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愛萍
[摘要]本文從觀眾的角度反思當前戲曲音樂創作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圍繞著現代戲曲藝術的發展,探討戲曲音樂改革與優化創新的方向,在融合各種資源的基礎上,從觀眾的需要出發,把握戲曲音樂創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戲曲音樂;創作角度;發展策略
現代戲曲音樂創作在很大程度上受體制的影響,沒能真正的面向時代、面向觀眾、面向生活,沒能有效地挖掘觀眾對戲曲音樂藝術的現實需要。因此,還需要優化改進。
一、戲曲音樂創作的主要問題
(一)沒能考慮觀眾需求
當今戲曲音樂創作主要由政府主導,戲曲創作的主體是各種非營利性的戲曲劇團,這些劇團不靠市場存活,沒能充分的從觀眾需要的角度出發進行戲曲音樂創作。戲曲音樂創作主要從政府制定的政策出發,更多的戲曲音樂創作與各種評獎以及評審需要相配合,戲曲音樂創作強調尊重專家的指導意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與觀眾的欣賞水平有相當的差距,難免出現曲高和寡的問題。從音樂作品方面看新戲曲音樂的創作是一度創作,主創者強調自我表現,沒能根據新戲劇作品的編劇、導演、舞美設計等進行配合,創作者在戲曲音樂定位時沒能突出雅俗共賞的理念,導致存在脫離大眾、刻意追求“陽春白雪”的現象。
(二)忽略作品的音樂美感
還有的戲曲音樂創作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作品的音樂美感,在戲曲音樂創作時過分迎合劇情表現的需要,不能根據戲曲作品的主題思想內涵進行音樂創作的更新。例如,有些戲曲音樂作品一味地強調劇種特色,戲曲音樂創作固定在僵化的套路與模式當中,不能圍繞現代故事題材進行大膽創新。當前戲曲音樂創作者常被稱為“編曲”,這主要是因為各種條條框框限制了戲曲音樂創作者的思維,不少戲曲音樂作曲家常常陷入戲曲作品激烈的情節沖突中,戲曲音樂創作必須表現.定的極度悲哀、極度的憤怒情緒,必須調動更多樂器打造刺激大于美感的音樂聲響效果,甚至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傳統戲曲音樂無不是從情境出發,經典唱段無不是用歌詞來體現作品人物的情緒特征,強調音樂配合人物激烈情緒時用“輕”量配音。例如,《霸王別姬》中,虞姬的輕移步、猛抬頭的動作,再配合一段有意境的南梆子,完美展示虞姬抬頭望月的哀思情節。戲曲音樂應當伴隨著人物情感特征,實現對作品的藝術升華,通過完整的旋律留給觀眾深刻的印象。
(三)沒能吸引新的觀眾
當前戲曲藝術發展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戲曲作品不能有效地吸引新觀眾,年輕群體往往不能有效融入戲曲活動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戲曲音樂只能留住老觀眾,不能吸引新觀眾的問題。過往時代觀眾的欣賞水平基本一致,而且戲曲藝術是主要的舞臺藝術,因此可以大量的吸引觀眾。而當代音樂藝術形式多種多樣,觀眾的欣賞層次與水平也有較大的差異,這對戲曲音樂造成極大的考驗。一方面戲曲音樂的創作很難找到觀眾的共同興趣點,戲曲音樂作品在音樂創作時不能找出放之四海皆準的音樂創作原則;另一方面,現代戲曲作品的類型豐富多樣,新題材的戲曲作品差異性較大,使戲曲音樂創作路子更加寬泛。現代戲曲音樂家的創作更應當從如何有效地吸引年輕人的角度思考戲曲音樂創作,注重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基礎卜,實現對戲曲音樂創作的突破,實現配合高水平的唱段進行高標準的音樂創作的目標。
二、戲曲音樂創作的優化策略
(一)與時俱進
戲曲音樂創作應當與時俱進,以現有的專業音樂戲曲創作者為主體,通過對傳統戲曲劇目的改編與創新,實現現代戲曲音樂快速發展的目標。充分考慮大眾的時代需求與審美理念,深刻挖掘戲曲藝術的本質內涵,注重保持戲曲音樂創作最大的通俗性和真實性。一方面有效的消除戲曲藝術娛樂化帶來的弊端,另一方面配合戲曲作品實現戲曲音樂的升華。首先,在戲曲音樂的風格特征上實現升華,保持鮮明的戲曲藝術風格特征,在深入了解觀眾思想情感需要的基礎上,創作出符合觀眾心理需要的戲曲音樂作品。其次,對傳統的戲曲音樂進行創新性的發展,在保留地方戲基本特色的基礎上,根據現代戲曲音樂作品的需要進行音樂表現形式的更新,做到旋律豐富生動,音樂與演員表現融為一體,并且能夠對各種戲曲音樂進行適當的借鑒,從便于傳唱、便于觀眾記憶的角度對傳統戲曲音樂的“土”與現代音樂的“洋”有機結合起來,從而達到突出戲曲音樂作品的節奏感,在戲曲音樂中控制好音高、樂句、樂段等形式,并且發展出各種音樂技術手段的應用價值。
(二)觀眾主導
戲曲音樂創作應當以觀眾為主導,切實從觀眾的現實戲曲音樂藝術的欣賞水平出發。首先,戲曲音樂創作要結合戲曲作品,從市場需要出發進行戲曲音樂創作,注重根據觀眾的欣賞需要實現戲曲曲調的創新發展,做到在戲曲市場高度自由的理念下實現各種戲曲音樂形式的有效搭配組合,進一步消除傳統戲曲音樂形式對戲曲音樂創作的限制。其次,創新戲曲音樂形式,對各種戲曲音樂材料進行有效的優化組合。切實體現戲曲音樂創作的獨創性,能夠抓住我國藝術繁榮的新機遇,促進戲曲音樂發展。最后,可以在現代戲曲音樂中融入民間戲曲音樂的形式和現代音樂,具體可以借助耳熟能詳的民間音樂曲調填詞創作,從而在符合時代氣息又朗朗上口的旋律中吸引現代年輕觀眾,達到促進戲曲音樂發展的目標。
結語
現代戲曲音樂應當在繼承的理念下創新發展,一方面要充分了解觀眾的戲曲音樂需求,另一方面要面向市場進行戲曲音樂的創作活動,實現戲曲音樂人、戲曲作品與觀眾契合,真正貫徹為觀眾服務的理念。
參考文獻:
[1]王莉.淺談民問音樂對音樂創作的影響[J].教師,2012(34):128.
[2]張艷紅.民族民間音樂及其對音樂創作的影響[J].新聞愛好者,2009(16):151-152.