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亞軍 李成仁 楊雪薇 夏紫君
摘 要:2019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在中國武漢舉行,為迎接軍運會的到來,武漢遵循“滿足賽事需求、方便組織運行、體現(xiàn)綠色生態(tài)、益于賽后利用”基本原則,大力開展大型軍運會場館建設與改造。文章從軍運會場館意境特征出發(fā),著重探討了軍運會場館的功能性、文脈性、生態(tài)性、雕塑性和氛圍性意境營造,為以后大型體育場館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體育場館;意境營造;武漢軍運會
世界軍人運動會,簡稱“軍運會”,是規(guī)模僅次于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大型體育賽事,是展現(xiàn)國家形象、增進相互交流、擴大國際影響和促進世界和平的重要平臺。第七屆軍運會落戶于中國武漢,是軍運會史上規(guī)模最大、參賽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體育競技比賽。
為了迎接軍運會的到來,武漢遵循“滿足賽事需求、方便組織運行、體現(xiàn)綠色生態(tài)、益于賽后利用”基本原則,大力開展大型軍運會場館建設與改造,讓武漢風采變得絢麗且多樣,向世界展示武漢深厚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景觀魅力。
一、軍運會場館意境特征
作為中國古典美學核心追求,意境是將作品所描繪的實景與所表達的理念混融而成,以達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審美境界。它源自中國先賢的“天人合一”思想,強調創(chuàng)作者、實在體、觀賞者三者審美的統(tǒng)一。因此,意境中的“意”即為創(chuàng)作者借形表其心意,有高雅低俗之分;“境”即為觀賞者因形而感其美境,有深刻淺薄之別。可見,意境實則是眾人對其共同文化內涵的體現(xiàn)、理解欣賞。
軍運會場館意境,根據(jù)源自軍運會精神的理念和意圖,將體育場館的結構設計、形態(tài)設計、環(huán)境設計、生態(tài)設計和光影設計等予以綜合,使得建筑物與其所在環(huán)境融為一體,讓觀賞者產(chǎn)生移情作用,由具體的物象,轉為抽象的感覺,進而上升到某種思想的意象,產(chǎn)生引發(fā)觀賞者情感共鳴的意境。從而讓設計者與觀賞者達成內在思想與理念的一致性,讓軍運會精神以無聲的形式,潛移默化地通過這樣的意境傳達給觀賞者,實現(xiàn)觀賞者對軍運會場館空間的感受深化和素養(yǎng)升華。
軍運會場館的意境營造離不開精妙絕倫的場館設計。運動場館設計,已經(jīng)從過去的單純功能性設計,發(fā)展到現(xiàn)今的講究內涵、追求意境的綜合性設計與運用。正如蒲震元所言,“意境就是特定的藝術形象和它所表現(xiàn)的藝術情趣、藝術氣氛以及它們可能觸發(fā)的豐富的藝術聯(lián)想與幻想的總和”。軍運會場館意境是主觀與客觀兩個方面的統(tǒng)一。其中,主觀方面指的是場館設計者所領悟的軍運會精神和現(xiàn)代設計理念,以及觀賞者的文化素養(yǎng)與思想;客觀方面指的是軍運會場館的外在物象、空間序列和其表現(xiàn)的氛圍。
軍運會場館意境以其所處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基礎,以建筑符號和光影語言為表達媒介,將歷史文化、精神意蘊和人生哲理融為一體,表現(xiàn)出每座場館的特有氣質與意境。體育場館意境包含三個遞進層次——具象、抽象和意象。具象,是通過結構設計、光影設計等,形成軍運會場館的具體物象,給人帶來嶄新的感知覺表象,屬于軍運會場館意境的實體物質成分;抽象,就是將建筑符號投射觀賞者內心,使之聯(lián)想內化的心理感受“過程”;意象,則是由內心感覺激發(fā)而出的對軍運會場館各種情緒與情感。軍運會場館綜合性設計可以讓三者合一,從而營造出運動場館所要追求的軍運精神和現(xiàn)代人文意境。
