保障制度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首先社會保障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社會環境。社會保障有利于消除社會矛盾,避免社會矛盾激化,維護社會安全與穩定。社會保障可以通過改變基金的供求來調整社會的總供給和總需求,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由于中國社會保障事業嚴重滯后,居民消費預期降低,中國消費市場難以啟動,影響了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對于社會保障通過對工人的多方面保護直接促進經濟發展。例如,社會保險不僅是勞動力資源配置的關鍵機制,也是提升勞動者身心素質的重要保障機制。從而起到促進經濟發展的直接作用。最后,社會保障的發展也可以促進第三產業特別是服務業的發展,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就業問題。
1.2 社會保障制度與經濟發展的現狀
在近年來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依然呈現著緩慢的增長并且有回落,對于我國的東南沿海經濟的推動力明顯減,國家對落后的中西部的扶持明顯增強,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有一個明確的區域性,出現這些問題的出現是由各種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這些因素對社會保障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近年來,中國逐漸認識到社會保障的重要性。因此,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也實現了質的飛躍。農村低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新農村保險三大保障體系的實施,反映了中國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視,同時,社會保障的重點逐步由城市向農村進行轉移。在向農村轉移的過程中,對于城市的建設也在不斷的發展,加強了養老保險的轉移接續。在十八大召開前.國家制定并頒布了相應的社會保障體系理念的建設,通過構建"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全民共享的戰略目標。對于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來說,比如對于新農合與新農保、相應的財政補貼等都是國家財政的大量投入,以確保這些保障項目的真實可靠運作,并且為農村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質基礎。
2 社會保障制度與經濟發展適應性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
2.1 社會保障制度與經濟發展適應性問題
首先對于我國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來說,其經濟的發展需要與社會保障水平相適應。對于社會保障不僅僅是需要于我國的社會經濟轉型相適應,而且還要于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相結合,才可以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由于我國當前面臨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保障體系與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其次對于社會保障制度來說,其缺陷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經濟轉型。由于中國以前的社會保障制度的保障的范圍比較小,所提供的服務是相對比較低的水平。主要目標是生活在貧困的人們,而更多的是在道德層面的一種救濟。其次,在中國城市和農村地區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主要是由于中國目前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導致的。從而無法改變收入差距的大小,從更加增加了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從改革開放到如今,我國對于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對象基本都為城鎮居民,對于農村的社保體系并沒有完善,內容也較為簡單,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最后就是當今的社會保障制度無法滿足老齡化的需求。隨著中國開始進入老齡化階段,中國的經濟水平還沒有達到相應的水平。在這個階段,中國的社會保障水平可以沒有達到承擔改善醫療和生活的老年人的標準的重擔。因此,有必要相應地調整社會保障制度。
2.2 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對策
首先要調整社保的各項支出與當今的經濟增長相適應。相關部門要嚴格控制在各方面的社會保障支出的增長速度,特別是把握增長過快的情況,使之能夠適應經濟增長速度是。優化其社保支出的結構,在各類社會保障,協調各類的社會保障體系,以防止社會保障支出的過快增長的各項支出的比例。二是增加社會保障支出,完善社會保障。在適應經濟增長水平的前提下,增加社保支出,從而提升社保水平。之后就是對于減小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的差距。對于城鄉社保制度存在區域性的,對于這種狀況的來說,是需要我國出臺頒布完善相關的措施與方法。同時要解決農村人口大批量的涌向城市的現象,加強對于弱勢群體的關注。最后,需要完善對老齡化的相關社保制度。首先,可以延長退休的年齡。在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我們國家的人均壽命也在不斷增加,離職退休員工在占有總體就職人員的比例不斷增加。因此,需要完善對老齡化的相關社保制度,有利于經濟的增長。
3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社會保障體系可以充分發展的早期階段發揮作用,是因為社會和經濟增長低于社會保障整體水平的。因此,社會保障制度與經濟發展的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對于社會保障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障的物質前提,所以,在提高社會保障體系的水平,有利于我國當今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孟一君.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的適應性關系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07):67-68.
[2]王少玲.探究分析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的適應性關系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7(16):139.
[3]孫翌華.社會保障水平和經濟發展的適應性關系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1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