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勇健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逐漸打破傳統作息規律,夜生活在人們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漸提高。街道作為城市的骨架,是一座城市對外展現自身特色最直觀的場所,同時也是人們享受夜生活的主要空間,所以街道夜景觀空間的好壞就顯得十分重要。文章從對街道夜景觀影響較大的連續性入手,研究其如何形成、外在表現及應用,并在此基礎上分析街道夜景觀與連續性關系,討論連續性街道夜景觀設計中的相關要素,提出基于連續性的街道夜景觀設計要求。
關鍵詞:連續性;夜景觀;設計要求
一、連續性概述
(一)連續性的概念
連續是持續不停的、不間斷的意思,連續性是指處在連續的狀態,或是一個序列中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人在觀察事物時,按照一定規則連續排列的同類元素容易被認為是一個整體,這種規律被稱為連續性原則,即所謂的知覺連續性原則。也就是說,大腦會將我們所看到的視覺形象按照一定規則進行簡單的連續組合,例如,呈線條排布的點會被認為是一條完整的線而不是單獨存在的點。
(二)連續性的外在表現及應用
現實生活中諸如星座命名、空間的組合、平面設計等都有連續性的應用。通過對連續性的研究,將原本混亂的元素形態歸于整體、有序。通過圖形的連續組合,使原本不會引起觀眾注意的散亂圖形,因連續重復并置而產生強烈的魅力,從而提高注目性[1]。
二、連續性在街道夜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一)街道夜景觀的空間構成
夜景觀作為街道界面的夜間再表達,其本質上是燈光對街道各個界面的表達。其主要由水平、垂直等虛空界面構成。
1.安全舒適、具有引導性的水平界面
水平界面主要由車行道、人行道的燈光界面構成,車行道照明主要是給駕駛員提供一個可見度高、駕駛舒適的行車條件,要求路面亮度、均勻度等功能性指標達標。人行道則更多地要考慮到人性化,地面照度適中,不能存在明顯暗區,避免安全隱患的同時具有一定的燈光引導性。
2.尺度適宜、體現街道特色的垂直界面
垂直界面主要由沿街建筑以及行道樹、燈光小品等的燈光界面構成。沿街的建筑界面是人們體驗街道時最先注意的,燈光對建筑表達的好壞、尺度對街道夜景觀空間有著很大影響。行道樹、路燈、燈光小品等構成的界面則是對街道夜景觀空間的點綴提升。
(二)街道夜景觀空間形態與連續性的關聯
從空間形態上看,街道夜景觀空間是一種線型空間,它具有“動”與“續”的特征,在其中活動,人會有一種被引導的心理暗示,連續的空間加強了這種引導,同時通過一些燈光的表達也更加深了印象。街道充當著城市空間線路上各個形象要素的組織者,其夜景觀空間的連續性加深了人們對城市的認知[2]。
(三)街道夜景觀連續性的影響要素
1.街道空間界面的連續性
在夜晚,人們對城市街道空間產生的印象,主要是照明對各個街道空間界面表現的組合,以及各種燈具、光雕塑等產生的虛空的界面[3]。在連續性街道空間中,這些界面都相對連續,這也實現了視覺上的連貫與統一,使夜景觀可以更好地展現其特色,也加強了夜景觀整體的形象性與識別性。同時在生理、心理上都極其符合人們的需求,這也是吸引人群駐留的一個主要原因。所以說街道界面本身的連續性對街道夜景觀的連續性的影響巨大。
2.燈光對街道界面的表達
燈光是街道夜景觀營造的主要手段,其光色、色溫、亮度、角度以及表現手法都對街道夜景觀有著巨大影響。過高的亮度、突兀的色溫、過于鮮艷的光色、照明的缺失都會破壞街道夜景觀的連續性、整體性,使得街道夜景觀空間變得不均衡、不柔和、不系統、品質低的同時造成大量光污染,空間變得破碎、感受不舒適。
(四)打造連續性街道夜景觀的意義
1.展現街道夜景特色
人在對街道夜景觀認知的過程中,會對連續性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因為有連續才會有秩序,完整連續的夜景觀界面是美感特征展現的前提[4]。如果其中缺少了一部分,那么連續性就會被打破,從而導致其夜景觀變得凌亂無序,形式感缺失,最終無法準確表達街道形象。連續性的街道夜景觀利用各類照明手法以及現代技術,并與景觀設計相結合,通過燈光對街道界面進行相應表達,建立起光的造型、韻律和節奏,對行走在街道中的人形成連續穩定的知覺刺激,從而使人產生連續性的空間知覺體驗,加強街道夜景觀空間的整體性,使得街道夜景觀賞心悅目、展現街道夜間特色。凱文·林奇認為可識別的街道應具有連續性,可識別的街道夜景觀同樣需要連續性。