二、軍運會場館意境營造途徑
追求世界和平止戰(zhàn)的體育精神,是軍運會場館意境營造的內蘊。它不僅決定了軍運會場館空間設計與表觀搭建的呈現(xiàn),而且決定了場館具象與觀賞者心理緊密相連的空間映射過程。中國特有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歷史文脈、民族特性以及功能實現(xiàn),構成了軍運會場館意境營造的實現(xiàn)途徑。
(一)功能性意境營造
軍運會的特殊性在于它設有其他運動會所沒有的軍事特色項目,包括跳傘、越野、軍事五項、海軍五項與空軍五項等。軍事意境營造的好壞,直接決定著軍運會舉辦水平的高低。如湖北省武漢野戰(zhàn)國防園射擊館,是一座精美別致的立體式場館,幕墻外觀設計為銀白色的穿孔鋁板,以綠色山水作為背景,與花草相比鄰,被林蔭所環(huán)繞,與蔡甸區(qū)九真山國家森林公園融為一體,營造出一種靜臥狙擊的意境。整個場館好似阻擊手手中長槍,被叢林偽裝布緊緊包裹,唯一外露的是半開口的彈夾導槽。又如,軍運會“海軍五項”比賽場館,包括身著“海軍迷彩衣”的射擊館、藍白相間的游泳館、蜿蜒環(huán)抱的航海技術比賽區(qū)等,憑湖臨風矗立在秀美的木蘭湖畔,如同海軍戰(zhàn)士筆直地列隊站立,靜候命令,時刻準備向著港灣,向著大海進發(fā),軍人剛健意境十足。
(二)文脈性意境營造
作為楚地內腹,武漢正謂“荊山楚源”。其楚文化歷史脈絡符號,以神鳥鳳凰、三角云紋、舞樂紋等為主。如東西湖體育中心體育場整個穹頂兩翼呈翅狀展開,邊部曲線流暢,這皆來源于楚文化中鳳凰的意象,鳳翔九天。其簡潔的形式、輕盈的體量,充滿力量和浪漫之感,營造出“鳳鳴朝陽”的意境,暗喻盛世太平之象,充分表達出對楚文化和中華民族文化的深深敬意。又如,武漢體育中心的連廊,采用了類似楚國宮城之廷、門、院、巷,風格獨特,楚風濃郁,使得空間視野開闊,達到一種似有若無、似靜而動的意境,使整個體育中心顯得更為完整、深廣、多變。再如,九真山射擊館入口處,設立兩根褐紅色大方柱,裝飾以夔鳥紋、鳳尾紋、云紋、雷紋等荊楚文化符號,化繁為簡,與現(xiàn)代元素結合,寓于其中,大氣磅礴,造就了“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意境,完全展現(xiàn)了楚人精神——艱苦創(chuàng)業(yè)、勵精圖治、開拓創(chuàng)新、堅韌不拔。意味深長的方柱與鮮明的射擊主題相結合,既表達了強軍夢想和中國情懷,又突顯出荊楚風韻和江城風采。
(三)生態(tài)性意境營造
生態(tài)性意境,就是運用神似、寓象、抽象等方法,將軍運會場館與其周圍環(huán)境生態(tài)相協(xié)調統(tǒng)一,觸發(fā)生態(tài)情感,以達身心愉悅,從而促進人們生態(tài)意識的提升。如,武漢全民健身中心足球場,場內采用天然草坪,培植有來自于適合長江流域氣候和地理環(huán)境的天然草種,其草坪密度和平整度嚴格參照國際標準。考慮到武漢雨水較多較急,采用直接下滲儲存,結合生態(tài)植草溝和地下滲管,可及時排入城市公共雨洪系統(tǒng)。其場地非單一足球場,既有呈“月”字的梯田狀多種規(guī)格足球場,又有呈“日”字的并列式比賽用標準足球場,用作國家級全民健身中心和國家級足球青訓中心,將天然生態(tài)、海綿城市理念和明日希望隱喻集于足球場之中,體現(xiàn)了“自然天成,明日希望”的生態(tài)意境。再如,天外天高爾夫球場,依照職業(yè)高爾夫錦標賽比賽標準設計而建造。其直接利用當?shù)靥烊徊萜鹤鳛槭硕礃藴是驁觥AⅢw造型設計,依據(jù)自然地形,起伏落差大,球洞千差萬別,造型千狀萬形,難度變化莫測。其果嶺、障礙、粗草區(qū),配以千姿百態(tài)的園藝造型,與當時自然景觀融為一體,色彩斑斕,層次豐富,美不勝收,為運動員營造出多維度、多時空的生態(tài)美意境。
