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們越發重視城市的品牌形象。城市品牌形象可以視作城市的一張名片,良好的城市品牌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使城市邁向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加強對城市品牌形象的策劃與設計,展現城市獨有的文化,使城市更加與眾不同。文章主要對城市品牌形象策劃及設計原則進行分別探討,旨在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關鍵詞:城市品牌形象;策劃;設計;原則
基金項目:本文系赤峰學院服務赤峰市經濟社會發展應用項目“中國一笤帚苗之鄉城鄉品牌形象設計”(cfxyc201831)研究成果。
城市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打造屬于本城市的品牌。城市品牌化已經成為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目標和追求,城市品牌化是城市化發展的一種高級形態,可以展示出城市的文化和科技。城市品牌的打造關系到城市的形象,因此,需要合理開展城市品牌形象的策劃與設計,凸顯城市的特色,締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程,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對城市品牌的形象進行合理的策劃,并融入先進的設計理念,明確品牌定位,對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優化,使城市品牌形象建設順利進行。
一、加強城市品牌形象策劃與設計的必要性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構建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完善城市品牌形象可以使公眾更好地了解城市,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助力城市經濟不斷發展?,F階段,我國城市品牌形象策劃和設計工作還處于探索階段,缺乏專業的理論作指導,在城市品牌形象建設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因此,有必要對城市品牌形象進行合理策劃和設計。城市品牌形象策劃與設計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各部門專業人士共同參與其中,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進行策劃和設計,使城市品牌形象建設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城市品牌形象的策劃原則
(一)結合城市的歷史文化締造城市形象
城市品牌的形象離不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對城市進行準確定位,這樣就可以有效開展城市規劃,促進城市實現良性發展。要結合城市的地理特征、人文特征、產業特征等內容區分城市的功能,對城市的歷史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和提煉,制定完善的發展目標。這就需要對城市進行定位,凸顯出城市的與眾不同,否則就會陷入同質化問題之中。城市的定位離不開城市形象,第一,要對與城市形象有關的進行分析,如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地理資源、技術資源等。第二,對城市的形象進行分析,了解城市的發展狀況,以及人們對于城市的印象。第三,對城市形象進行定位。第四,搜集城市的競爭對手信息,對信息進行仔細分析。
(二)公關策劃需加強對城市的認同
在進行城市品牌形象策劃時,需要在提高城市形象的同時,使其能夠與其他同類城市相比,具有更加鮮明的形象。因此,要對城市品牌形象進行公關策劃。第一,要做好項目的調查工作,明確項目的背景。第二,要明確公關的目標,采取有效的對策開展公關活動,使城市的形象得到有效推廣,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第三,要明確公關策劃的目標受眾,充分利用資源優勢,采取針對性的推廣措施。第四,對傳播策略進行策劃,要保證城市居民認同城市,具有強烈的歸屬感;要保證其他受眾群體能夠對城市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對城市具有深刻的印象。
(三)城市視覺識別符號的運用
在進行城市品牌形象策劃時,需要明確城市的視覺識別符號。城市視覺符號可以給人們帶來直接有效的視覺沖擊,對城市的文化和價值進行有效的體現,是展現城市風采的個性化語言,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城市視覺識別符號的提煉和挖掘,需要結合城市的實際情況,了解當地產業特色,保證受眾可以清晰了解。城市視覺識別符號會以形象、間接的方式展現城市文化,締造鮮明的城市形象。
成功的視覺識別設計可以保證城市的每一處角落“別有洞天”,并給人帶來美好的享受。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風格和情感,通過巧妙的色彩就可以展示出城市的風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城市的色彩可以體現出城市的特征,色彩可存在于城市的每個角落和位置,城市的街道、建筑、景點、燈光等,這些色彩可以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與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和諧統一,具有濃厚的人文關懷。城市的色彩通常是人工和自然的有效融合,需要進行巧妙、合理的規劃。