2.安全性的要求
美國社會學家馬斯洛在《人類動機理論》一書中提到“需求等級”,其中安全需求的等級僅次于生理需求。街道是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它的安全性尤其是夜間的安全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街道在夜間繼續發揮其作用的重要保障。通過光對街道界面連續而明確的表達,營造出一個連續的光環境空間,可以使街道在夜間同樣做到可識別,避免街道界面在夜間表達中存在大面積暗區、不連續,這也是對人們心理上的一種安撫,使人們在夜間愿意走上街道,使用街道,對街道人流量起一個提高作用。
三、基于連續性的街道夜景觀設計要求
人們在體驗街道夜景觀時,如果感受舒適、光環境亮暗適中、空間與人相協調、整體印象良好,說明這處街道夜景觀是具有連續性的;相反,夜景觀五光十色、亮暗不均、極為雜亂、有斷裂感便是連續性缺失的表現,這樣的夜景觀往往無法給人們一個良好的體驗感。對于街道夜景觀的設計需要基于連續性。
街道夜景觀是一個連續的整體,燈光對街道界面的表達需要整體規劃考慮,不可隨意進行,對現有亮化效果較好的建筑進行局部提升,強調組團性夜景的打造,增加建筑細部表現,重點刻畫建筑亮點結構,體現豐富細膩的夜間光環境。對于現有照明效果較差甚至缺失的,需重新考慮并注意與整體環境的融合。
街道的夜景觀既要創造出一個景觀統一的街道,又要有變化以免給人單調之感?!包c、線、面”結合,處理好明暗關系,使得街道夜景觀連續的同時層次內容豐富。
色溫原則為:商務辦公宜冷色調為主,簡潔大氣;商業類建筑以3000K暖白色為主,營造活躍的商業氛圍;文化類建筑及住宅類建筑以2700K暖色調為主,營造典雅舒適的燈光氛圍,過渡自然,整體感受舒適。其中,“點”元素,即街道中具有特色的、地標性的建筑,其色溫可適當調整,突出其獨特性,增加街道景觀的豐富性?!熬€”元素、“面”色溫控制在令人感受舒適的范圍中,根據不同環境氛圍適當調整,但過渡自然。
亮度層級,強調區域性,針對不同類型建筑、功能分區、建筑尺度、視覺秩序等場地因素,規劃出區域亮度分布圖,為照明設計的提供邏輯支持,打造具有高識別性的連續性空間。將空間的亮度分為三級:暗空間——居住區,此部分空間較為溫馨,讓人放松;中等空間——公共活動區和行政辦公區;亮空間——商業中心區,此區域亮度很高,是展現街道現代、高品質的商業空間。同時將其中的建筑物按重要性分為四個等級:特級——具有重要地標或政治意義,在環境中起重要作用的建筑或載體,整個街道夜景空間中的“點”元素;1級——具有較好的建筑形態,在街道空間環境中有較好表征意義的建筑或載體;2級——一般建筑物或載體:3級——普通居民住宅。
同時在燈光的設計表達上遵循一定的圖底關系。底界面:路面照明均勻,無光斑、暗區,亮度適中。側界面:遵循圖底關系,以夜景觀設計對沿街建筑立面的表達形成的基礎光環境為底,重點、地標建筑、相關景觀要素夜景觀表達、建筑立面上廣告裝飾等及意境感知等藝術性夜景觀設計為圖。其中,底的亮度、色溫具有變化但過渡自然,亮度等級、照明效果均衡無斷層;圖即重點表現對象相互呼應,配合融洽,變化連續,同時避免眩光及光污染等。燈光秀、投影照明等大范圍動態照明,營造氛圍的同時與圖、底形成統一整體,具有指引性。
以人為本,著重中尺度、近人尺度的夜景觀打造,打造品質之光:去雜色,提高干凈度;補暗區,提高均衡度?;又猓貉a互動,增加趣味度。文旅之光:補燈飾,增加燈光秀。生態之光:去眩光,提高柔和度。以此可以為人們打造一處連續性街道夜景空間。
參考文獻:
[1]何燦群,葛列眾.格式塔原理在圖形創意設計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06(1):153-155.
[2]周可斌,矯鴻博.城市街道側界面連續性的控制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49-53.
[3]喬文黎,候力丹.街道景觀照明設計初探[J].山西建筑,2010(4):208-209.
[4]孫瑞豐.連續性與重點性的統:長春市人民大街空間形態建設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2(1):51-53.
作者單位:
常州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