(四)雕塑性意境營造
雕塑式場館,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通常采用某種具體物象,與隱喻的建筑符號和隱含的抽象內核相結合,來體現(xiàn)主題意境,不僅可以美化環(huán)境,而且能夠帶給人們詩性的聯(lián)想,陶冶人們的情操。跳傘,號稱“勇敢者的運動”,是軍運會特有的體育運動。漢南通用航空機場跳傘場地,作為成熟的已建機場,無法進行大規(guī)模升級與改造,必須將現(xiàn)有的場地,合理地劃分定點著陸場、造型著陸場和備降著陸場。為此,其采用成行整齊排列的六窗脊頂式屋形帳篷。一頂頂帳篷,有規(guī)律于撒落在碧綠的錦絨緞綢之上,從空中鳥瞰,帳篷玉綴珠聯(lián),場地疊翠連綿,風物如畫,盡收眼底,好似人工雕刻精美的白色玉石鑲嵌于濕潤內斂的和田青玉之上,營造出“塞外草原蒙古包”的意境,令人胸襟豁然,心曠神怡,遠離城市的喧囂,找到一片開闊寧靜之處。再如,坐落于武漢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三角湖畔的一座雙層幕墻呈銀色柵格狀的現(xiàn)代化場館——軍運會主媒體中心,外形酷似航空母艦。其大廳四周為兩橫兩豎造型的墻體,源自楚文化圖案,配飾以綠色迷彩天花板,取意于通達和美、現(xiàn)代便捷的意境,匯聚了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不同媒體形態(tài)的媒體服務需求,符合現(xiàn)代全媒體時代信息傳輸特點,是面向全球直播、轉播、傳輸新聞的復雜技術要求的大型全媒體航空母艦。
(五)氛圍性意境營造
氛圍性意境,依賴于場所所處的環(huán)境氣質而產(chǎn)生,并與之相協(xié)調。氣氛來源于場館意象的外顯,周圍境界烘托而成,正所謂“氣象氤氳”和“意度盤礴”。如,武漢大學,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其坐落珞珈山,環(huán)境幽靜典雅,東湖環(huán)繞,配以古樸典雅的、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筑群,風景如畫。武漢大學的獨特校風,來自于其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更來自于其強烈的求知欲和責任感。武漢大學體育活動中心體育館穹頂,好似一本隨意漫卷的詩書,覆置于青香古案之上,與武漢大學特有的雅致、自由氛圍,相映成趣,融為一體,營造出一種“稽古參今,驅于國泰;陶風敦教,圖厥自強”的朝氣蓬勃之意境。又如,武漢理工大學代代學子,不懈努力地追求著亙古永存、變幻莫測的天道物理。而圍棋,這一方寸之地,黑白相生相克,正是這一天道物理的具體再現(xiàn)。為此,武漢理工大學的圓形體育館,好似圍棋棋子,方形游泳館狀似圍棋棋盤;兩館互連互通,混然天成,融為一體,在黃思源所言“清茶石桌之閑語,星夜闌珊之騁望”的氛圍之中,營造出一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究極天理之意境。
鑒于我國當前的體育場館設計與建設常存在的重物象、輕意象,重技術、輕人文,重外觀、輕內涵等問題,中國武漢第七屆軍運會場館意境營造將功能、文脈、生態(tài)、雕塑與氛圍集于一身,促進人們對體育精神的理解,對豐富城市體育場館意境營造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蒲震元.中國藝術意境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吳正旺.建筑的生態(tài)意境設計[J].華中建筑,2016(12).
[3]葉承鯤.地域文化呈現(xiàn)的表象及精神融入現(xiàn)代建筑設計[J].建筑技術開發(fā),2018(12).
作者單位:
湖北工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