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麗娟李研科
(北京市昌平衛生學校)
中職是中考后學生分流末端學生實屬無策的一種選擇,學生整體素養偏低,尤其文化基礎薄弱,加之中等職業教育因其教育的指向性明確,針對專業教學或技能教學的研究較多,公共基礎課教學一直處于弱勢,特別是中職數學課程,因為生源基礎問題,向來是教學的難點。中職數學教學存在學生學習價值不明確、學習沒有選擇性、缺少有力的環境支持等制約。如何破解這一難題?筆者認為,在教育對象無法改變的前提下,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和課程內容的特點,構建適合中職數學的教學方法是關鍵。
近年來,美國興起的“翻轉課堂”,翻轉課堂也稱反轉課堂或顛倒課堂,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改變傳統教學中師生角色,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重新規劃,實現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被加拿大《環球郵報》評為2011年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國內外已有多名教育者研究了翻轉課堂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本文就不在此做贅述。鑒于我國的實際情況,基于移動信息化教學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前景。2012年,Zaid Ali Alsagoff教授表示,翻轉式教學的最大挑戰不在于如何制作視頻,如何進行有效的“線上”活動,而是如何創造鼓舞人心,面對面的課堂學習,這對翻轉課堂的實施方式提出了要求。
“教練”一詞源于體育界,它既可以指某類人,也可以是指某種技術或方法。傳統的教學或者課堂上,教師是主角,學生都是被動的接受主體,教練式教學中,在“師”與“生”“教”與“學”“講”和“練”的關系上都是強調學生為主體,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角色是“教練”,主要通過點撥式的教學,類似體育競技中教練對練習者進行賽前指導,學生真正的知識掌握就如同運動員參加比賽的過程,教練不可能代替運動員上場,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去學習,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究能力。
基于教練式教學法的翻轉課堂是翻轉課堂的一種實施方式,突出課前、課后教師主導作用及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教師以“教練”的方式點撥學生,授之以漁,學生自主完成學習內容。
結合筆者所在的教學環境及所教授的對象,探討基于教練式教學法的翻轉課堂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1)課前準備。首先,教師需要幫助確定的學生代表重建自信,突破心理障礙,勇于面對自己的弱項,挑戰身份轉換。其次,學生在備課過程中知識的準確理解、重難點的把控、練習題設置都需要教師悉心指導,多次修改、完善。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中職校學生已經全部擁有智能手機,且能夠熟練掌握智能手機的操作,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信息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做好了應用互聯網進行課堂學習的準備,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智能手機查閱相關資料利用手機軟件制作個性化PPT教學課件,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2)課堂實施。課堂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代表在班級授課,教師需根據課堂狀況隨機調控,對學生代表的授課及班級整體效果及時點評反饋。
(3)課后延續。對于每次課學生代表后續學習狀態的追蹤關注需持續,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被激發出來,課程學習就沒有那么困難了。在班級制造此種授課模式的蝴蝶效應,帶動其余學生的轉化,改善班級整體教學氛圍。
設置調查問卷發送給實驗班學生,問卷共11題,調查數據統計結果由問卷星后臺自動生成。統計結果顯示學生對基于教練式教學法翻轉課堂的支持度達到69.23%,88.46%的學生認為能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同時對于學生代表講課的課堂時間分配及剩余時間的課堂教學安排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從統計結果中可以明顯看出基于教練式教學法的翻轉課堂能向學生提供激勵、指導、訓練,達成外部培訓和自我學習的良好互動,激發學生自我學習潛能,優化心智模式,實現學習效率的最大化。兩學期學習成績對照實驗班及格率增長40%,相比對照班提升更顯著,說明基于教練式教學法翻轉課堂授課相對傳統授課對于班級整體成績的提高有明顯促進作用;同時實驗班優秀率沒有變化,教師參與度高的對照班有所增長,從另一方面說明,教師作為專業知識的傳授者,對于學生更深入的學習有非常必要的引領性作用。
為了檢測基于教練式教學法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兩個教學平行班中選擇人數相對少的A班為實驗班,進行新的教學模式,B班為參照班,做數據對比,小容量班級更利于組織開展新的教學模式。學生是具有不同屬性的鮮明個體,有很大的差異性,首次“學生教師”的選擇至關重要。在首次授課前教師指派A班2名男同學做代表,這兩名學生代表在班級中數學基礎相對薄弱,具有當前整體學生學業水平代表性,易于觸發學生共情,有說服力;同時這兩名學生自尊極強,一旦說服去嘗試就不會放棄,在班級有一定的表現欲。合適的人員選擇對于新授課模式的展開能起到關鍵的示范作用。
中職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學習動力不足,有很大的學習挫敗感,心理障礙明顯。教師在任務實施各個環節要對學生多給予針對性的正向評價,讓學生代表感受到教師、同學的共同肯定,重拾學習信心,解決學習困境中心理障礙這一首優問題。在后續教學中持續追蹤關注,學生自我價值感得到認同,促成主動學習的長效機制。
此種授課模式中,班級學生角色不同,講課者、協助講課者、聽課者的課堂的參與度有所不同。雖然經過了“教練”的指導,“學生教師”能較順暢地完成自主學習、備課、講課一系列任務,但是鑒于講課學生整體認知水平及綜合能力,聽課者的課堂參與度及整個教學過程后最終的學習效果如何保證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做好把控。
相對傳統教學模式,基于教練式教學法的翻轉課堂,以自主學習為核心,把課堂時間交給學生,把學習內容交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強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以“教練”的角色指導學生逐步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并體驗學習的過程和自我獲取知識的樂趣。改變教學方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同時逐步提高中職學生的數學成績及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