城市導視系統也是城市品牌策劃中的主要內容。城市導視系統既包括科學技術,又可以巧妙融入藝術,充分做到以人為本,滿足人們的需求。在城市品牌形象策劃中,要考慮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城市的景觀進行合理規劃,使其能夠與城市的定位保持一致。進行城市景觀策劃時,要結合城市的色彩、建筑和園林等內容。在景觀策劃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公共設施,需明確其地位和作用。與此同時,還要關注城市的建筑風格,這是因為一個城市的建筑風格與當地的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等內容密切相關。城市建筑的風格決定城市的風格,也是人們生活、工作的重要場所,因此,在關注城市品牌形象策劃時,城市建筑也是重要的內容。
三、城市品牌形象的設計原則
城市的品牌形象主要包括軟形象和硬形象,軟形象主要是指城市的文明形象建設,硬形象主要是指城市的視覺識別、城市規劃以及城市的公共空間設計。為了進一步體現出城市的品牌,必須要在城市品牌形象設計中融入城市的文化理念,規范城市市民的行為,打造良好的視覺形象。
(一)個性化設計原則
在進行城市品牌形象設計時,要重視對城市文化的表達,采取個性化設計方式,挖掘城市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城市文化表達的個性化設計與城市的定位和發展理念息息相關。在進行對外宣傳時,要通過正確的表達方式展示出城市與眾不同的風采,因此城市文化表達個性化設計尤為重要。城市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自身的經濟實力與城市的支柱產業息息相關,城市越強大,就越說明這一城市有其主導產業,加強對主導產業的個性化設計,可以促進城市繁榮發展,還可以實現形象建設??梢詫⒊鞘兄鲗Мa業作為城市的象征性元素符號,將其與城市視覺形象有機結合。同時還可以將主導產業與城市建筑設計有機結合,直觀展示城市的形象與產業優勢。在進行城市色彩設計時,也可以從城市的主導產業中尋找靈感。城市的其他基礎設施和園林建設也可以與城市的主導產業密切相關,使整個城市形象保持統一的風格。
(二)民族化設計原則
進行城市形象設計時需要融入民族特色,使城市的形象別具一格。文化、宗教、信仰影響一個國家、一個區域與地區的生活與習俗、道德與倫理、價值標準與消費習慣等。因此,城市的品牌形象設計要遵循民族文化的設計原則。民族化設計原則是個性化品牌形象設計的體現,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有許多優秀的元素值得人們汲取和采納,通過不斷創新,就可以形成獨有的城市品牌形象。
(三)標準化設計原則
在城市品牌形象設計時,必須要遵循標準化原則。這是因為城市品牌形象的設計具有相似性,通過恰到好處的設計可以做到對外傳播,這樣就會對人們的視覺造成刺激,如果設計不規范,缺乏統一的標準,就會導致城市的形象不突出,不利于城市品牌建設,因此,必須要保證城市品牌形象具有一致性和連貫性。在進行設計時,要采取規范化的設計手段,保證城市的主要設計元素與其他設計元素整體風格一致。為了進一步強化城市的品牌形象,達到理想的宣傳效果,還要采取標準化的設計形式,不能輕易改動城市品牌形象。
在進行城市品牌形象設計時,可以對設計的內容進行優化,這樣就可以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優化后的設計內容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城市品牌形象的局部設計與整體設計必須要保持統一。如果局部設計需要變動,就要考慮到變動的后果,在不影響全局的情況下,可以合理進行調整,這樣才能保證城市品牌形象設計成功。
城市品牌形象設計完畢后,并不代表工作已經結束,還要加強對品牌形象的維護和改進,提高品牌形象的延展能力。因此,在城市品牌形象設計中,要遵循系列化原則,可以采用城市文化宣傳片系列片的方式,對不同時期的城市品牌形象進行展示,使人們能夠了解城市的歷史和發展,對城市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從而推動城市品牌形象建設,擴大城市的知名度。
進行城市品牌形象設計時,還要利用通用化設計原則,這樣可以有利于信息順利傳播。在城市品牌視覺識別系統中,通用化設計主要體現在其基礎設計環節,要考慮到基礎部分的內容與特殊場合是否相適應。保證在城市的品牌形象要素中,標志、字體、吉祥物等內容可以適應不同的環境,標準字與標志混合使用后不會妨礙信息的正常傳播。
(四)時效性原則
進行城市品牌形象設計時,需要遵循時效性原則。城市品牌形象設計需要不斷與時俱進,保證城市的形象得到順利傳播,從而獲得更多人的認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觀念和審美觀念發生很大轉變,城市品牌形象設計要結合人們的思想變化進行,尤其在視覺元素符號的挖掘和設計上需要順應時代潮流。城市的品牌形象識別系統并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要不斷與時俱進,不斷吸收更多的元素,加以創新,進行修正和調整。城市品牌形象設計是一項持久的工程,必須要對其進行不斷完善,這樣才能保持品牌形象的生命力。城市的品牌形象需要保證廣大市民可以認同,為人們締造良好的歸屬感。因此城市品牌形象設計的時效性原則不可或缺,要主動迎合廣大受眾的審美需求,展示出城市的功能,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總之,進行城市品牌形象的策劃和設計時,需要結合城市品牌戰略規劃和市場調研進行差異化品牌定位,然后再開展有效的策劃和形象設計。城市品牌形象策劃與設計必須要遵循相應的原則,從而打造成功的城市品牌形象,提高城市的品位。在策劃和設計時,要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深入挖掘城市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從各個角度進行有效的策劃和設計,將科學與藝術有機結合,使城市形象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城市的風格更加獨特,吸引更多人前來參觀,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成.新媒體時代佛山城市形象品牌傳播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21).
[2]張任.品牌學視角下的淮南市城市品牌形象建構[J].視聽,2017(5).
[3]金卓.論城市品牌形象策劃與設計原則[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0).
作者簡介:
王琨,赤峰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